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6月两岸两会复谈以来,已举办了三次“陈江会”,可谓硕果累累,不但促进了两岸经贸交流的深化发展,惠及两岸民众,也促进了两岸社会、文化诸领域的深入交流,推动两岸关系进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陈筠 《两岸关系》2009,(5):6-10
2009年4月25日,南京。雨后,天空显得格外明朗与湛蓝。 又一场谱写两岸新局的盛会——海协会海基会第三次领导人会谈(以下简称“陈江会”)在这座六朝古都拉开帷幕。两岸同胞对此次会谈寄以厚望。  相似文献   

3.
吴师 《两岸关系》2009,(1):34-36
2008年12月15日,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两岸的轮船、客机和邮件第一次做到了不再绕经第三地而直接往来于海峡之间,两岸同胞翘首企盼了59年、却历经波折的两岸“三通”终于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4.
石正方 《两岸关系》2012,(1):35-37,25
2011年的两岸经贸合作,一方面是制度化协商“稳中求进”、“稳中有进”;一方面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早收计划启动落实和大陆“十二五”规划实施之“双元”背景以及国际经济环境影响下所呈现出的新气象、新特征。概言之,2011年的两岸经贸,无论从制度化进程角度还是从功能性发展角度,都可谓承前启后,在平稳有序中谋求新发展,在机遇和挑战中酝酿新突破。  相似文献   

5.
刘红 《统一论坛》2008,(4):8-10
被台湾媒体称为是“等了60年”的“世纪首航”的“周末包机”启动后,引起各界高度关注。作为两岸通航方式的新突破,“周末包机”集中体现了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必将对两岸交流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两岸和平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丁乙 《台声》2001,(2):1-1
新年伊始,我们迎来了新世纪的曙光,也迎来了为促进两岸早日“三通”奔走呼号的一批又一批台湾同胞。台湾各党派和各界人士来祖国大陆参观访问络绎不绝、蔚为潮流,既有许多颇具民意的“立委”,也有海运、航空、工商界重要人士;既有县、市长,更有广大民众和妈祖香客。而此间最有影响的团组要数一月初国民党、新党籍“立委”分别组成的“三通访问团”和直航厦门、马尾的金门、马祖同胞。他们受到了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并就两岸直接“三通”问题进行了友好深入的对话与交流,达成许多共识,充分反映出台湾各界同胞对两岸早日实现直接“三…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3,(12):44-44
2013年11月4日至5日,两岸企业家峰会在南京举办2013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来自海峡两岸的600位知名企业家、工商团体负责人、财经学者,围绕“两岸产业合作新局:挑战与对策”主题和“两岸经济转型与产业合作”等7个专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以下共同倡议:  相似文献   

8.
《台声》2009,(2):6-7
过去的一年来,对岛内乡亲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两岸关系出现重大转折、两岸交流的步伐一日千里。海协、海基两会达成多项协议,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成行,两岸“三通”基本实现,跨海而去的“团团”、“圆圆”和珙桐树见证了两岸关系的冰消雪融。过去的一年,两岸春风预示了覆盖在两岸关系上长达8年的坚冰即将融解,两岸关系呈现“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大发展”的崭新局面。“三通”的启动厚植了两岸共同利益,实现了互利双赢。两岸民众期盼已久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的春天,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9.
8月13日,陈水扁就两岸直航问题讲了一段话,说两岸直航要本着“一个目标,三个阶段”来进行。“一个目标”,是“建立两岸和平稳定的新架构”;“三个阶段”是“准备、协商与实现两岸直航”。8月15日,台湾方面公布了《两岸直航技术评估报告》,洋洋两万余字,写了“三通与直航的关系”、“经济影响评估”、“安全评估”、“技术面评估”、“关键问题及总体成本”、“方向及准备”等6个部分,全面说明  相似文献   

10.
600多位两岸知名企业家及重要工商团体共同参与,中石油、中海油、国家电网、阿里巴巴等旗舰企业负责人悉数亮相,鸿海集团、台塑集团、台湾金控及岛内六大工商团体无一缺席,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莅临致辞,曾培炎与萧万长领衔对话……11月4日于南京举行的2013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以“殿堂级”的嘉宾阵容围绕“两岸产业合作新局:挑战与对策”这一关键性议题进行智慧交锋,无疑为2013年两岸关系领域添上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09,(1):44-44
历经近30年磋商与努力,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三项协议2008年12月15日正式实施。从昨天开始,两岸的航班、海运和邮件传输再也不用经过第三地中转。有台湾的朋友在《新京报》发表文章感慨地说:“今天起台湾的围巾能更快寄到北京了。”台湾有媒体也展望说,所谓的上午赴上海开会,晚上回台北吃饭的“两岸一日生活圈“将正式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2.
《时事资料手册》2007,(3):70-71
2007年4月28日-29日,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依据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中关于“建立党对党定期沟通平台”的共识,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海研中心与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国共两党及亲民党、新党、无党团结联盟人士和两岸企业界人士、专家学者、台商代表等共500余人出席。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直航、教育、旅游观光”。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连战、宋楚瑜时,都提出了“两岸一家亲”的理念,这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论点和新亮点。如同中国梦那样务实亲切、感召人心,“两岸一家亲”作为对台工作新思想,更加明显有别于对外工作的表述,凸显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手足亲情和命运共同体的定位。“两岸一家亲”理念平实,寓意深刻。亲情源自“一家”,“一家”具有共同生存空间的含义,这个家就是中国。  相似文献   

14.
穆怀阁 《台声》2001,(1):11-11
台湾新领导人的两岸关系咨询机构“跨党派小组”,就两岸关系及一个中国问题,于11月26日公布了“三个认知,四个建议”。对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重申祖国大陆一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指出任何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不接受1992年海协与台湾海基会达成的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甚至明目张胆地鼓吹“两个中国”的分裂主张,都是绝对行不通的,也是十分危险的。所谓“三个认知,四个建议”,主要是声称两岸为“互不隶属,互不代表”,是“地缘近便,语文近同”,建议依台湾“宪法”处理两岸争…  相似文献   

15.
辛旗 《统一论坛》2003,(6):9-10
随着2004年3月岛内“大选”的日益临近,台湾当局在两岸“三通”议题上,接连抛出了所谓“两岸直航三阶段”、“两岸直航之影响评估”、“货运便捷化”方案,刻意摆出对两岸“三通”的积极姿态,并大肆炒作。  相似文献   

16.
近期以来,围绕台湾前途走向,海峡两岸三政党(大陆的共产党、台湾的国民党及台湾的民进党)的互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这三个政党是目前“两岸一中”之下鼎足而立、呈犄角之势的“三个不等边”政治势力。当前两岸的新态势,已呈现出以“红”为主导力量,“蓝”为争取盟友,“绿”为化解对象等新特点,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对台工作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政策和新做法,在两岸关系上已开创了一个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孙云 《两岸关系》2005,(12):11-13
2005年是我对台政策成效显著的一年。大陆不断推出对台新举措,两岸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随着连宋郁访问大陆,两岸出现了新一波的交流热,台湾民众对发展两岸关系有了更新的体认和期许,长期主导两岸的对抗性结构有所松动。两岸互动的这种新局面,必将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两岸互动新局面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推动“一边一国论”、“公投”、“制宪”、“正名”及文化教育上的“去中国化”等“台独”活动,不断挑衅两岸关系,使两岸和平与稳定的基础不断受到破坏,两岸关系形势异常严峻。面对“台独”活动的加剧,大陆也把遏制“台独”…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1,(6):14-19
论坛围绕“深化两岸合作、共创双赢前景”这一主题,就大陆“十二五”规划与台湾“黄金十年”蓝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实施与促进两岸经济发展、两岸文教合作与青年交流3项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9.
今年4月下旬,海协会和海基会在南京签署的“三项协议”和形成的“一个共识”,作为一年来两岸关系发展大潮的继续,是和平发展的重大成果,是推动两岸交流的重大举措,是两岸大交流大发展大合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台湾媒体虽对1997年两岸文化交流发表了很有见地的看法:“以最近一年来艺文团体来往两岸访问的情形而言,可说是颇为频繁和热烈,对于增进彼此的了解应有种益;尤其在艺文展演方面,彼此都增加了观摩的机会。”“两岸文化交流已积累了甚多经验。在两岸的政治工动陷入低迷之时,文艺界的互访确有助于两岸民众感情的交流。”这种见解,既客观地肯定了两岸文化交流态势,也中肯地道出了文化交流的深刻意义和作用。一年来,两岸文化“双向交流”呈现出平稳有序的发展态势。两岸同胞热心于两岸文化交流的人不断增多,投入交流行列的经纪公司、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