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是改革和发展的源动力。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大力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既是出资人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心任务,不断改革创新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是企业创新使命的应有之义。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党组(纪检组)对此认识深刻,行动自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方面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回答了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抓什么、由谁抓、怎样抓等问题,为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也被提到议事日程。这是经济体制改革所必然带来的社会政治发展趋势。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过程,反映着社会主义社会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从  相似文献   

3.
马志敏 《法制与社会》2012,(11):194-195,197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和谐稳定,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是摆在各级政法机关面前的重大时代课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人民法院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义不容辞的责任与历史担当,也是崇高的政治使命。本文试从人民法院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在要求和路径探索两大方面对本文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社会福利制度萌芽于西方福利文化传统,政府的介入为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条件,在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下社会福利制度得到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来社会福利制度的逐步成熟.西方福利文化传统与政府主动回应社会现实是福利制度确立的内在逻辑,民主发展与公民福利权利意识的增强是福利制度发展并成熟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5.
吕纳 《公共行政评论》2016,(4):45-63,206
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入,政府开始探索公共服务改革的道路,其中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就是一种最主要的实践创新。作为一种新事物和新机制,对其进行研究兼有现实和理论意义。论文将以往政社关系研究归纳为宏观结构、中观组织和微观行动研究,在文献评述的基础上发展出"制度逻辑与行动策略"的分析框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动态考察政府这一具有利益导向的法人行动者在公共服务购买过程中的双重制度逻辑即公共发展逻辑和权力维持逻辑及其由此衍生出的多重行动策略即选择性支持和隐形化控制等,并发现制度逻辑与行动策略是相辅相成的,且认为在购买过程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并没有形成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政府进行的只是职能转移,而不是权力下放。  相似文献   

6.
仇和现象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逻辑的一般折射,从仇和现象可以看出我国政治合法性的一般构成。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包含三个纬度:价值认同,即传统政治文化的内在权力意识;政治共同体认同,即对中央政府权威的认同;政治行为认同,即政治行为所带来的民众认同。这种合法性构成是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背景下的对西方政治价值的糅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深入发展,政府管理职能日益深化,对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进行介入所采用的行政手段也渐显多样化,大量有别于传统行政手段的强制性行政行为出现.本文将要论述的行政允诺行为即属于此种类型的行政行为。不得不指出的是,由于我国行政诉讼相关制度在立法上的语蔫不详,导致该类行政行为得不到有序规制,笔者即试图通过一具体案例来阐述一个基本的法治原理:无论是强制性行政行为还是非强制性行政行为都必须纳入法治轨道,行政权力的运行必须得到控制,保护行政相对人是法治背景下行政诉讼的依归。  相似文献   

8.
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相比,贫困人口医疗救助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对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应选择何种模式,在实施医疗救助时应具备什么样的客观条件,政府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并蕴含怎样的内在价值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就构成了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对策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应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制保障机制,形成具有法效的低碳体制。通过法律法规的强制性途径引导和激励经济主体参与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的清洁发展,以法律力量的作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诱致性制度创新中,也应更多体现政府的经济激励措施,满足经济主体参与的约束和激励相容的需要,使得企业通过收益费用的简单比较,能够体现低碳经济实施所带来的经济收益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汪强  高晓军 《法制与社会》2012,(19):125+131
当前,人民法院处于社会各种矛盾的风尖浪口,面临着经济体制改革中带来的社会保障、城市发展中带来的征地拆迁安置、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诚信危机及法律法规完善中带来的执法力度问题,具有涉众事件增多、矛盾对抗性增强、利益内涵增多等共性特征。化解这些社会矛盾,人民法院要强化自身建设,创新司法理念,建立社会矛盾协作化解机制,借助合力共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魏敦友 《河北法学》2006,24(10):166-169
晚清以还,中国社会秩序开始发生巨大变化,与之相应,中国知识界在正当化社会秩序的过程中,开始大规模地引进西方社会科学知识,这一运动至今已逾百年.通过对百年来中国知识界引进西方社会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进行分析,认为,从总体上看,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社会科学知识的引进可以梳理出三个阶段,分别用梁启超、李泽厚、邓正来加以代表.百年来的知识引进运动,其内在逻辑是中国知识分子从盲目崇洋到主体突显的过程,因此在根本上也就是一个知识引进运动终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姚洋 《检察风云》2012,(12):4-5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姚洋一一位宏观经济、制度创新领域的引航者,一位秉持平等自由和社会公正的经济学家,一位直言不讳自己为“中左”政治倾向的经济学者……近日,姚洋对从“泛利性政府”过渡到“中性政府”的相关言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不少争议。那么,姚洋究竟怎样解释“中性政府”的概念?他又是如何看待中国经济改革奇迹的?  相似文献   

13.
论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韩其峰  陈伟 《河北法学》2011,29(7):93-98
当今我国已正式进入3G时代,在大力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需要,信息资源共享一方面促进了公众获取信息资源的知情权和利用效率,但同时又带来了可能会侵犯知识产权的矛盾。信息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之间存在着一致性和冲突性,通过研究两者的深层次关系,探析内在逻辑,指出这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一场博弈,并就此提出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创新机制与利益平衡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毛高杰 《河北法学》2020,38(5):92-103
我国的人工智能司法发展具有明显的突变特色,缺乏足够的制度和理论调适,广泛应用会带来司法逻辑的内在冲突。司法的社会技术特性和人工智能的自然技术特性之间具有天然的亲和性,为我国人工智能司法广泛应用提供了工具理性基础。但人工智能介入司法会带来原有社会黏合基础改变,无法完全应对司法过程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因素,并且会因为技术竞争带来新的不正义。需要扩展法律正义的蕴含,将法律正义的纯粹道德内核扩展为功利-道德内核,将司法从社会技术转换为技术-社会技术;在司法结构上设置技术-社会的双重竞争性机制,以维护基本的演化平衡;通过技术-社会互动的重构实现人工智能介入后的融合正义司法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地方法治试验的动力机制与制度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在制度"理论证明,鼓励和引导地方法治试验有利于推动制度的生成并提升其生命力,与经验"试错"的实践逻辑相吻合。地方政府和政府中的"代理人"为人们提供优质的"非市场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和"政府供给产品与服务"可以吸引特色资源,推动地方发展,发挥竞争动力学优势。这又反过来强化了地方竞争,产生了地方发展动力。当前,地方已从基础设施、政策优惠等技术竞争走向法治创新的制度竞争阶段,主动返回"有限政府",推动民主选举,开放权力资源,促成地方法治有效治理秩序的形成将成为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方向。在财政驱动型地方发展背景下,当前地方改革须在实践问题导向下,对地方法治可能偏离甚至背离国家法治框架的风险必须及时预设有效的制度红线,促其朝向培育公民、激活社会、重塑政府之路加速迈进。  相似文献   

16.
从维持性创新走向破坏性创新是能源革命的路径依赖,建构鼓励或适应破坏性创新的制度,尤其是法律制度同样是能源革命的路径依赖。破坏性创新将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利益的改变,突破了帕累托改进的经济逻辑,法律惟有实现革命才可能真正满足破坏性创新引发的能源革命。建立在维持性创新基础上的中国法律面临着抉择。从维持性创新走向破坏性创新是技术过程、市场过程、政治过程,同样也是法律过程。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既催生了一系列不可多获的历史机遇,也产生了一系列风险问题。就当下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而言,在改革开放政策所开启的现代化转型进程中,经济、政治、文化观念、社会结构等方面的总体转型带来了相应的风险问题。其内在逻辑是社会秩序的革命性变迁提出的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整体性创新要求;其关键在于实现有效的治理需要建构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能力。而正确认识和剖析社会转型风险中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构的认知逻辑和行动逻辑,对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构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也具有实践层面上的操作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完善法律体系的司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郑重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党的十五大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如期完成。此一宣告意味着什么?其背后的法律体系概念是怎样的?有何意义与局限?司法在完善法律体系和建设法治国家中该扮演什么角色?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来理解最高人民法院近年来加强案例指导工作的意义,并为其进一步推动案例指导制度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阴建峰 《法学家》2005,34(4):67-75
本文首先对现代意义上赦免之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揭示了赦免所具有的补充性、强制性与象征性的外在形式特征.随后,论文较为详细地探讨了赦免权的内在属性.  相似文献   

20.
李晓安 《法学》2012,(3):143-154
社会信用法律体系是我国法律体系的子系统,具有与母系统的自我相似性。这种家族相似性指出了社会信用法律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但是,通过解构我们发现体系存在的法律生成障碍、结构虚空导致法律效力的软约束、结构模糊导致权力分配不确定、结构存在固有的不平等导致利益关系不平等的问题,影响了我国社会信用法律体系的建设。体系的建构既要反映信用经济社会客观发展的需求,又要遵循法律结构体系的生成要求;既要通过制度变迁调整失衡的利益分配格局,又要受制于固定不变的逻辑力量。社会信用法律体系结构由不均衡向均衡状态的转变是信用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在压力引起的法律制度内在的变迁,与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信用经济)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相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