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篇文章概要地叙述了外国经济"援助"和印度尼西亚经济建设的关系.其中着重地从经济"援助"的用途分配对比了苏联和美国对印度尼西亚经济"援助"的性质;叙述了苏联和美国对印度尼西亚经济"援助"项目执行缓慢的情况并初步分析其原因.文章也提到我国给予印度尼西亚的经济援助.  相似文献   

2.
最近,印度尼西亚政府通过了一部新的国家社会保障法。支持者说,这将使现有的社会机制更有利于受益者,并将使社会保障范围扩大到包含更多的工人及其家庭(包括在正式部门和非正式部门)。然而,反对者却认为新法案存在着很多缺陷。本文旨在评析这项法案,并预计它对印度尼西亚的工人和整个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断言,该新法所反映的政府计划存在着一些严重的缺陷,诸如导致印度尼西亚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恶化、财力不可持续和加大对政府预算的压力等。而且,它也不允许在向印尼人提供社会保障福利方面进行竞争。较好的政策应该能够加强家庭赡养机制,这一直是向印度尼西亚老年人提供保障的主要来源。此外,印度尼西亚应该认真考虑实行一种基于广泛采用的"多支柱(层次)养老制度模式"的社会保障机制,来取代当前政府对社会保障的垄断。  相似文献   

3.
印度尼西亚银行发表了一九五七年第四季度公报.从其中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印度尼西亚去年在财政经济方面发展的概况.财政关于财政方面,总的说一九五七年流通的货币总量增加到五十五亿二千万盾,即  相似文献   

4.
由于哈达是印度尼西亚中间派领袖的这种作用,他的著作曾经引起广泛的兴趣.在1950年到1958年哈达担任印度尼西亚付总统职务期间,他在印尼国民党极左派和印尼共产党与那些亲西方集团之间起缓冲的作用.从哈达的著作可以看出,他是认真对待宪法第38条的规定即要求国民经济的祖织必须以合作社为基础.在其著作中,哈达很明显地表达了他的反对资本主义的态度.他一再把公司与合作社加以比较,认为前者是阶级斗争的缩影,而后者是印度尼西亚走向无阶级社会的道路.此外,哈达也把合作社当作发展经济的一种技术手段,但是甚至他自己也不能不承认,"国民经济合作化"并不是短期内所能实现的.同时,独立后没能引向经济繁荣的这一失败是当前印度尼西亚国内混乱的最主要因素;问题很清楚:印度尼西亚不能等待到合作社经济组织好了再开始有效的经济发展计划.因此,目前印度尼西亚最需要的是"有目的的措施";而哈达本人能否在印度尼西亚实际经济发展过程中起有效的领导作用是有怀疑的.  相似文献   

5.
詹姆士·哥尔德:《在苏门答腊的美国人》(Americans in Sumatra),是一本介绍1874年至1961年间美国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活动的专著.这里发表的,是该书第三章,其中很有系统地阐述美国在苏门答腊橡胶业方面的活动经过,对于研究美国如何掠夺印尼橡胶资源,为了这一目的而进行的其他活动,以及对于当前印度尼西亚人民没收美帝国主义企业的重大意义,都有可供参考的一些资料.哥尔德曾任美国驻印度尼西亚棉兰领事馆付领事和领事多年,为美国对印尼经济、政治、文化等侵略政策的一个实际执行者,因此在本文中他极力吹嘘和宣扬美帝及其垄断集团对印尼橡胶业所作出的所谓的"成就"和"贡献",来掩盖它们的侵略实质.  相似文献   

6.
1961年7月间,美国派遣以汉弗莱(Don D.Humphrey)为首的经济考察团前往印度尼西亚,以帮助印尼实行"八年发展计划"为借口,寻求美"援"进一步渗入印尼的途径.该团1962年提出一项报告——《印度尼西亚:美国经济援助的远景与建议》.全书共八章,本文系其第六章,(原标题为"建议的新援助计划",本译文标题是我们改的)这一章是该团根据以上各章考察印尼各方面情况所得的资料而建议的"新援助计划",是该书的主题.艾地同志曾经指出美帝国主义企图通过提供"经济援助"来干涉印尼经济事务,美国"稳定经济纲领"的目的可以从"汉弗莱报告书"等材料看得出来.因此美帝的这个"新援助计划",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对印尼"经济援助"的侵略性质.  相似文献   

7.
在俄罗斯实施"休克疗法"之前,早在80年代后期,前苏联理论界就已经出现了激进改革的思想.俄罗斯独立后,从1992年初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当时的盖达尔政府实行的是"休克疗法"式的激进改革,但是"休克疗法"实施不到半年就遭到社会各界的反对.俄罗斯国内外对"休克疗法"的评价贬多于褒.本文认为,"休克疗法"的实施主要是出于政治的需要,从结果看达到了其政治目的;从经济上讲,"休克疗法"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是,"休克疗法"的理论缺陷说明,"休克疗法"并非一种理想的模式;"休克疗法"在俄罗斯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不能把俄罗斯经济形势的恶化简单说成是"休克疗法"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2020年,在COVID-19疫情防控背景下,印度尼西亚的政治与社会形势总体稳定.下半年,总统佐科改组内阁,并经受了"伊斯兰捍卫者阵线"对政府权威的挑战.印度尼西亚经济经历1998年以来的最大幅度下滑,但随着"国家经济复苏计划"的实施走出了低谷,以"V字型"走势反转.外交上,印度尼西亚重视卫生合作和经济外交,并在地区及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美英帝国主义策划的"马来西亚"成立一年来的对外关系和国内政治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综述.作者竭力掩盖美帝支持和利用"马来西亚"以包围和侵略印度尼西亚的事实,说美国"决定在马来西亚和印尼之间……力求不偏不倚".同时并污蔑印尼对"马来西亚"的所谓入侵.但是作者不得不承认,"马来西亚"在对外关系中、特别是在亚非国家中,处境十分孤立;在国内政治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政治混乱、种族骚乱以及各地区执政党内部的争吵和危机,最后作者承认,"马来西亚第一年"是一片"黯淡的景象".  相似文献   

10.
自1997年下半年以来,印度尼西亚经济受泰国金融风暴的影响而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其程度之深重,波及面之广,远远超过了金融风暴的起源地泰国,也是印尼国内三十多年来所未曾有过的.不仅所有经济部门都陷入危机,而且还引起严重的社会政治动荡,最终迫使统治印尼32年的苏哈托下台,而社会政治动荡反过来又加深了经济危机,目前印尼的经济形势还在继续恶化.本文拟概述印尼经济危机的基本情况及引起的连锁后果,并展望印尼经济今后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根据1972年1月到11月的当年统计资料,可以清楚地看到印度尼西亚出口贸易对日本的依赖程度,1972年1—11月印度尼西亚的出口贸易的对象如下:第一表中东亚部分,包括了印度尼西亚对日本的出口数字:顿位,30,313,168吨;  相似文献   

12.
印度尼西亚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也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支点国家。雅万高铁项目是"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环球高铁"建设的重要一环,对两国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深远的政治和经济影响。但项目推进艰难,面临着政权更替、域外势力干扰、征地难、资金压力大、上座率低和电力供应不足等问题,背后反映的是印度尼西亚国内的深层问题,即民主化水平有限、中央与地方不协同、法律制度不完善、基础设施落后和"反华"情结等。基于此,本文对投资印度尼西亚的中国企业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最小化印度尼西亚深层问题造成的负面影响,包括正确认识投资环境,重视可行性调研,理性选择策略;适应法律的复杂性,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合作;与当地企业协同合作,树立本地化经营的观念;树立正面的企业形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等。这将有利于"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尼西亚的推进,深化两国的合作与双边关系,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13.
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响当前中日关系的因素十分复杂.本文认为最主要的有三大因素,即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及美国因素.前两大因素与日本经济状况、民族主义情绪上升直接相关.对于后一个因素,既要看到日美相互呼应的一面,也应看到日本追随美国有一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14.
一、概要(一)民族资本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印度尼西亚政府没有公布明确表示民族资本在印度尼西亚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新设企业设备投资额、新设企业的家数、销售总额等各种经济指标中所占比重的正式资料,但却公布有如下一些分析非土著印度尼西亚人(Non-Priburmi,以下简称非原住民)的经济地位和作用的公开资料:1.印度尼西亚民族进口商大会报告书(1956年)。2.对待华人问题政策特别国家委员会报告书(1967年),就华侨的经济地位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情况:(1)华侨控制西爪哇和雅加达纺织工厂的70%,他们利用贷给生产贷款,收购了  相似文献   

15.
印度尼西亚银行总裁鹿曼·哈金博士在其年度报告书中(这个报告已经公布)指出,印度尼西亚在1957-58财政年度中在各方面遭遇到了许多独立以来所未有的困难.哈金博士指出,"印度尼西亚的进步和繁荣"还未实现,而……不景气徵象却已达到惊人的程度".造成这种不景气状态有两个国外因素:原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BRI)注定会给二战后美国主导的经济体系带来深刻的影响。人们曾就"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经济秩序的影响展开讨论:它究竟是试图"颠覆"全球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还是支撑该体系的经济计划。而本文认为双方的观点都无法提供令人满意的答案,因为"一带一路"倡议既是一项战略部署也是经济计划。并且,学者们迄今为止都是从外在表现而不是从中国的角度来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为了从中国的角度理解"一带一路"倡议,本文将借助中国共产党的指导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SCC)展开研究。通过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理论,本文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存在需要解决的四大历史任务,这四大历史任务可以作为分析"一带一路"理论创新和战略创新意图的框架。在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定义后,本文回答了"一带一路"倡议究竟会"威胁"还是支撑全球经济体系这一问题,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的前提是解决市场导向型发展战略带来的难题,"一带一路"倡议期望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市场后,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一带一路"倡议并不会对全球经济体系构成系统性"威胁"。相反,"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从而促生有机性变革以满足中国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时,对外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基本国策,"一带一路"倡议拓展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空间,推动建设开放、合作、创新、共享的世界经济,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项充满中国智慧的共同发展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一)印度尼西亚在目前世界经济中的地位1.改变殖民主义经济为民族经济.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在目前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是由印度尼西亚经济结构本身所決定的.当前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结构,仍然是殖民主义性质的经济结构,这是执政阶层和社会广大阶层所熟知的.这些阶层,对于改变殖民主义经济为民族经济的问题,不仅在方法上各不相同,以至彼此相互对立,而且对民族经济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中国倡导"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背景下,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创始成员国的印度尼西亚的民法进行研究,以期为"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运作过程中出现法律问题时,可以了解和运用印度尼西亚民法。  相似文献   

19.
印度尼西亚《国民经济日报》原编者按:以下我们刊载了印度尼西亚合作议会议员、印度尼西亚科学工作者协会经济学会付主席F.伦都兰比最近在泗水举行的民族企业联合会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发言.发言中有关税收问题部分,因其主要内容几天前已在本报刊登过,所以不再重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对当前美国巨额"双赤字"形成的内因与外部条件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就"双赤字"对世界经济的利率效应与汇率效应进行了剖析.本文认为,美国"双赤字"对世界经济的外溢效应将反过来恶化其赖以支撑的外部条件,并最终导致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文章最后就"双赤字"对世界经济的长期影响--世界经济的几大调整趋势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