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光 《求贤》2011,(12):41-42
劳务派遣业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是,劳务派遣属于劳动力的雇用和使用相分离的用工形式,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规制,会影响劳动关系的协调稳定。本文拟结合《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务派遣的相关规定,对劳务派遣作一简要解读。  相似文献   

2.
《实践》2008,(8):35-35
问:哪些人是劳动争议案件中的当事人?答: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问:劳动争议第三人参加仲裁活动有何规定?答:与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可以申请参加仲裁活动或者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通知其参加仲裁活  相似文献   

3.
事实劳动关系是社会生活中最具争议的问题,也是亟需研究探讨的问题之一。本文对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事实劳动与劳务关系的区分、事实劳动关系与代理关系的区分、事实劳动关系中的工伤认定、事实劳动关系的事实解除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正为深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做好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5月中旬,兵团工会会同兵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赴第八师石河子市开展了调研活动,调研组一行6人,在兵团工会副主席单洪山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黄  相似文献   

5.
岳先生由劳务公司派遣至某小区担任保安。一年后,劳务公司抽调岳先生到另一个小区担任保安,岳先生不愿意,劳务公司即以岳先生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为由,与岳先生解除劳动合同。岳先生将劳务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恢复双方的劳动关系,还要求劳务公司赔偿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是调整我国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其颁布实施对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等,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但实践中,用人单位规避和违反《劳动合同法》、不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因此,必须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的良好氛围;深入调查研究,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强监督检查,保障《劳动合同法》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7.
论制约劳动关系系统和谐运行的环境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关系系统理论认为,劳动关系是构成社会关系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政治法律系统的一个交集。研究影响制约劳动关系系统运行的环境因素,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和揭示劳动关系系统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8.
周宏 《唯实》2011,(11):65-68
《侵权责任法》对使用人责任作出了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简称《人身损害赔偿解释》)不同的规定,部分术语的含义与适用较该司法解释也有所差别。其中,第35条中"劳务关系"与民法平等意义上的劳务关系(即狭义之劳务关系)完全不同,其包括:雇佣关系;其他具有从属性、存在控制和监督等内容的劳务关系;不存在任何劳务关系时对劳务提供的控制监督关系。简言之,被使用人向使用人提供劳务时具有从属性。  相似文献   

9.
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事实劳动关系,而法律又未对事实劳动关系的概念、范围等问题作出明确界定。因此,有些事实劳动关系在审理实践中难以认定。为保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我们应当厘清关于事实劳动关系的一些基本问题,并继续完善与之相关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转型期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职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劳动关系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迫切要求政府及时找准自身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对劳动关系实行必要的干预,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总结、借鉴中外政府在调整劳动关系方面的理论和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我国的劳动关系法律制度,加强政府的执法和监督力度,支持组建强有力的工会,将劳动者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并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这是今后政府在劳动关系领域中应该着力履行的工作职责。  相似文献   

11.
在众多涉及三方主体的用工模式中,劳务派遣由于其灵活性和便利性受到企业的特别推崇。近几年来,用工单位对劳务派遣趋之若鹜,包括铁路、航空、银行、石油、电信等行业的大型国企,也纷纷将一些非替代性、非辅助性和非临时性岗位工作的老员工改为劳务派遣,其主要原因是想以劳务派遣规避用工风险。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法律层面分析,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务派遣用工的利弊有充分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法治障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泽胜 《学习论坛》2007,23(3):69-71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不仅存在着立法和执法障碍,在守法方面则存在用人单位劳动用工违法或规避法律,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劳动者劳动待遇,用人单位提供给劳动者的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等守法障碍。因此,应当采取建立和完善平等的劳动法律制度,强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责任制度,完善劳动争议解决制度,建立和完善劳动者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劳动者帮助制度等法治对策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问:编辑同志,您好。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6月26日首次审议《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集中就《劳动合同法》中四条与劳务派遣相关的条款进行修改,引起公众强烈关注。请问,我们该怎样理解劳务派遣制度?浙江读者:郭国祥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不仅带来了"资本"对生产力的贡献,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经典作家分析的"资本"控制"劳动"的不公平现象,引发了劳动关系领域的矛盾。以资源配置效率为核心的市场经济理论存在缺乏劳动关系调整的范畴局限。不断丰富和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发展生产力与建立平等的社会关系、"以人为本"的价值规范和"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相统一,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当代社会主义的理论新视野。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但一些行业和地区存在劳动关系不和谐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劳资博弈力量不对称,个别劳动关系失衡;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国企劳动关系失范;劳动力分化和工会不给力,集体劳动关系失真;政府干预机制不完善,社会劳动关系调整失力;法规制定与执行不到位、劳动关系法治化机制失灵;城乡二元结构改革不彻底、农民工劳动关系失公;企业盈利水平偏低和劳动者素质不高,劳动关系失稳等。依据"思想理论基础—物质基础—制度基础—劳动关系和谐度"的分析框架,当代中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需要在完善劳动关系调整制度、夯实劳动关系调整的物质基础、完善劳动关系调整的动力机制和配套措施等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劳动契约作为劳动关系双方利益关系的外化形式,是以劳动关系双方独立自主的存在及其行为为前提和基础,蕴含缔约双方的自由和理性,昭示自身设定的义务和秩序应予践履。劳动契约自治可视为契约自治在劳动关系领域的运用和实践,体现了契约的核心本质,是重要且无可替代的;由于现实社会中表面平等而实际不平等的劳动关系,加上强与弱"新身份"差异的趋显等当下实态,放任的劳动契约自治根本无法达至福祉极大、成本极小的最佳境界,国家获得介入干预的必要继而形成对劳动契约管制的理论基据;劳动契约自治是当下仍应弘扬的契约本质,对劳动契约管制不在于以机械限制契约自治为目的,而在于平衡和调和劳动契约"自治"和"管制"区域广度和深度,以实现劳动契约的当下价值──劳动契约正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边际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志平 《求实》2007,(4):40-43
企业劳动关系状况受众多因素影响,通过对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现状的分析可知,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尖锐,我国企业在全球网络化生产组织中的地位低,我国劳动法律体系不完善,是造成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紧张的三个主要因素。同时,基于以上三个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韦龙义 《世纪桥》2007,(6):54-56
劳动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在质上体现劳资双方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是否平等,在量上体现劳资双方在产品分配上是否公平,这种平等和公平的统一,是它质和量的统一,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以协商的形式解决劳动关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兼顾政府、企业、职工三方利益的一系列政策、方针、程序、方法及机构和组织体系的总和,其本质维护劳动法的具体实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内部机制主体主要是劳动者、工会和雇主组织之间的互动或者说是博弈,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外部机制即调解、仲裁、诉讼和监察等法律行为。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是适应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和特点的客观需要。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工会、企业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9.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桥  姜颖 《新视野》2008,(1):60-62
历经两年讨论修改的<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开始实施.这部法律贯穿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旨和目标,对现行立法进行了多方面的修改与完善.<劳动合同法>的出台意味着劳动法律规制的强化,劳动法律环境的改善,这对整个劳动关系的协调和稳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该法的制定过程凸显了我国劳动关系格局的基本特征,同时,该法的实施也将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与冲击.  相似文献   

20.
<正>问:《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何时施行?答:《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于2013年12月20日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21次部务会审议通过,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问:《劳务派遣暂行规定》适用范围有哪些?答:根据《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二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经营劳务派遣业务,企业(以下称用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