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俄罗斯共和国元首格里布任戚在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今年1月28日的选举中,原议会国家防务、安全和反犯罪斗争委员会主席梅切斯拉夫·伊万诺维奇·格里布一举以绝对优势当选为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成为白俄罗斯独立后第二任国家元首(根据白俄罗斯现行宪法,最高苏...  相似文献   

2.
白俄罗斯的经济困难及其原因张晓慧白俄罗斯1991年8月独立以后,开始了艰难的改革与探索。由于主客观诸多因素的影响,4年多来,社会经济形势由较为平稳趋于恶化,人民生活水平明显下降,国力受到很大削弱,经济形势严峻。一、经济改革的回顾白俄罗斯独立以来,国家...  相似文献   

3.
白俄罗斯共和国元首格里布任戚在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今年1月28日的选举中,原议会国家防务、安全和反犯罪斗争委员会主席梅切斯拉夫·伊万诺维奇·格里布一举以绝对优势当选为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成为白俄罗斯独立后第二任国家元首(根据白俄罗斯现行宪法,最高苏...  相似文献   

4.
白俄罗斯历来奉行务实独立的外交政策。2008~2012年白俄罗斯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为保障国家平稳发展,其对外政策先后发生了西靠和东倾的调整,最终形成了以发展与俄关系为重点,努力改善同西方关系,扩大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多元化外交战略。  相似文献   

5.
白俄罗斯的政治转轨是原苏联国家中比较充满争议和矛盾的一个案例。同其他原苏联国家一样,白俄罗斯在独立之初曾选择了西方宪政民主制和经济市场化改革,但是严重的经济衰退和政治腐败让白俄罗斯社会开始重新思考民主转型和市场转轨。卢卡申科凭借其清廉的政治形象、渐进式的经济改革思想受到选民的欢迎,并走上了白俄罗斯权力中心。其后,他通过全民公决扩大总统权力,突破了三权分立的宪法框架,同时取消了总统的执政期限,在政治上形成了权威主义政治。白俄罗斯也因此被西方国家称之为欧洲"最后一个独裁国家"。本文认为,民粹主义是导致白俄罗斯的权威主义政治形成的主要动力,市场社会主义是白俄罗斯权威主义政治巩固和制度化的基础。简而言之,是市场与民主博弈的结果,具有其阶段性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1999年12月8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克里姆林宫签署了《俄白建立联盟国家条约》和《实施联盟国家条约纲领》。文件规定:建立联盟国家最高委员会、议会、部长会议、法院和审计署;建立统一的经济空间,发行统一货币,实行统一的社会政策,形成统一的法律体系;两国以独立主权国家身份加入联盟,仍保存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国家制度、  相似文献   

7.
卢卡申科在去年7月白俄罗斯首次总统大选中之所以能以5倍于对手的绝对优势获胜,当选白俄罗斯历史上首任民选总统,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他竞选前坚决反贪,竞选中高举反腐旗帜,大得民心.他当政后不食竞选诺言,整治腐败雷厉风行,不负众望,在民众中的威信与日俱增,在国外也产生巨大影响,甚令世人瞩目.当政前反贪崭露头角现年41岁出身于普通家庭名不见经传的卢卡申科是于1990年当选为自俄罗斯人民代表后步入政坛的.他在白俄罗斯政界锋芒毕露,迅速崛起则是在1993年被任命为议会反贪污委员会主席之后.该委员会成立的背景是由于白俄罗斯人民对国家政权机构的贪污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白俄罗斯相继独立后 ,两国的经贸合作关系随着两国国家关系的不断升级而逐步向前发展。目前双方互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白俄罗斯已成为俄罗斯的第 3大贸易伙伴。然而 ,就两国良好的政治关系而言 ,两国经贸合作关系发展的总体水平并不是很高。俄白经济体制、具体经济政策法规的非趋同性等问题一直制约着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双方只有共同努力循序渐进地使两国经济体制趋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扩大投资规模和商品出口并在入世问题上协调一致 ,才能使双方经贸合作关系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去年12月8日,前苏联的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共和国首脑在明斯克签署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定,指出“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现实已不存在”。12月21日,前苏联11个共和国首脑在阿拉木图集会,签署了关于独立国家联合体议定书。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总统和最高统帅职务,晚7点38  相似文献   

10.
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相继宣告独立,成为5个独立的国家。独立以来,激进的伊斯兰宗教势力迅速泛起,严重地影响了这些新独立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并成为世人瞩目的一大焦点。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稳定的关键。它拥有该地区最多的人口和最强大的军队,与其他4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以及阿富汗接壤。其90%的人口是穆斯林,余下的人口几乎都是俄罗斯东正教徒,这基本代表了该地区的宗教人口构成情况。①然而,独立10多年来,这个国家的政局一直动荡不定,经济及社会发展方面几乎乏善可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俄白关系发展备受瞩目。2013年乌克兰危机发生后,俄罗斯在军事、传媒、经济方面调整了对白政策,而白俄罗斯也力图摆脱乌克兰危机对本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树立独立的国际形象,实施多样化的"平衡外交"政策。白俄罗斯拒绝了俄罗斯在其国内建立空军基地的提议;采取了多样化的经济政策,推动出口多元化,加强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在外交领域,对乌克兰危机力图采取协调及中立立场。白俄罗斯"平衡外交"的尝试将继续实施,但由于俄白两国深厚的政治、军事、经济联系,两国将在一体化进程方面继续推进,俄白双边关系会继续在"适度接近"与"有限疏远"之间波动。  相似文献   

12.
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至1991年底,纷纷宣布独立。前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中,除波罗的海三国外,其余12个新独立国家先后成为独联体成员国。为了探索本国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振兴经济,独联体国家独立伊始就确立了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目标。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各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或深或浅的变化。在有的国家中,已初步创造出市场经济运行的条件。但各国都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经济转轨的最终目标远未达到。实践证明,放弃运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不仅障碍重重,而且还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在新旧体制交替的复杂形…  相似文献   

13.
1995年1月17—19日应江泽民主席的邀请,白俄罗斯共和国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对我国进行了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卢卡申科是1994年7月在白俄罗斯首次总统选举中从一名普通最高苏维埃代表当选为总统的。中国是他任总统以来除独联体以外正式出访的第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14.
今年3月19日,卢卡申科以82.6%的高支持率第三次蝉联白俄罗斯总统职务。卢的胜选粉碎了美国等西方国家颠覆白政权的图谋。卢再次当选总统后,表示仍将继续实施既定的内外政策,坚定地走白俄罗斯式的发展道路。一、个人情况(一)平步青云的政治家。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  相似文献   

15.
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印度 ,各地语言文化背景复杂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地区还存在明显的独立倾向。为保持国家统一 ,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至关重要。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 ,财政关系又是最基础的关系。独立后 ,印度在处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方面 ,实行了财政分税制。在一种多民族、多宗教、多政党、地方独立倾向明显的国家中 ,维持了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避免了前苏联那样的解体。这为其他象印度那样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 ,搞好财政分税制 ,巩固国家统一 ,提供了某些重要启示。一、印度中央与各邦之间财权与事…  相似文献   

16.
一、历史变迁 苏联时期的白俄罗斯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相适应而发展起来的,属于一种由国家大包大揽、统一筹资并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广大劳动者免于缴费而普遍享有的社会福利制度。苏联解体后,白俄罗斯共和国作为一个经济转型国家,依靠国家财政支持的社会保障支付遇到了困难,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失灵,但政府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对社会保障制度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在2001年9月9日举行的白俄罗斯总统大选中,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A.G.Lukashenko)以得票75.62%的压倒多数蝉联总统,9月20日宣誓就职,任期5年。 一、反贪勇士、平步青云 卢卡申科1954年8月30日出生在白俄罗斯莫吉廖夫州什克洛夫区一农民家庭,白俄罗斯族,先后毕业于莫吉廖夫师范学院和农学院。1975年大学毕业后,相继任什克洛夫区团委书记、西部边区政治处指导员、十月区执委会指导员、什克洛夫知识协会责任秘书、集体农庄副主席、市建材厂副厂长、党委书记等职。1987年起任什克洛夫区“城市人”国营农场场长。1990年当选为白俄罗斯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代表,领导反腐败委员会,因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1月底以来,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两个“兄弟国家”在能源供应价格问题上开始激烈争吵,俄罗斯大幅提高2007年对白俄罗斯的能源供应价格,白对俄则采取报复措施,对俄过境石油征收过境关税,并擅自截留俄供应欧洲的石油,导致俄对欧洲的石油供应一度中断,在2006年俄乌“天然气危机”一年后,俄白又出现了“断油风波”。虽然俄白最终达成妥协,俄对欧石油供应恢复,但俄白双方围绕能源问题所进行的争斗将对双边关系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俄白联盟关系面I临考验。  相似文献   

19.
引言 越南在1985—1995年这10年期间所经历的转变确实是引人注目的。在80年代中期,越南严重依赖于前苏联的援助。它同包括东盟成员国等其它大多数国家(地区)相隔绝。它的经济状况糟透了,它的人民处于极度贫困中。前苏联在过去的10年期间瓦解了,这对其附属国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越南迅速适应新形势的能力在前苏联集团国家中简直是无与伦比的。在  相似文献   

20.
中亚地处亚洲和欧洲的结合部,位于欧亚大陆的腹地,是连接亚欧的陆上走廊。在历史上该地区是重要的贸易中转站,古代“丝绸之路”就横穿这里。正在规划建设中的新丝绸之路——亚欧大陆桥——将横穿其间。古往今来,国际战略家非常重视中亚的地缘战略地位。在冷战期间,中亚地区通常是指前苏联的5个加盟共和国,它们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苏联解体后,这5个共和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在巩固主权独立、建立自主的国民经济体系的进程中,这些国家由于历史遗留的重负,面临众多的现实挑战;同时,由于这些国家处于重要的地缘战略地带并且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