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周小驹 《新湘评论》2006,(10):29-29
江华是传统的山区农业大县,属典型的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应该立足县情,以“生产发展”为中心环节,以培育绿色经济、生态休闲经济等特色经济来提升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条件下,如何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乃是我国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农村涌现的以贸工农为基本特征的“公司 农户”的经营形式就是目前条件下农村走向市场的理想载体和现实之路。 “公司 农户”经营形式的主要内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公司企业为龙头,以专业生产基地为依托,以社会化服务为纽带,以千家万户为辐射点,围绕某种产品的开发,用合同契约的形式把公司和农户联接起来,组成贸工农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其主要运行机制是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即:公司—生产基地—农户“三位一体”;农工商、科贸运一体化;生产、加工、运销一条龙。“公司 农户”的经营形式将给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本文试就“公司 农户”经营的产生条件、积极作用、基本形式及应注意的问题作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连云港市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该市农业资源优势明显.特别是粮棉生产一直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人均占有粮食在1200斤左右.名列全省之首,东海,赣榆两县被国务院列为粮食生产大县.灌云县为棉花生产大县。但是长期以来.传统农业的优势却变成了沉重的包袱,使该市所属三县成了粮棉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全市农村经济总量不仅不能与苏南相比.在苏北地区也处于中下游水平。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连云港市委、市政府认识到.继续沿着传统的农业发展思路走下去.只能将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入一个死胡同。要发展.就得从战略思想上来一个突破.闯出一条符合市场经济要求.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发展新路来。连云港市发展农村经济的“龙头带动战略”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所谓“龙头带战略”.就是要充分利用连云港的开放优势、港口优势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国际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逐步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体系.大力发展创汇农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资中县努力抢抓灾后重建、扩大内需、扩权强县等重大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2.97亿元.总量在全省68个丘区县中排第17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57元。未来五年,我县将深入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建设百亿工业园区、四川水泥生产基地、四川新型建材生产基地、成渝经济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四川食用酒精生产基地等“一园区四基地”、打造“三城两区”5个城市功能组团为抓手.以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双拥模范县“四城同创”为载体,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力争到2016年建成四川丘区经济大县和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5.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是以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基础,立足绿色经济增长方式,兼顾经济效益与重大生态效益,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共生协调,实现传统“非绿色发展”模式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变的动态过程。绿色发展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以绿色低碳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为基本抓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绿色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和精髓,为经济发展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是贵州走向绿色发展之路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6.
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如何发展现代农业?广泛联合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种企业、组织和个人,以市场为导向.做活“特”、“优”、“强”、“大”四字文章.是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4,(6)
<正>兴安盟扎赉特旗位于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嫩江右岸、大兴安岭东南山麓,由山地、丘陵和松辽平原组成。这里草场繁茂,林海浩瀚,河流密布,矿产富集。作为一个以农业和传统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农牧业大旗,扎赉特旗立足生态资源优势,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着力建设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美丽扎赉特。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筑牢绿色发展之基扎赉特旗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和"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和自治区产粮大旗,被誉为"塞外粮仓"。扎赉特旗农牧业资源丰富,并具有绿色、无污染的生态优势。  相似文献   

8.
《党史纵横》2010,(10):65-65
西丰是以林业为主的山区农业县,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鹿乡”、“柞蚕之乡”、“中草药材之乡”、“全县秸秆养牛十佳示范县”。近年来,西丰县坚持走特色路、打绿色牌,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通过抓园区、建市场、扩基地。构建了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促进了农民增收、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2002年,农五师八十三团出台一系列发展自营经济的优惠政策,推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促农户的“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形成种养加、贸工牧一体化的产业群,自营经济发展呈高歌猛进之势。 该团结合落实兵团“1+3”文件精神,借助团场经济结构调整这一有力契机,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瞄准市场,给足政策,注入资金,扶持2000个业余  相似文献   

10.
如何实现分散的小农户生产和外界大市场的对接,降低农户生产风险?农—师五团工会、自营经济办公室积极转变职能,主动为农户发展自营经济出谋划策,帮助他们“闯”市场。团工会、自营经济办公室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农户,以市场为导向,及时向职工群众提供市场信息,并根据市场预测,组织生产订单、确定生产项目,使全团职工在发展致富项目上做到了心中有数,避  相似文献   

11.
昌吉市在深化农村改革中,根据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小城市、大郊区的显著特点,坚持为城市服务,为石油开发服务的发展方向,对农村主导产业一体化生产经营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通过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改革,全市初步形成了种养加、产供销等协调发展的生产经营体系,构筑了“以城市需要为市场,以市场为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村产业化新格局。一、昌吉市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所面临的形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打破了过去僵化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实施农业名牌战略,是解决湖北“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农业名牌战略是农户、企业、政府的联合经济行动,它是以高度的组织化为前提,以信息化为基础,在“市场引企业、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框架内,以市场为导向,发挥产品的产业优势,创出农业名牌产品。小农经济分散经营的局限性,是农业创名牌的桎梏。高度的组织化是实施农业名牌战略的前提,要塑造农产品品牌,必须进行经营组织创新,改造小农经济,提高农业创名牌的组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优势产品为基地 ,以科学技术为动力 ,以企业为龙头 ,以合作组织为纽带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规模经营 ,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联合体。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根本目的就是解决农户的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问题 ,这一问题的根本解决 ,既可以解决目前的农业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又可以解决农村市场不景气问题 ,还可以解决农民收入下降问题。可见 ,发展农业产业化既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载体。所以 ,发展农业产业化 ,要着重抓好“五大要素”…  相似文献   

14.
加快发展自营经济,是实现“发展壮大团场、致富职工群众”目标的重要途径。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划分自用地为突破口,以抓基地建设为重点,把自营经济的发展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 一、“龙头+基地+农户”是自营经济产业化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实事求是》2007,(3):93-93
近年来,沙雅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地区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沙雅实际,提出了“发展生态经济、打造绿色沙雅”的发展目标。使沙雅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年完成生产总值13.21亿元,同比增长12.95%,其中,第一产业6.55亿元,增长8.6%;第二产业2.02亿元,增长36.7%;第三产业4.64亿元,增长10.7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23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760.16元。并明确了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发展思路:牢固树立“五种理念”;建设以六大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主的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以生态工业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体系;以抓好城镇“一廊、一带、一区”建设为核心的城镇化经济发展体系。“五种理念”即:一是牢同树立“绿色生态”理念。把“绿色生态”作为沙雅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依托,贯穿于沙雅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二是牢固树立“重工强农”理念。充分认清农业在沙雅经济社会发展中将长期处于基础和主导地位的作用,也是支撑工业发展的基础,必须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三是牢固树立“开放创业”理念。加快沙雅的对外开放,更好地运用市场机制,尽最大可能地为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创大业的人和企业创造最优先的服务平台和创业环境。四是牢固树立“互利共赢”理念。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立足于形成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选择有效途径谋求多方合作,加快发展步伐。五是牢固树立“和谐稳定”理念。明确和谐稳定是建设绿色沙雅的内涵所在,是沙雅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六大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一是建设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二是建设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三是建设以红枣为主的特色林果产品生产基地,四是建设特色畜产品生产基地,五是建设温室大棚果蔬、花卉生产基地,六是建设野生生物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一是做强做大新型棉花产品加工产业;二是发展壮大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三是培育发展野生生物产品加工产业;四是合理发展石油天然气相关产品加工产业。城镇“一廊、一带、一区”建设:围绕建设“生态体闲旅游城市”,大力抓好“一廊、一带、一区”建设。“一廊”就是以城郊生态示范农业为重点,建设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小区、高科技示范小区、特色养殖示范小区和设施农业示范小区,形成沿217国道,具有沙雅特色的生态旅游观光走廊;“一带”就是以建设县城中心景观河为重点,使道路、绿地、街景和服务性设施有机结合,增加休闲、娱乐、观光等综合功能,形成县城核心景观带;“一区”就是以生态工业集中区建设为重点,打造生态工业观光区。大多挖坦和整理民俗、民间艺术和文化,建设民族风情街、一杆旗刀街和民族美食广场。规划、设计并推出一批民俗文化及生态旅游线路。突出自然观光、科考探险、民俗风情、田园风光、工业、城市观光等旅游特色。利用区位优势,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沙雅成为南北疆交通中枢的重要滞留地和集散地。  相似文献   

16.
1997年以来,芷江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围怀兴芷”的经济发展战略,即国绕怀化做文章,发展芷江经济。通过采取“借地生财”、“借鸡生蛋”、“借梯上楼”的对策,克服了经济要素先天不足的缺陷,以借助外力振兴芷江经济的发展构想,走出了一条山区发展县域经济的成功之路。1、以怀化为窗口,循市场探径引路,适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益。芷江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充分发挥农业大县的优势,把“农业强县”作为“围怀兴芷”的重要内容,提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是力求增大农产品名、优、特、新的比例,不失时机地将适销产品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鹤壁市淇县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中,坚持把发展畜牧业作为重要内容,走出了一条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农业型向工业型、“公司加农户加基地”模式向“市场连工厂连饲养”模式的转变,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为龙头,以工厂化养殖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保障,以农户、集体、企业、财畋增收为目标的畜牧产业工业化发展格局。到1998年底,全县已建成畜牧业生产基地5处,具备年加工肉鸡2000万只、生猪30万头、饲料30万吨的生产能力;畜产品已有3个系列、45个品种、100多个规格,其中“淇水”肉鸡、“大用”食品、“永达”火腿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并连续几年远销香港、日本、东欧等地。1998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4.1亿余元(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达65%。  相似文献   

18.
祥云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十五”以来,祥云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方针,培植烤烟、蚕桑等支柱产业,积极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促进强村富民,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三农”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到2006年,全县建成优质桑园基地10万余亩,有桑农26370户,全年养蚕9.2万张,产鲜茧3800吨,销售鲜茧收入突破1亿元。而大力发展蚕桑生产的云南驿镇棕棚村成为了全县、全州发展“一村一品”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包崇明 《实践》2005,(6):31
乌审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提出了以构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特征的“以人为本,建设绿色乌审”的发展战略。概括地说,就是要建设绿色乌审,做到“五个加快”。即从经济与环保协调的角度加快绿色资源天然气和方沸石等的开发利用步伐,做大环保型工业经济总量;依托生态资源,加快绿色农畜产品生产,与市场对接,增加绿色收入;加快文化教育及其相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4,(10):23-23
<正>"争当全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排头兵"——这是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对巴彦淖尔市提出的殷切希望。作为河套平原腹地农业大县的五原县积极响应,并作为五原县为之奋斗的目标,全县上下团结拼搏,大力践行"总干"精神,发挥农业大县的比较优势,走出了一条具有五原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