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走向及其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重视和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特征。本文从分析当代青少年存在的“道德危机”入手,探讨了西方发达国家改进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本走向,并提出了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深化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改革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是思想教育的主要对象,这一点在世界各国都不例外。美国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通过对青少年进行宗教信仰教育、政治社会化教育、道德教育、媒体素养教育以及参加为各种社会志愿服务工作等途径,成功地向下一代灌输美国的主流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3.
刘丙元 《青年探索》2009,(3):17-20,91
正确的道德教育是青少年良好品德形成的前提。如果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实践中的某些基本范畴认识模糊甚至混淆,就会导致方法论上走入误区。而实践中对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区别的模糊、对道德规则与社会规则的二元区分过于笼统、对青少年道德成长“正常发展中的反常”和“真正的反常”的混淆、将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混为一谈、道德教育实践过于依赖经验,忽视理论的指导效用等则是此种误区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4.
当今时代是一个电子媒介占据强势地位的时代。电子媒介的强势正在深刻地改变和控制着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使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读图时代”成人“后台世界”门禁失守导致了童年世界的退隐,使得青少年学生的羞耻感日益淡化和德育教师的教育权威受到质疑。电子媒介的娱乐化趋势也对严肃的道德教育内容造成严重的冲击,使道德教育面临着泛娱乐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当今台湾青少年道德教育产生严重危机,其原因可分为社会方面如社会转型以及大众传媒和色情的影响;家庭方面如家庭结构、家长教育方法和家长人格等方面原因;学校方面如过分追求升学主义、道德教育价值多元化的冲突以及道德实施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解决上述危机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全面配合。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品格教育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80年代,针对美国社会严重的青少年道德问题,以及比较高的青少年犯罪率,品格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兴起并受到重视。到了上个世纪末,美国品格教育运动迅速扩展到全国,成为北美地区道德教育的主流。什么是品格教育呢?著名的“品格教育伙伴组织”以及美国教育资源信息库给出了定义:品格教育是以学校为基础,强调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帮助孩子理解、关心、实践直接系统的价值观念。它涉及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和品格发展等多个方面。作为对20世纪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反思,品格教育吸收了20世纪流行的各种道德教育流派的经验和教训。一方…  相似文献   

7.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用什么样的思想培养人,不仅是中国始终重视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都颇为关注的问题.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对青年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并采取与其传统文化、国情等相适应的教育方法和形式大力推进.本文通过对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在青少年意识形态教育方面的理念和做法的分析,提出其对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方面启示.  相似文献   

8.
刘笛虹 《前沿》2006,(9):110-112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与毒品犯罪、环境污染并称为“三大世界公害”。青少年犯罪成因复杂,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而各级各类学校担负着最为重要的道德教育任务,理所应当成为培养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场所,成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关系到青少年的前途和社会的稳定,理应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重点、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协作机制,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是近现代各国普遍实施的一项教育法律制度。我国近些年在义务教育方面取得较大发展,但是义务教育制度在设置和实施上仍不完善,存在一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了青少年犯罪。要从构建良好的工作机制,建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联防体制,在义务教育阶段加强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使义务教育对象学会自制,恢复和完善工读教育制度等五个方面完善改革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以更好地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1.
徐纯 《理论月刊》2007,(7):183-185
高等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是世界各国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国高校都非常重视道德教育方式的改革。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英、日、美等国的高等学校在不同的文化、宗教信仰、历史背景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在内容、方式和效果的不同,指出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方式表现出差异性,又呈相互吸引、相互融合的趋势,并在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一些国家和地区成功做法基础上,为我国高校新时期高等学校道德教育改革提出某些有价值的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二大十分强调对青少年一代的共产主义教育,要求我们“在今后五年内,要通过一切可能的途径,采取一切有效的方法,努力实现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在全国人民中首先是全国青少年中的普及。”十二大的这一指示,进一步明确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内容。当  相似文献   

13.
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家庭结构的残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 家庭教育失当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 不良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 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对策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带有普遍性的、严重性的社会问题,被称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它已引起各国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我国的犯罪人群中,25 岁以下的罪犯已占犯罪总人数的80%,“救救孩子”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青少年犯罪增长如此之快?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犯罪到底有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分别来到辽宁省未成年人犯罪管教所、辽宁省…  相似文献   

14.
对青少年进行生态伦理道德意识培育是一种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科学的生态伦理观。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中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曾一度受到极大的限制和忽略。环境的恶化迫使我们必须要直面生态伦理意识这一问题,对青少年进行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培育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不仅扩展了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而且增强了青少年的生态道德意识;是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需要;是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社会、学校、家庭和青少年的将来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新媒体素养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学术界研究的重大课题,新媒体素养教育也受到了国内外青少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特别关注。本文在充分文献检索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和梳理了国内外青少年新媒体素养教育的研究现状,就有关青少年新媒体素养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理论建构及现有研究不足等问题做了归纳和总结,并探讨了未来青少年新媒体素养教育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一) 青少年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自从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许多国家迅速发展和蔓延,危害极为严重,成为世界各国严重关注的问题。抛开经济损失不谈,从社会效应方面来说,不少人把青少年犯罪称为“社会瘟疫”、“癌症”,认为是可能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青年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性行为日益活跃,由于缺乏正确的性教育和性知识,他们中出现了大量的越轨行为和犯罪倾向,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泛滥。很多青少年其中也包括大学生对自己的性伴侣缺少责任感,对自己和对方的命运和健康不负责任。不安全的性行为和大量的人工流产使青少年的身体和健康受到极大威胁。针对这种现象,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开始了性别教育和性健康教育。但是由于每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宗教等因素,各国的性教育重点和内容也有很大差别,每个国家对青少年性行为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例如在欧洲…  相似文献   

18.
胡耀帮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在今后五年内.要通过一切可能的途径,采取一切有效的方法,努力实现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在全国人民中首先是在全国青少年中的普及。”这就给全国人民和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阐明了  相似文献   

19.
在文化与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价值观教育,让他们从小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极为重要。今天的青少年生活的时代背景已有很大变化,我们的道德教育应该坚持怎样的原则,采用怎样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使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内化到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的人格结构之中呢?我以为最关键的,是要坚持“三近”原则。首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贴近孩子生活。道德的本质是实践的,也是生活的。当前道德教育很大的一个弊病是“空”,脱离孩子的生活世界,空洞、枯燥、缺乏生活气息。脱离了孩子生活的道德教…  相似文献   

20.
台湾地区在青少年道德教育课程上历经反复又面临尴尬。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对青少年进行德育十分必要;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必须实现教育理念的回归;遵循道德教育课程的客观规律;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三者联动,尤其要重视社会德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