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随着现代警务机制的全面推广和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面临众多自身、外部的工作掣肘,亟需通过执法办案机制改革寻求破局之道。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全面推进执法办案机制改革,改变了交通警察传统执法办案模式,强化了现场执法规范,降低了争议案件数量,提升了执法办案质量和执法效率,增强了交通警察执法公信力。在新的形势下,要进一步破解执法办案机制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必须强化顶层制度设计和制度供给,加强法制监督,建强专业队伍,坚持数字赋能,全面推进交通警察执法工作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目前基层法治工作队伍中存在人才流失较严重、干警办案任务重、办案水平仍待提高等问题。笔者认为,需要从源头抓起,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首先,应注重法律尊严维护。一是树立法律优先意识。每一个法治工作者都必须严格按照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办事,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任何人和任何组  相似文献   

3.
审议同期声     
《公民导刊》2016,(6):6-6
正郭毅军委员在重庆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审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2015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时说,目前,政府职能部门还存在执法拖拉、推诿、效率低等现象,一些基层行政执法机构聘请大量"临时工"参与执法办案,致使执法的合法性存疑、执法公信力降低。要不断加强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健全完善法治能力考查测试制度,加强对执法人员特别是基层执法人员专业知识、执法能力、执法水平的培训、指导和考查,不断提升基层执法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关键,其中,提升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依法执政的能力,更是尤为关键。提高乡镇基层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应树立基层领导干部依宪法执政的理念和依法办事的意识,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在发展经济、综合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民主法治素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乡镇人大建设,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当前经济犯罪逐渐演变成风险型犯罪。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经济犯罪活动新特点,提高经侦队伍打击预防经济犯罪的效能,对经侦队伍能力素质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经侦执法在受案立案、侦查办案、强制措施和涉案财物等环节都存在突出问题,主要是由于制度落实不到位、执法环境复杂化、执法监督不力、执法理念的偏差、执法能力问题等方面原因造成的。可以通过完善执法制度建设、加强执法监督、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树立风险意识和底线意识等对策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执法质量,提升执法效率。  相似文献   

6.
加强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既是确保公安机关严格、公正、文明、理性执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公安机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能力和执法公信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内在要求。要认真查找当前公安机关存在的执法突出问题和影响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不良因素,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法治意识;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执法环节;借助信息推力,加强执法监督;完善办案机制,强化执法保障;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综合素质,有效推进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实施跨越式发展是全路的第一要务,也是铁路纪检监察工作的第一要务。执法监察工作要适应跨越式发展要求,就必须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与时俱进,强化建设,摒弃按部就班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树立全新的工作理念,以高效快捷的工作作风,寻求执法监察工作的新突破,从加强执法监察工作的能力入手,提高执法监察工作实效,增强执法监察组织的活力,实现执法监察工作与跨越式发展的同步合拍。 一、创新思维,适应发展 1.明确认识,在适应中树立新理念。面对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在思想观念上、职能作用发挥上、监督的渠道上、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执行上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一是职能作用不适应。认为执法监察就是办案,把监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行政复议定位为与行政诉讼同等重要的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新行政诉讼法完善了诸多制度和机制,使得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工作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公民法治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公安机关行政复议、应诉案件大幅增加,在复议应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集中爆发.究其原因,当前仍存在对公安行政复议重视不够;办案民警法治思维、执法理念仍有偏差;执法办案不规范问题仍一定程度存在;民警执法能力、行政复议应诉工作能力不强;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未达到应有效果;执法过错责任追究不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东方》2019,(6)
警察公信力,反映了社会公众对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警察公信力过低,影响和谐警民关系,对正常执法办案工作造成阻碍。当下,由于部分警察职业素养不高、网络舆论的复杂性等等因素,对警民关系、警察公信力等问题提出挑战。提高警察的公信力,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意识,同时规范执法行为、加强警察队伍的建设;还应当加强与民众的沟通联系,妥善处理警民冲突,善用媒体、提高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0.
洪超明 《公安研究》2013,(12):53-57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从侦查程序变革、辩护律师介入、批捕程序和条件细化、证据制度变化和特别程序等方面,对公安刑事执法工作带来了很大影响。公安机关应结合工作实践,从转变执法理念,增强法治意识;改革办案机制,提高执法效率;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执法素质等三个方面积极应对修改后《刑事诉讼法》的新要求,努力提高公安刑事执法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犯罪嫌疑人一到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就上了‘流水线’,高科技、集约化带来了高效率和规范化。”谈起甘肃省张掖市公安局甘州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执法流程,甘州分局法制大队大队长赵吉军这样说。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是民警执法的“核心枢纽”。近年来,张掖市公安局甘州分局聚焦法治公安建设,努力将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硬件建设和制度建设一体谋划、同步推进,把“一站式”办案、“一体化”运行、“精准化”监督贯穿执法办案全过程,全局执法办案效率和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2.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是我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标志着刑事诉讼制度民主化、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对公安机关侦查办案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安执法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各级公安机关应以贯彻新《刑事诉讼法》为契机,进一步更新执法理念、转变执法方式、夯实基础工作、提升办案能力,努力推动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马克 《人民论坛》2015,(5):128-130
我国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在强化公安机关打击犯罪力度的同时,促使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在当前法治环境下更加规范。从实践来看,公安机关执行新法规的总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对来自各方监督审查、取证方式的变化、诉讼对抗性的提高等情况的不适应。今后一段时间,公安机关应从法治意识、办案模式、执法规范建设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通过规范执法提高业务能力和政治素质,真正成为我国法制建设的捍卫者和执行者。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命案侦办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这里既有执法理念、思想认识、业务素质、工作态度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案多人少、命案评分标准过于机械等客观方面的原因。公安机关要进一步提高命案办案质量,一是要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侦办并重意识;二是要完善办案机制,落实办案责任;三是要重视现场勘查,提高现场勘查质量;四是要加强刑侦业务培训,提高执法办案素质;五是要落实命案侦办制度,强化办案质量监督考核。  相似文献   

15.
略论网上办案的发展背景与应用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上办案已成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网上办案有利于公安机关降低办案成本,提高执法质量,能够进一步提高案件侦破的效率和成功率,为实现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公安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的主力军,其执法规范化建设程度对于提高公安机关执法能力和执法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法治公安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诉求,执法规范化在硬件建设方面已经基本达标,但我们应该意识到其在软件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应向外部借力,提高公安执法公信力;从内部发力,提高派出所民警的执法能力。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派出所队伍建设,强化司法机关监督,切实落实从优待警,有力促进法治公安、法治中国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7.
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充分发挥执法办案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基础作用。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重视社会治安问题,根据新的形势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加强基层法制建设。社会治安体系的创新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8.
机械执法现象普遍存在于基层公安机关执法的诸多环节,危害极为严重。究其原因,有其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改进对外执法方式、优化内部工作机制、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统筹法律规范的模糊与明确,切实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到实处,让公安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相似文献   

19.
法律信任是法治建设的心理基础与精神动力,因此我国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在全社会构建法律信任。要想在全社会树立法律权威,便必须从立法、执法、司法几个环节入手,其中形成立法权威是树立法律权威的前提,而确立执法权威是关键,确保司法权威则是树立法律权威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基层执法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基础,当前我国基层执法面临多重逻辑的相互作用,这些作用的综合结果不时导致执法行为脱离法治轨道。法治逻辑要求基层规范执法"不出错",行政逻辑要求其追求效率"干成事",政治逻辑要求其符合政治"要满意"。环保"一刀切"就是基层执法在这多重逻辑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具体表现为基层协同执法不足、责权失衡与高压问责、"千年大计"下的从严执法等,其中舆情是促使多重逻辑关系发生演变的外在变量。基于此,应分别从政治、行政、法治三个方面施策建立纠偏机制:深化依规治党的基层落实,谋求政治逻辑对法治环境的基础塑造;完善科学考核,谋求行政逻辑对法治的正向激励;沟通舆论引导和执法反馈,构建舆论监督与严格执法的制度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