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柔陷阱     
温柔有时是覆在陷阱上的一层极端诱人的草坪,如果你不认真辨别,一旦涉足其上,便会陷入阱底,而阱底倒立着一把把置你于死地的尖刀。  相似文献   

2.
相信每个现代人,只要有手机,一定会被从无休止的垃圾短信到电信诈骗骚扰过。而且,这些骚扰者越来越能实现精确打击:不仅能像老熟人那样亲切地喊出你的姓名,还知道你最近的需求。这种感觉像美国电影《楚门的世界》中的主人公,被暗中无数窥视的眼光包围。唯一不同的是,这些人往往只是盯着你的荷包,让你不安和焦虑,唯恐一不小心就会掉入"陷阱"。伍亮(化名)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3.
前沿视点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恰如在九锋上行走张明在求是理论网撰文认为,未来十年的中国经济增长,恰如在刀锋上行走,刀锋左边和右边,应努力避免两个陷阱。而一旦沦入其中任何一个陷阱,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都完全可能戛然而止。一是日本式陷阱,二是拉美陷阱。"日本式陷阱",其核心特征是"泡沫经济+人口老龄化"。如果中国发生资产价格泡沫,则资产价格泡沫的破灭很可能与人口老龄化的拐点相互重叠。而一旦中国经济在人均5000美元左右遭遇泡沫经济与老龄化的双重打击,那么中国的人均收入将会停滞不前。这意味着中国将同时陷入另一个陷阱,即拉美陷阱或中等收入陷阱。从经  相似文献   

4.
殷高峰 《法人》2007,(9):74-74
作为管理者不要被完美情结所困扰,完美无极限,是无止境的追求目标,一切都得从不完美开始,在不完美中进步,过分追求完美就会陷入狭隘的陷阱这几年接触过不少中小企业的老板和一些经销商,一谈到管理的时候,他们经常是一肚子的苦水倒不完。但是,如果你要看他们的管理制度的话,有些管理制度甚至可以和一些现代化的规范大企业相媲美,条条文文,框框架架,甚至可以说是无处不考虑到,真可谓做的是尽善尽美了。对此,我常常想起王朔的一本书,《看上去很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警察公共危机事件愈来愈多,警察公共关系危机事件从上海“杨佳案”到贵州“瓮安事件”,从近期的“启东事件”到“平度征地案”,吸引了大众媒体的注意,并引起了社会舆论的批评.公共关系危机对基层公安机关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严重损害,使基层公安机关处于社会舆论的负面焦点,稍有处置不当就会陷入“塔西佗陷阱”.本文从基层公安机关层面探讨了警察公共关系的现状,分析和研究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的根源,从消解和避免两个不同的层面,探讨塔西佗陷阱出现后如何通过先期的工作和有效的对策去预防和化解危机,通过公安机关自身队伍建设和有效的机制改革远离“塔西佗陷阱”.  相似文献   

6.
电话骗子     
热情的背后或许就是陷阱12名骗子组团从北京来海南作案,他们专门针对一些来海南参加高级会议的专家、学者、商家代表进行诈骗,作案24起骗取20多万元。作案方式是邀会议代表打麻将,出老千,骗取钱财。一位被骗的专家心有余悸地说:现在我一听朋友喊我打麻将就紧张。外出开会,难免有无聊的时候,突然有一面之缘的"同行"邀请你来消遣娱乐,相信有不少人不会拒绝。不过你可得当心,热情的背后或许藏着陷阱。  相似文献   

7.
法官与囚徒     
一乔燕出差回上海第一天上班,就见办公桌上放着一封信,信封上的字迹写得很端正,像是用心完成的,落款部位没有详细地址,只有邮编和信息号码。记得在部队当兵时,常用这种方式,目的是为了保密。会不会是部队的老首长、老战友还惦念着她呢?她怀着好奇的心情拆开信封,还没等她阅完信的全部内容,便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半晌缓不过神来。写信的竟是他原来心目中的英雄。乔燕,你好!没想到与你分别三年后还会给你写信,请原谅我的冒昧。其实,我很怕给你写信,更怕你知道我现在的处境。但是,人一旦陷入痛苦无援时,有时会情不自禁地想到过…  相似文献   

8.
《法人》2011,(11):11-11
谁曾想,曾经不可一世的摩托罗拉,会被谷歌这个后起之秀吞下;谁曾想,号称全球代工第一品牌的富士康会陷入"连环跳楼门";谁曾想,风靡全球的谷歌、百安居、贝塔斯曼会退出中国市场……商业世界永远是这样,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不管你曾经多么的不可一世,一旦不能适应市场,就将被市场无情的淘汰。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不断呈现社会化发展趋势的时代背景下,热点司法个案已开始成为社会舆论所关注的焦点,相关的司法风险也在逐渐地呈现.就司法的社会公信力而言,中国司法似乎已经无奈地陷入到了塔西佗陷阱当中.在司法权威的建构上,中国司法迫切地需要在司法的技术性层面不断地努力.虽然司法技术并不构成公正司法的充分条件,但无疑却是必要条件和最低评价标准.对于司法权威而言,技术性乃是司法权威的一个内在面向,技术性司法权威的建构需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来获得社会的普遍性认同.  相似文献   

10.
网恋骗局     
网络世界真精彩,网络世界真无奈。胡薇轻轻点击小小的鼠标,在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里痴情畅游,根本没想到四通八达的网络无时无刻都密布着荆棘和陷阱,稍一忘情,就会不知不觉地陷进网络恩怨情仇的旋涡,面对汹涌澎湃的浪  相似文献   

11.
现在有人把网络比喻成一个无形的蜘蛛网,一不留神就会被这张网罩住,成为蜘蛛的猎物。这话听起来虽有失公允,但也不乏这样的事例,如不提高警惕,网络就会成为陷阱。瞧,前几天就有一个网友陷了进去。  相似文献   

12.
梁柯 《检察风云》2002,(22):22-23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都经常能听到一此些“一夜暴富”的神话,被诈骗的受害者也象灯蛾扑火,惹焰烧身。善良的人们,往往会被虚无缥缈的发财美梦牵着鼻子转入陷阱,但无数的事实告诉你——  相似文献   

13.
我能轻而易举地把自己抱起来,你相信吗?或许,在漫不经意中你就会点头称"能",可是,只要稍稍转念想想,你就会觉察这是一个天大的笑话--无论谁纵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本领,也不能把自个抱起来.  相似文献   

14.
两辈子的债     
在办公室里忙了一整天,接近下班,一杯热咖啡刚送到嘴边就有人敲门.助理说是我的老邻居来访. 我的天!来访者竟然是刘刚,我的发小兼小学同学. 我张嘴就问:“你那两辈子才能还清的债怎么样了?”刘刚极其腼腆地笑笑说:“你还记得那些儿时旧事啊?前不久,我听说你当律师了.这次路过,我进来看看你.” 我们寒暄了一会儿,又叙了叙旧.刘刚走了,我却陷入儿时的回忆中.  相似文献   

15.
《法治与社会》2005,(8):4-6
作为一个消费者,你几乎无法避免在现实生活中的陷阱消费、强制消费还有无处不在的霸王条款。或许你会在某天突然发现,你的手机费话单中陡然增加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包月服务:你在某家餐馆用完餐后,被告知你未达到该餐馆的最低消费标准,须被充消费;当购买的商品质量有问题,你去找商家理论时,却遭遇商家单方面的店堂告示。明明白白消费、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不啻是一种奢求。  相似文献   

16.
尚晓茜  赵鑫 《法人》2006,(2):102-103
规范法律用语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尤其重要,尤其是在订立定金条款时,稍不留神就会落入对方的陷阱之中,因此应格外小心谨慎  相似文献   

17.
朱建美 《法庭内外》2009,(12):37-38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从商的热情不断高涨,纷纷开动自己的脑筋投入到各种各样的商业领域中,买卖关系也在频繁发生着,但对那些初涉商海的人来说,也许到处都是陷阱,需要慎重地走对每一步,避免陷入纠纷中,导致有理无据,说不清、道不明。  相似文献   

18.
柴海燕 《法庭内外》2012,(11):36-38
前不久,北京市丰台区法院对该法院近3年审理的涉及家庭自用住宅的装饰装修合同纠纷进行调研,发现70%以上的案件系消费者陷入装修公司的四大"陷阱"而最终引发纠纷。陷阱之一:合同陷阱模糊责任案例一:2010年12月,姜先生委托一家装修公司对其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一处平房进行装修。2011年7月26日北京的一场大雨导致该房屋漏水,房顶板子掉落,砸到了冰箱上的景泰蓝花瓶,花瓶落下来将姜先生的电脑显示器砸坏。姜先生多次找装修公司  相似文献   

19.
梅育新  张驰 《法人》2006,(11):44-44
只要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不获承认,中国企业就可能随时掉进反倾销的陷阱,陷入入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按一般的逻辑思维,中国改革开放都20多年了,生产要素的配置早已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即使时间短了点,有些领域的开放程度还不够,中国经济怎么说也算是初级市场经济,为什么还没有得到各国承认?原因在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  相似文献   

20.
门小军 《检察风云》2014,(11):35-36
上海于1998年跨入中等收入水平,2009年跨入中等偏上收入水平,至今未跨入高等收入水平,尚处于"上中等收入"阶段的经济社会转型期。若转型不成功,上海就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腐败是影响成功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座特大型城市,控制腐败,必须加强顶层设计,谋划新理念,着力自我净化能力建设,走制度反腐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