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29年9月,陈毅受中央委托,起草了著名的"九月来信".陈毅向中央的汇报,为"九月来信"的出台创造前了提条件;陈毅的基本思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九月来信"的内容;陈毅对贯彻"九月来信"指示精神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社会广角     
《政策》1998,(11)
陈毅“还债” 1960年的一天,来自当年赣粤边游击区大余、南雄等县的负责人,相约一起去看望陈毅副总理。 陈毅听了大余县长的汇报后,突然眉头一皱,好像想起了什么,对大余县长说:“你回去时,替我带去200块钱还债。” 县长一时被弄糊涂了。陈老总认真地说:“这个债一定要还。共产党是讲信用的,有借有还。”县长笑着说;“不知您为什么要还债,还给谁?”  相似文献   

3.
陈毅任上海市市长时,在一次干部会议上说:“打仗要下命令,签署作战计划;做经济工作要审批开支。指挥员和领导者提笔签字时,手往往发抖,因为那关系到战争的胜负、战士的生命和建设的成败。”半个世纪过去了,这段话今天读来,仍如空谷足音,振聋发聩。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就  相似文献   

4.
去发宴     
陈毅能言善辩,在中苏谈判时,驳得赫鲁晓失张口结舌。赫鲁晓夫说“:你是元帅,我是中将,我说不过你。”因此,陈毅博得“元帅外交家”的美誉。他长于作诗,有“元帅诗人”的桂冠。其实,陈毅还是一个联坛好手,曾巧撰对联来作统战工作。1939年8月,陈毅率一部新四军,渡过长江,挺进苏北  相似文献   

5.
许虔东 《今日浙江》2004,(12):42-43
陈毅既是身经百战的元帅,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一生写下了大量诗词,197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陈毅诗词选集》只收录了其中的一部分。1955年5月,郭沫若在《赠陈毅同志》一诗中称陈毅为:“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陈毅有关浙江的诗作不多,笔者从相关史料中搜集到几首。较早的一首《野营》,作于1936年春。当时红军主力长征后,留下部分红军和游击队江南坚持斗争。那时陈毅因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负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陈毅在给奥地利医生罗生特信中简述他的经历时说:“这三年游击战争,是我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  相似文献   

6.
陈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他才华横溢,博古通今,工诗擅联,出手不凡。这里介绍几个抗战时期陈毅应对属联开展统战工作的故事。 1938年陈毅军部进入茅山地区,由于日寇严密封锁,山上缺医少药。陈毅听说茅山深处的乾元观有个叫辛三仙的老中医,便打算请他为新四军将士医病疗伤。可是连续两次他都避而不见,当陈毅又三顾乾元观时,他只留下一句上联:鸦啼鹊鸣,并立枝头报祸福。  相似文献   

7.
史海一勺     
《乡音》2011,(2):48
陈毅说:"我当了裤子也要造核子弹"60年代初,中共最高决策层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发展核武器。苏联嘲笑中国无能:中国人民连裤子都不够穿,竟妄想制造核武器。为此,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陈毅在北京对日本记者团发表了著名的"核裤论",回  相似文献   

8.
王廷连 《传承》2010,(31):1-1
<正>新中国成立之初,华东一所军校开学,邀请陈毅同志讲话。陈毅问,新学员有什么问题?校领导说,大家热情很高,但有一大半新学员不按规定剃光头,还提出要改校规。陈老总听了,无言颔首,当晚就剃了头。典礼时,他衣冠严整并激情地说:"小同志们,你们今天当兵,就是决心参加革命,而为人民服务是终身的,可不是一时一事的,今天想起就革命一下,哪件事愿意就服务一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陈毅领导的新四军处处神出鬼没,打得侵略者闻风丧胆。特别是日寇黄桥司令长官川佐太郎,对陈毅又恨又怕,无可奈何。经过一番密谋策划之后,川佐太郎决定请陈毅“赴宴”,一则可探听探听新四军的虚实,二来可施缓兵之计。陈毅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如约“赴宴”。陈毅一到川佐太郎处,川佐太郎就皮笑肉不笑地说:“久闻将军是军中儒将,吟诗赋对十分拿手。我有一哑联,请将军联对。”话一说完,就傲慢地随手将一削水果的小刀掷入茶盅之内,并诡秘地奸笑了一下。陈毅剑眉一竖,拿过一旁的草帽戴在头上,带着几份鄙夷的口吻说道:“此乃雕虫小技,何…  相似文献   

10.
“将军诗人”是对陈毅的美称。这一美称最早出自郭沫若1955年5月《赠陈毅同志》的诗:“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陈毅既是身经百战的将军、元帅,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一生写了大量诗词,现尚存700余首,197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陈毅诗词选集》  相似文献   

11.
钟兆云 《政协天地》2008,(11):49-51
厦门海堤是中国跨海修堤的首创之举,也是中国人民移山填海、改造自然伟大力量的象征。这项当年牵动中南海的工程,凝聚着陈嘉庚、陈毅、叶飞等领导人及许多建设者的心血。一、陈嘉庚动议修堤,毛泽东要陈毅负责,陈毅则令叶飞"承包"新中国成立后,与台湾一水之隔的东方明珠厦门便成了前线。作为海岛,厦门对外联系只能全靠船只。在蒋介石和美国封锁、禁运之下,  相似文献   

12.
陈毅吃苹果     
在六十年代困难时期,有一次,陈毅、贺龙等人去看望班禅。班禅用苹果招待客人。起初,大家都很客气,谁也不动手,于是,大师亲自递给他们。客人们吃得很香。陈毅同志情不自禁地说:“好久没有吃苹果了,真好吃!”班禅惊奇地问:“真的没有苹果吃?”陈毅回答说:“困难时期连饭都吃不饱,哪里还有水果!”班禅更觉不可理解,便问:“您这外交部长,天天接见外宾,就不吃水果?”陈毅说:“那是给外宾的,我们不能吃。外交部几  相似文献   

13.
孟红 《传承》2012,(9):10-11
陈祖德到北京国家围棋集训队后,陈毅一有空就来看望大家。每次陈毅来时总那么随便,没有随同人员,穿着简朴。他常和运动员一起在国家体委食堂用便饭。他喜欢吃四川菜,什么辣子肉丁、担担面……他总拉着陈祖德坐在身边,给陈祖德捡菜:"要吃好吃饱,也要注意锻炼,跑步、打乒乓球什么的,把身体练好,才有足够的精力下棋嘛。"陈毅还常开玩笑地对陈祖德说:"哪天有空还要和你下一盘,跟你拼一下,别看你是全国冠军,我还不服这口气呢!"  相似文献   

14.
近闻某地一位退休的老领导在一次干部培训会上说:"做经济工作要审批经济开支,提笔签字时,手往往发抖,因为那关系到国家的钱财、人民的切身利益啊!"老同志的这番话,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5.
反躬自省说     
领导贵在能反躬自省。老报人张西洛在《陈毅的一次讲话》的文章中记述道:1962年陈毅元帅在给中央国家机关和中央军委的干部作报告时说,他在当上海市长时前一段工作较差,后一段工作较好,原因是前一段他身边两个秘书对他批文  相似文献   

16.
陈毅同志是我们党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之一,是为中国革命出生入死、战功卓著的名将,也是一位豪放爽朗、独具风格的革命诗人。我们衷心尊敬陈毅同志,也非常喜爱他的诗词。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对陈毅同志勇敢战斗的一生作了高度评价。在陈毅同志逝世后,毛主席亲自参加了追悼会,并勉励陈毅同志的家属子女努力奋斗,为人民服务。但是,祸国殃民、罪恶滔天的“四人帮”为了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妄图打倒一  相似文献   

17.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突然辞去手下为官三年、一贯谨慎的高缭,众人不解,晏婴却说:高缭见我的过错从来不说,这对我有何用处?所以我只好把他辞掉。在晏婴看来,高缭之错就在于不言人过。无独有偶,解放初期,担任上海市长的陈毅,每遇重大问题的决策时都想听听秘书的意见,可某秘书总是唯唯喏喏:“首长决策英明,太好啦!”久而久之,陈毅感到听不到不同意见的危险性,于是便将那位秘书调离了岗位。常言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而要改正过错,一方面当然靠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己发现并改正过错,另一很重要的方面则是要靠同志之间…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说陈毅天才的统一战线的执行者□李学明这个题目,是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的,说是毛泽东对陈毅有这个评价。“陈毅是个好同志。”毛泽东对陈毅的这个评价,我们大家都很熟悉。作为元帅,陈毅是个伟大的军事家;作为国务院副总理,陈毅是个伟大的政治家;作为外交部...  相似文献   

19.
据报载:曾令超是一位伤残司法干部.郑培民第一次与他通电话,讲完话后要他先放下电话,他坚持让郑书记先挂.结果推来推去,最后他还是没能拗过郑培民.在后来的交往中,他们形成默契:每次郑培民都要听到电话那边"咔嗒"一声,才轻轻挂上电话……  相似文献   

20.
谭余保,湖南茶陵人。1927年11月,他随毛泽东上井冈山,红军长征时,谭余保被留下坚持革命斗争,出生入死,发展了湘赣地区的游击战争。1937年10月下旬,为寻找谭余保及其领导的湘赣边游击队,项英特派党代表陈毅从瑞金经吉安进入武功山,几经曲折来到九陇山山区。陈毅和随从副官被蒙着眼睛带上九陇山,游击队负责人段焕竞、刘培善问明来者竟是大名鼎鼎的陈毅,一时拿不定主意,决定将情况写成书面报告,派团特派员黄炳光,带上几个侦察员,将陈毅送上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