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实行两党制的英国,政党选举与政党竞争不仅是影响社会福利政策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而且是福利制度发展演变的内在动力。政党之间围绕选民和选票的争夺致使社会保障项目不断增加、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直至社会福利开支的增长幅度超过经济发展的实际承受能力,并使民众对社会福利产生稍度性依赖。同时,福利事业的发展、公民物质保障与权益保障的实现是政党不断革新与完善的外在压力。福利政策主题的变化,不仅反映了福利制度内在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更反映政党要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条件,是执政党实现理念更新、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和立法更新的产物,是政党与时俱进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2010年是中国社会福利元年,标志中国社会福利、社会福利立法与社会福利财政时代来临。如何建构中国特色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框架成为国家发展社会政策与战略目标。本文按照历史发展顺序,首次简要描述了英国17-19世纪社会救助立法与济贫制度,英国18-19世纪劳动就业工厂立法与公共健康立法,德国19世纪社会政策、社会立法与社会保险制度,20世纪早期英国社会保险与社会服务体系,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保障立法与社会保障制度,20世纪中期社会福利立法与福利国家制度,20世纪晚期福利国家改革与福利治理典范,21世纪早期全球社会政策与全球软法福利治理模式,共计八种社会福利立法典范的历史演变轨迹和结构性特征。概括了西方社会福利立法典范变迁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规律;分析了社会福利法律体系结构性转型的普遍规律;揭示了欧美社会由社会控制、社会行政、社会政策、社会福利到社会治理制度的演进逻辑,发现西方社会福利法律制度由社会救助,经过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阶段,发展到社会福利和社会福祉,由民族主权国家福利立法发展为全球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立法等发展规律;指出了西方国家政治、法律与福利制度现代化历程与结构转型方向,为法治国家与福利中国建设提供历史借鉴,为中国特色社会福利法律制度建设奠定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3.
简论儿童福利和儿童福利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儿童福利是社会福利在特殊群体中的体现。增进儿童福利,满足儿童的物质、精神需求,是儿童社会工作的重要目标;认识儿童福利需求,敦促完善的儿童福利政策的制定,在儿童福利政策支持下服务儿童,是儿童社会工作的中心内容。我国在儿童福利与政策上还不能自成一统,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提高。  相似文献   

4.
社会福利作为公民权利的组成部分,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神圣权利。城市老人对社会福利存在着普遍需求。目前各个城市通过一系列措施推行老人社会福利政策,但仍然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福利碎片化以及福利权利缺乏有力裁判等现实问题。因此,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老人社会福利是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背景之下,我国社会福利的发展定位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从社会福利政策的实质内涵出发,针对我国目前狭义的“低福利模式”实践,提出现阶段中国社会福利发展虽然难以达成西方“福利国家”的“高福利模式”,但可以逐步实践一种较为宽泛的中等水平的“小康型”社会福利政策,这需要国家财政投入的适当增加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机构改革,但其具体实施还是应当依托社区作为核心基础。  相似文献   

6.
社会福利是现代国家政府的一项重要的公共管理职能 ,社会福利开支已成为政府预算开支的重要内容 ,从福利思想和福利政策实践两方面对美国的社会福利政策进行考察 ,发现在不断扩大和强化的总体特征下 ,其社会福利政策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 ,涉及公平、效率等各种不同的政策目标的选择 ,勾勒出了其政策演变的轨迹 ,美国社会福利政策的这种变化在本质上是为了适应变化了的环境的需要 ,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以及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  相似文献   

7.
妇女社会福利是社会福利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妇女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对于实现男女平等、提高人口素质、维护社会稳定都有积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妇女社会福利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无论是覆盖范围、福利水平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当前妇女社会福利还存在一些问题.提高妇女福利水平,一是要进一步呼吁在国家福利政策中纳入性别意识;二是要进一步提高社会福利的社会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弱势群体是社会福利政策关注的重点。本文从一般福利政策、弱势群体福利政策、儿童福利政策方面作了国内外的比较 ,对社会福利和权益保护作了理论上的区分 ,并结合中国国情 ,探讨了对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和权益保护的运行。  相似文献   

9.
西方国家福利治理与政府社会福利责任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利治理,是1970年代福利危机后西方国家社会内在矛盾发展演变的产物,体现着西方国家寻求社会福利改革的努力。福利治理以保守社群主义、左派第三条道路和福利多元主义为学理依据,依循社会福利供给改革的变迁逻辑,形成了福利治理模式。这一思路和模式强调社会和公民福利责任的回归,构建多元主义福利供给机制,重新定位政府的社会福利责任。但是,福利治理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根本制度和内在矛盾,因此,也就不能根本解决西方国家的福利危机。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为我国政府主导下社会福利政策的形成、实施及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社会在不断发展、变迁、融合与进步的同时,问题也越来越多,仅仅依靠政府为主导来制定和实施社会福利政策,难免会出现局限性。我国社会工作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为我国社会福利政策的行动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社会工作者除了为福利服务对象提供直接的服务外,还通过介入社会福利政策,为社会弱势群体争取更加适合其需要的社会服务、更加合理的社会政策和资源分配,从而促进社会整体福祉的提升,使社会福利制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儿童社会福利需求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目前儿童福利在政策、机制、社会意识等方面的需求已经超过了单纯物质上的需要,成为制约儿童福利发展的重要因素.构建现代中国儿童社会福利整体框架要从有中国特色的儿童福利理论建设、政策法规制定、专业队伍训练、发展社会性服务团体等多方面着手,将儿童社会福利纳入社会发展建设的总体布局中.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最大的理论创新是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均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成为实现两个目标的核心。现代社会福利制度主要由国家福利、市场福利和社会福利三部分组成,社区福利体系是狭义社会福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10月28日,民政部等16个部委首次发布国家级《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标志2016年成为中国社区社会工作与社区福利体系建设元年,中国城乡社区福利和追求生活质量时代来临,反映中国社会正在由1980年代的“社区服务”,经由1990年代的“社区建设”,进入2010年代的“社区福利体系建设时代”。如何统筹规划、科学设计中国现代社区福利制度框架,如何推进社区福利与幸福和谐社区建设运动成为国家社会政策议程的优先议题。社区福利体系与美好和谐社区既是和谐美好社会与美好生活的基础部分,又是构建美好和谐社会与美好生活的基本途径,还是观察美好和谐社会和幸福美好生活的最佳视角。构建美好和谐社会、幸福和谐社区和社区建设、社区服务活动“不约而同”聚焦社会福利与社区福利制度建设。中国现代社区福利制度框架决定社区服务体系和社区服务中心性质、定位、地位、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3.
西方国家的政党监督,可分为政党之间的监督和政党内部的自我监督.其党际监督主要表现在在野党或反对党对执政党政府的监督,同时,在民主政治理念下,西方国家政党也积极完善党内的民主监督机制.虽然西方各国的政党体系和政党政治格局有所不同,但其政党监督的形式和特点,在西方总体的政党政治环境中,亦呈现出较多的共同性.西方国家的政党监督机制,是西方政治文明的成果之一,对我国政党民主监督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福利思想和政策实践两方面对美国的社会福利政策进行考察,可以发现,美国社会福利政策呈不断扩大和强化的特征。在这一特征下,其社会福利政策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涉及公平、效率等各种不同的政策目标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社会福利服务的完善为老年福利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挑战和机遇。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福利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受该国家和地区文化的影响,我国当前的老年福利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孝亲文化在社会福利体系中的折射。孝亲文化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在几千年的演进和变迁中,其福利功能和价值日益凸显,分别从物质层面、健康层面和精神层面进行延伸,通过福利养老、医养结合和文化养老,进一步挖掘孝亲文化在当代老年福利体系建构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社会福利政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由于失去了土地,丧失了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定完善失地农民社会福利政策就显得迫切和重要。通过征地补偿、就业服务以及基础性福利的城乡一体化政策,将失地农民纳入城市社会福利体系,为失地农民的生活及农村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以公正的视角,从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的理念出发,审视国家、市场和家庭在妇女福利中的角色与作用可以发现,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国家、市场、家庭在妇女福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努力建立政府、市场和家庭合作的妇女福利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政府为何在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同时,实施大规模的反贫困战略与行动?立足于这一战略追问,从社会政策学的视角,回顾、比较早期中西福利制度建设中的基本理念、基本概念与内涵的差异,提炼中国反贫困政策实践中的福利元素,以此理解中国福利制度建设中存在的理念、政策与对象等几大困惑,并在此基础上论述"社会中国"视角下反贫困机制的福利制度建设框架。研究认为:(1)中国的反贫困政策中包含了大量的社会福利元素,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而非社会民主主义的战略安排、中国共产党的"初心"理念、全民参与的政策特征、每家每户的对象特征;(2)从"社会中国"的福利框架对反贫困政策的实践进行理论整合,可以建构以社会公民权为基础的福利理念、具有整合性的跨越地域与身份差别的社会福利体系、以无差别的社会公民身份为识别对象的社会福利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社会福利被视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毒药",成了福利国家的"替罪羊"。在传统社会分配领域,社会福利扮演"分蛋糕"的角色,因而具有消极性。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福利制度面临转型,需要从消极福利向积极福利变革。从社会投资的视角来看,积极社会福利可以促进人力资本的投资,促进积极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政策的形成。本文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分析,提出我国社会福利发展战略的现代化主要包括:在发展原则上,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福利的同步发展;在发展路径上,将儿童和家庭的政策干预作为主要切入点;在发展领域上,要积极地投资于人的能力建设;在发展创新上,通过社会企业实现社会福利发展的新突破;在发展远景上,建立"社会服务国家"。  相似文献   

20.
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和福利国家福利模式的种种弊端,使得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福利模式被世界许多国家选择和实施,我国也不例外。社会福利社会化要求社会各方共担责任,并扮演相应的角色。社会工作教育者“身在处境中,责无旁贷”,故要扮演相应的多元化的角色,即教育者、研究者、政策影响者和实务者等。而要扮演好多元化的角色,需要一定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能力作为前提条件。在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多元化角色的扮演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