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译 《人权》2012,(3):13-15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天下午的情景。”彭燕说,脸上的表情变得沉重起来。“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女孩来到我这里,对我说,如果她的女儿离开这个世界,那她也不想活了。”  相似文献   

2.
“您是王博士吗7我是厦门一位患者的父亲。我女儿要杀掉她母亲!她现在正揪着她母亲的头发,将她母亲拖倒在地板上打,她母亲快被她打死了!求您救救我女儿,救救我们全家吧……”  相似文献   

3.
母亲节的夜     
张国栋 《中国保安》2006,(10):45-46
世上有一位最好的女性,她便是我们慈爱的母亲;世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它便是母亲对孩儿的呼唤。不论年龄与性别,不论国度与肤色,母爱,永远是人类最永恒的主题。对于母亲,孩子们永远有着深深的想念与依赖。虽然孩子长大了终归要远离母亲独自去飞翔,但彼此的思念是扯不断的线,连着母子的心;虽然工作的忙碌使孩子忽略了对母亲的关心与照顾,甚至在节假日也不能与母亲相聚在一起,但是,母子间血浓于水的情感之树却永远常青。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全世界母亲的节日。讲述栏目为此特别推出了几位普通的保安员关于母亲的回想之作,祝天下所有的母亲们节日快乐!  相似文献   

4.
北京人民大会堂,是我和母亲永远的骄傲,是我们宁夏穆斯林民族永远的自豪!因为我的母亲是第一批代表穆斯林民族在人民大会堂工作过的宁夏人。她在人民大会堂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十年,而我寻着母亲的足迹,也在此度过了终身难忘的四年。  相似文献   

5.
忆母     
母亲匆匆地走过60多个春秋,她来不及交待我一句话;甚至来不及留下一声叹息,便永远从我眼前消失了。  相似文献   

6.
我不责怪母亲那善意的欺骗, 她反而让我明白了故乡的月为何总是那么圆、那么亮, 犹如母亲的心永远照耀着我和小妹成长。  相似文献   

7.
人总是这样,当你懂得珍惜青春时,它却永远地逝去了.跨越不惑的门槛,通过生命的中点,丰姿多彩的青春年华,只剩下酸甜苦辣的往事回味.踏上社会之初那是在一九五八年夏,我刚刚小学毕业,就参加暑假突击扫盲活动.我的扫盲对象是一位三十多岁的街道妇女.每天我一去上课,她总是先给我倒上一杯白糖凉开水,然后一边认字,一边扇扇子给我解暑.认完字,她还给我讲一些社会上的风俗人情.三天的扫盲,我并未教会那位妇女多少字,但是我从她那里听到学到的东西却给少年时代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第一次踏入社会时,她给予我人情和温暖,使我永远归心于这个社会,永远热爱这个世界.从此为人民服务再也不是空洞的说教,那位妇女的形象成为人民母亲的化身  相似文献   

8.
风筝     
王安忆 《今日广西》2014,(10):30-30
天下的母亲都爱操心,我妈妈是天下母亲中最爱操心的。在她眼里,儿女全是还没孵出蛋壳的鸡,她必须永远孵着我们。  相似文献   

9.
母亲是地道的农民。在我的记忆深处,母亲骑自行车永远是一幅感人的画面。自行车上的母亲,承载了对儿子无限的爱,折射出一位农村普通妇女对家庭无怨无悔的付出。  相似文献   

10.
那是发生在我小时候的一幕,虽然事态平平,并不惊险离奇,却一直伴随着我的人生,伴随着我在十字路口一次又一次的选择……记得当时我送生病的奶奶到离家不远的一家医院治疗,在医院烧伤科,我目睹到一位双腿被开水烫伤的女孩的救治过程。那位女孩不过十七八岁,听她的母亲说,她正在读高中,成绩棒着呢,求医生用最好的药,不能让她的双腿留下伤疤,往后,她还要穿裙子呢!想想也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要是玉腿上留下疤痕,她要失去的将是夏季里永远的美丽。当班的医生让女孩的母亲扶着女孩走进治疗室,女孩把烫伤的双腿一下子裸露在眼前。那是怎样的一双…  相似文献   

11.
母亲与我的体态较相似,然而除了抽条的时候我穿过她的衣服外,我们俩平常从不换穿衣服,我嫌她的太古板,她嫌我的太张扬。有年夏天晒衣服的时候,我在樟木箱子里乱翻,却在最底层翻出一件宝贝来———一件湖绿色的缎子旗袍。不用说,这是母亲年轻时穿过的,腰身对于现在的母亲来说,已经太小,料子也不再光滑腻软。但是那精细考究的做工,大气顺畅的韵味,却也是现在市场上根本买不到的。我提着那件旗袍,连嘴也合不上,母亲居然有这样的东西,我以为她永远离不了黑白灰蓝的色调,以为她的审美早已定格在过去的某个年月,再也无法吐故纳新。随后我就起了一…  相似文献   

12.
覃振涛 《当代广西》2004,(22):51-52
当一个人全心全意投入到自己热爱的正义事业中,他的生命,不管漫长还是短暂,都会发出绚丽动人的光芒。——题记在宜州市怀远镇38000多人民群众中,杨翠红是一位优秀的女儿;在许多优抚对象的心目中,杨翠红是一名称职的公务员;在亲友同事们的眼中,杨翠红是温和善良、孝顺大方的妻子、母亲和战友;而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她是坚持原则、办事公道、忠厚实干的基层干部。然而,谁会料到,这样优秀的民政干部却突然遭到犯罪分子持刀袭击,经抢救无效而光荣殉职,永远告别了自己无限热爱的工作岗位。那一天,是2004年9月9日; 那一刻,是上午9点10分。这一年,杨翠红刚满45岁。  相似文献   

13.
献给母亲的一本书晓星树伟/图作者肖静是一位母亲,她认识许多年轻的和未来的母亲,这些母亲朋友渴望得到做母亲的知识和经验,因此要求肖静写一本怎样做母亲的书,这就是她的写作动机。我首先读到了她写的这本好书──《完整的女人更具魅力──和姐妹们谈怎样做母亲》。...  相似文献   

14.
她叫甘美卿,一个十分甜美的名字。当她“哇哇”叫着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父母替她起了这个名字,希望她甜甜美美地活上一辈子。但是18年前,她19岁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疾病击倒了她,脊髓空洞症——使她永远地失去了站立的权利,永远地告别了她憧憬的甜美生活。 接下来便是漫长的卧床生涯,但悲剧并未就此结束,厄运又继续  相似文献   

15.
田恬 《世纪行》2007,(3):47-48
前不久,丫姑从乡下打电话来,盛情地邀我母亲带我一道去她们那里看看。丫姑名叫田桂芝,家住湖北省大悟县黎家河,是我母亲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上山下乡时结识的一位村姑,当年和我母亲十分投缘,认她作干姐。我母亲回汉  相似文献   

16.
徐小岩 《黄埔》2010,(2):20-23
2009年11月16日是母亲黄杰的百岁诞辰,在父亲徐向前1990年辞世之后的第17年,母亲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亲爱的母亲虽然已经走了两年多,但是她的音容笑貌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出现在我的睡梦里,许多往事异常清晰地铭刻在记忆中。  相似文献   

17.
罗用龙 《黄埔》2009,(2):30-32
在我还是孩提时,就常听我母亲说,我有一位终身着男装的侠女姑姑名叫罗衡。她1949年随宋美龄去了台湾,因此我没见过她。从她留存给我父母的照片中,我知道她是一位内秀外刚、气质风雅的女性;丰满的身材着笔挺的西装领带,一身男装束,又有了一派潇洒倜傥的名士风度。她送给我父亲罗家模的戎装照,  相似文献   

18.
我对女儿说:贫穷和残疾不是妈妈的过错,妈妈一直在努力。 女儿说:我的妈妈是一位你只能把她消灭,却永远不能把她打倒的人。  相似文献   

19.
母亲的土地     
三十年前的那个春天,母亲把我带到全家仅有的那块三分大小的自留地上,指着旁边的那块同样是三分大小的地,高兴地对我说:"你弟弟命真好,去年刚生了他,今年咱家就添了自留地……"一位中年农妇渴望土地,渴望耕耘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当然,母亲不知道那个春天是积年的坚冰已被敲碎了的春天,更是整个中国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的春天.她六岁的长子,也不知道那块新划拔的自留地意味着什么,当年的懵懂顽童只明显地感觉到,他幼小孱弱的肠胃从那一年起告别了饥饿的滋味,因为添了三分自留地而欣喜不已的母亲的笑脸,是那年春天开放在他心中最美丽的花.  相似文献   

20.
我有三位母亲,所以我很幸福。 一位母亲给了我生命,教我说话,抚育我健康成长。一位母亲给了我信念和理想,为我指明了人生的方向。还有一位母亲,在我痛苦无助时,给我关爱和力量。前二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