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文学消费观念的转变,饱受争议的"打工文学"逐渐被社会及主流文坛认可乃至肯定。从称谓的改变、成立产业工人作家组织、城乡二元体制下外来青年产业工人的写作探索与尝试、精神引领到主流文坛关注,都凸显出"打工文学"和"打工文学"作家的更新换代。新产业工人文学新潮,也诞生了新文学群体。本文从全国的视野框架中去思考,从文学庞大人群的文学消费基数去考量青年产业工人这一新文学群体,探寻这一新文学群体的来源、身份特征及其草根写作,以证其生命力、社会影响力以及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谭梅 《求索》2012,(8):158-159,96
20世纪上半段各个历史阶段,中国现代文学都有表达时代精神的主流话语。主流话语对作家来说,既是思考的出发点又将成为思考的限制。本文以20世纪40年代诗歌创作为例,试图对中国现代文学主流话语模式外的个体言说作一些思考。一般来说,主流话语常常以压倒性的优势,习惯性的削弱乃至遮蔽个体言说,导致我们对问题认识不清。因此,当时代主流话语以集体性、连续性的方式或明显或隐蔽的干涉着诗人的个体写作的时候,诗人应该坚持个人的生命经验、主动"疏离"时代主流。这样,才能免于成为空洞的主流理念的牺牲品,才能在保持文学所应有的先锋、独立、想象等艺术品质的同时,与主流话语构成理性而有效的对话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黄婷  吴培显 《求索》2012,(12):117-119
"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以文坛生力军的姿态站在了中国当代文坛的最前沿,其中许多作家都经历了创作上的转型。余华、毕飞宇是其成功转型的突出代表。这种转型主要表现在从否定式创作姿态到建设性的求新求变、从"反传统"崇尚到"立足本土"的意识自觉、从"惯性写作"到超越性的可持续写作等方面。他们秉持恒定而高迈的文学理想,在立足本土的经典情怀与市场化时代大潮的双重选择中寻求到了某种平衡,不断在文化积淀、思想深度以及把握历史和现实的气度上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现代女作家陈学昭创作风格的形成,探讨女性写作在现代文学史上成长的可能性空间,事实证明,女性写作是在一种被男性文学叙事规约和询唤的美学潮流的引领下进行的,适应并不断复制主流话语,是在文学场域得以生存的条件,除此之外,似乎别无他路。陈学昭的创作只有适应主流叙事的那种被界定为清丽温婉的美学情调得到了认可,而作品里独特的、鲜活的、可以触摸的生命意志被遮蔽掉了。对于一个并不自主的制度化场域来说,文学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独特关系,使得陈学昭一类的作家缺少必要的写作空间。  相似文献   

5.
创意写作学将写作活动的本质定义为创意活动,同时确立读者接受/文化消费意识,建立文化产业研究这一新生研究极,确认创意写作通过专业培训培养文化产业核心从业人员的目标。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新模式、文化产业化发展新需要、国际文化产业竞争新格局及高校文学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要求,促新型创意写作学学科的诞生。创建中国化创意写作学学科必须打破"作家不能培养"及"写作学没有学问、无需学科"的"中文系偏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创意与写作、文学性写作与非文学性写作及分体写作深化研究的问题,开拓创意习得和读者接受两个新视野,并加强"自我发掘"、"文类成规"等基础理论研究,确立新型学科理论体系,加强创意写作教育教学制度创新和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6.
图腾崇拜是一种最原始的宗教形式。"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 tem",意为"它的亲属"、"它的标记"。原始人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与某种动物具有亲缘关系。于是,图腾信仰便与祖先崇拜发生了关系,某种动物、植物便成了这个民族最古老的祖先。例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便成为商族的图腾。图腾与氏族的亲缘关系还常常通过氏族起源神话和称呼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综合创意写作工作坊"三位一体"的属性,西方学界关于工坊的研究集中在三个维度:导师维度——工坊导师身份定位研究;参与者主体维度——六类创意写作工坊与多元化目标定位研究;内容维度——工坊创作论和创意论研究。以上三个维度,呼应的是工坊"谁来教"、"谁来参与"、"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重要议题。对标西方创意写作工坊研究的经验与前沿动态,建构创意写作工作坊中国化体系,应加大创意写作师资培育,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的驻校作家制度,研发中国学派的创意写作理论系列教材,开展跨学科、跨媒介的创新实验,建设面向不同受众的"创意写作社会化系统"。  相似文献   

8.
家族观念可能是某些家族组织的粘合剂。它会发挥某种范围、某种程度的社会整合作用,但是由于它的狭隘和自私,它始终不能成为现代社会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发生于基层的群体事件并非单一的群体性质,相当多群体事件都具有"群众性",形式上为"群体"事件,实质则为"群众"事件。"群众"是人民,是大多数,是执政基础,是国家主人,是"人民主体地位"的实践性表现;"群体"则不带有属性判断,单指因某种关系而聚集起来的人群,强调的是参与的绝对数,不一定是大多数,更不一定是主流和主体。"乌坎事件"是一起典型的"群众事件",是基层民主诉求的一种激烈表达形式,是群众对基层干部施政质量的一种"负反馈",带来了很多宪法与法律问题的新拷问。  相似文献   

10.
代表弱势,融入主流坚持跟进大局。残联作为残疾人的代表组织,其历史使命是通过履行自己代表、管理、服务的三大职能来实现残疾人融入主流社会的目标。在这个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残疾人事业与国家大局的关系。一是要深刻认识发展残疾人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社会总是在成熟到了能够提出和解决某种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利用童心引诱孩子逼迫父母购买某种产品,是不道德的 ☆广告所渲染的贪婪、嫉妒、霸道的儿童形象,是对主流文化的亵渎  相似文献   

12.
当前,闽台宫庙之间的交往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既有祖庙和分灵宫庙之间的"分灵—进香—巡游"关系,同祀宫庙之间的联谊关系,地缘宫庙之间的交陪关系,也有某种特殊缘分导致的交往关系。首先,闽台庙际交往的多重形式是闽台民众在边陲环境下模仿中华主流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使得中华主流文化在闽台地区流传不息;其次,闽台庙际关系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现的,庙际关系的多重性实际上反映的是闽台民众交往的频密性;再次,庙际关系网能够带来社会资本的生产,闽台庙际关系的多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宫庙积极投资关系网的行为促成的。  相似文献   

13.
"80后"写作是以写作为主要表达形式的一种青少年亚文化,是青少年对隐蔽价值观与社会结构、社会期待之间的矛盾产生的消极反应。社会的焦虑、"80后"的混合价值观和"80后"写手的消极反应是"80后"写作这一青少年亚文化现象生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创意写作是一门兴起于英语国家的新型学科,全民化属性、为全民的使命以及专业化的写作教育与人才培养途径,构成它与传统写作的根本不同。百余年来,它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各种方式的发展,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与包容力,但关于它的认识也存在巨大争议。文章在跨学科、长时段与全球视野下,重点考察创意写作的学科理念转变以及在写作规律研究、人才培养目标调整、教学模式改革等诸方面创新的专业化人才培养途径,探索"写作可以教学""作家可以培养"的奥秘,加深理解作为创意和写作教育的学科属性,并以此为参考,探索中国创意写作学科进一步深化和高校新型中文写作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理论旅行的视角看身体写作在中国的旅行,主要考察身体写作进入中国后其概念的浮动、窄化与泛化,认为,中国个人化写作、私人叙事中的"身体写作"不单是一种文学创作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中国社会身体、身体问题浮出地表的症候,最后,对身体写作在中国旅行的遭际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后亚文化语境下,亚文化与主流文化间的风格、抵抗、收编等对应关系与模式都发生了变化,网络呈现出多元的文化图谱,文化互动、融合的过程中充满张力。"90后"甚至"00后"亚文化群体对主流文化、传统文化并不是完全排斥与抗拒的,只是需要以他们的方式表达才能产生共鸣,因此当《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传统纪录片节目遭遇二次元文化B站,传统文化基因与互联网文化基因发生碰撞,传统文化在二次元的解构与建构中,产生了奇妙的文化融合,主流文化经历了一场文化裂变,在网络化的过程中被赋予新的内涵。在社群化传播的效应下,亚文化形态进入主流文化是对主流文化进入网络的一次文化逆袭。这对文化内容输出者重新思考平台及传播将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正>写作这本书的动力是愤懑,一个超龄愤青的双重愤懑之情。愤懑之一是对中国教育到这步田地,搞成这副模样;之二是目睹管理者解答中国教育困境之弱智。情感的驱使,令笔者在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下毅然上路,经暑期三个月的恶补,在2010年9月开设了"批判的教育社会学"课程。批判是一个异类对主流不可或缺的态度,但思想锋芒岂在名号,课程名称初拟"教育社会学"。却因学校已开设"教育社会  相似文献   

18.
高瑞春 《思想战线》2003,29(4):47-50
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在坚持现实主义主流话语的前提下,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也呈现出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表现出不确定性、消解中心、消解宏大叙事、玩弄文字技巧等后现代主义写作原则。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月10日,由上海大学文学与创意写作中心与长江文艺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民族叙事的新状态——黄向辉小说新作《背着你飞越江河》研讨会"在上海大学召开。会议由上海大学文学与创意写作中心主任葛红兵教授主持,与会专家分别从题材、叙事、主旨、风格  相似文献   

20.
李旺 《理论月刊》2013,(1):68-72
"十七年"文学中的"工农兵业余作者"写作,与一九四九年之前中国左翼文学传统及苏联文艺政策有着紧密联系。"十七年"时期,"工农兵业余作者"写作进入完全实践的阶段,产生了样本作家与作品。在"业"与"余"和"公"与"私"之间进行是非判断,是"十七年"期间文艺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培养、管理"工农兵业余作者"的核心标准,而这一标准源自于对一种无产阶级文艺与资产阶级文艺对垒的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