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民 《党政论坛》2008,(18):34-34
人在倒霉时最清醒。胜利时容易冲昏头脑,也是人之常情。“人生得意须尽欢”,面对美酒、鲜花、掌声、喝彩,就忘了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拿破仑在率领大军翻越阿尔卑斯山时,骑在马上狂妄地大叫:“我比阿尔卑斯山还高!”而兵败滑铁卢被流放到荒岛上后,他万念俱灰,痛不欲生。思前想后,他的头脑终于清醒了,他深刻反思说:“好长时间没和士兵一起喝汤了。”  相似文献   

2.
一位二十几岁的青年人,在交通稽查岗位上被不法歹徒连砍9刀,曾一度生命垂危。当他从死亡线上挣扎过来的时候,仍然痴心不改。他说:“为了交通稽查事业,我已经‘死’过一次。伤好之后,我还要干稽查。”这是他——  相似文献   

3.
《民主》1999,(3)
有一个草菅人命的腐败分子说了一句话,涉及医院,他说“医院哪有不死人的,医院里死人是正常的”云云。在这种人眼里,无所谓责任事故,更无所谓草菅人命,死了就死了,什么正常不正常,我说正常死亡就是正常死亡,有什么好罗嗦的!在这里,大家容易忽略的,恰恰是医疗事故造成的伤残乃至死亡——也是一种非正常死亡。医疗事故不是今  相似文献   

4.
这样的奉献     
英国的一位老太太,她有三个儿子,老大决定当一名志愿者教师,到非洲去办学校,不幸被土著给杀了,老太太非常伤心。二儿子对她说:“妈妈,大哥死了我很难过,但非洲那些人好可怜,他们没有文化,您让我再去哥哥原先办学的地方,替他完成未完成的教育使命,好吗?”老太太点点头答应了。不久,传回了坏消息,二儿子也殉职了!同样的要求被三儿子提了出来。但过没几年,老三也死在土著的手上。三儿子的遗体运回了英国,就在追思礼拜上,老太太脱稿说了一句话:“我好后悔!”全场的人似乎也都可以体谅她的难过与不舍,岂料,她接着说:“我为什么没有第四个儿子呢!…  相似文献   

5.
李会贤 《各界》2014,(11):91-91
父亲在世时常说:“做人,允许说错话,但不能说假话;可以做错事,绝不能做坏事。”这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我们哥儿几个常跟他辩论,错话假话、错事坏事都不好嘛,能有多大区别呢?父亲说,你们慢慢去悟吧!  相似文献   

6.
《党政论坛》2013,(14):26-27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开国上将张爱萍是比较突出的一位。功勋卓著自然是一方面,但不是主要的。毛泽东说他:“好犯上!”叶剑英说他:“浑身是刺!”邓小平说他:“军队中有几个人惹不起,你张爱萍,就是一个!”这三句评价,立体地呈现出张爱萍的品质与性情,这在我国高层政治生活中是异乎寻常的,更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7.
唐绍仪每到总统府,袁世凯的侍从宫们议论纷纷:“唐总理又来欺负我们总统了。”袁怀疑“唐挟同盟会以自重,有独树一帜之意”。他多次暗示唐“有所为,有所不为”,劝唐退出同盟会。唐斩钉截铁地回敬说:“宁愿不当总理,断不牺牲党性。”袁世凯酸溜溜地对唐说:“少川,我老了,你来当总统吧!”  相似文献   

8.
王文耀  王保春 《各界》2010,(1):19-21
1989年9月20日,是一个阴雨天。忙了一天的王保春拖着疲惫的身子下班回家,到家休息了片刻,刚拿起碗吃饭,突然电话铃响了,他放下碗去接电话,听对方说完,他放下电话自语道“怎么会呢?”老伴忙问怎么回事,他说了几句。老伴说:“那你和王文耀快去看看吧!”  相似文献   

9.
胡笳清清 《各界》2010,(4):33-33
相传,猎人海力布因搭救了龙王爱女性命,龙王奖赏他一个能听懂动物言语的蓝宝石。有一天,他仍然到山里打猎,忽然听见一群飞鸟议论说:“我们快到别处去吧!明天这里附近的大山都要崩裂,涌出的洪水,泛滥遍野,不知要淹死多少野兽哩!”海力布就迕紧跑回村庄,对大家说:  相似文献   

10.
原盐城市委宣传部长、市委副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祁崇岳栽了:因贪污受贿数额巨大,被判有期徒刑 18年。与不少贪官不同的是,“出事”后他没有用“放松了世界观改造”一类的话替自己开脱,而是说:“人家上门送礼,如果拒绝,就是脱离群众,会使人民失望。” 在祁崇岳没“出事”前,其妻曾警告他:“你迟早会死在这些人 (送礼者 )的手里 !”他却说:“这都是基本群众……要密切联系群众嘛 !”不难看出,他的“群众观”确实很牢固。而他密切联系的,不是私营业主,就是工程包工头;联系的方式,则是权钱交易。显然,祁密切联系的不过是些…  相似文献   

11.
张振元 《党政论坛》2011,(21):63-63
过去人们总是说:“这个人表现这么好,可能他就是共产党员!”可见群众把共产党员和最好的人是划了等号的。但到了如今,让一些党内的蛀虫、腐败分子闹得,有人甚至说出了“洪洞县里没好人”的气话。尽管好党员、好书记、好领导、好带头人为数众多。  相似文献   

12.
秦湖 《党政论坛》2013,(6):62-62
保罗盖蒂是上世纪60年代的世界首富,有着“石油怪杰”的美称。有一次,盖蒂要选拔一名助理,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有三人入选。由于他们的能力都很不错,盖蒂难以抉择。犹疑之间他把玩着一把钥匙,对人事主管说:“助理人选下次再定吧!我马上要去参加一个投标会。”  相似文献   

13.
古往今来,当官的毁在“身边人”手里的人不少。《聊斋志异》里就有则故事,讲的是邹平县令李匡九,为官清廉又明察,从不贪污,判案准确,但手下的小吏、门房都受贿,他却蒙在鼓里。有一次,一个富翁被别人诬告,便去求县衙的门房想法子。门房说:“李县令要你送二百两银子来,包你没事。”那富翁急忙拿来一百两银子。门房又说:“一百两只是个半数,只怕县令不会答应。这样吧,你跟我来,看我对县令说了后,他的态度如何?”  相似文献   

14.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因不堪忍受离婚再娶的父亲对自己的冷淡及对同父异母弟弟的溺爱,举刀捅死了7岁的弟弟,他说“我要让爸永远心痛”。在供认之后,他特地提出两个条件,一是不要把他杀人的事告诉妈妈,二是不能让老师和同学知道。说完他轻松地问:还有事吗?没事我想回学校了。这个让人既气愤又心酸的少年,竟不知道他已经犯了罪,他也不知道,在他17岁的花季里,等着他的将是漫长的牢狱生涯。还有两个18岁的高中生,为抢一双“耐克”鞋就对一位行人亮出了凶器,因此被判刑人狱。主管部门提供的统计数字表明:近年来的刑事作案人员中,14…  相似文献   

15.
一位高僧问一年轻人:“你的理想是什么?”年轻人答:“成为人上人。’:高僧听后对他说:“你这不是理想,是欲望!”  相似文献   

16.
管仲举代     
管仲卧病,齐桓公前去探望,忧心忡忡地说:“先生病成这样了,这可怎么办呢!先生一旦不测,我该把国事托付给谁呢?”管仲问:“您打算托付给谁?”桓公答道:“只能是鲍叔牙。”管仲说:“这恐怕不行。鲍叔牙为人清雅,品格高尚,的确是一位贤良方正之士。但他有个不足,对于不如他和他所看不起的人,不怎么亲近;一旦听到别人的过错,长时间会记在心上,不大能容人之短。让他这样的人身居相位,处理起问题来,免不了上下都会得罪人。这样一来,他就干不长久了。”桓公问:“那么谁合适呢?”管仲说:“如果非要让我推荐的话,我看隰朋可…  相似文献   

17.
加密生命     
若按70岁计算,人生也不过两万五千多天,可是我还是要“计算”: 去年春节,有一位朋友问我一个问题,并要求我不假思索地答出。他说:“人的一生有没有5万天?” 我说肯定有吧。我想,5万元钱一天就可挣回,一天也可花掉。人的一生岂能没有5万天?可朋友说:“否。”  相似文献   

18.
黄辉 《瞭望》2000,(14)
某市召开国有企业脱困经验交流会,一位厂长的发言最简短,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最深刻。他说,他当厂长三年来,三次驳了上级领导的“面子”。第一次,领导对他说,某某企业生产原料枯竭了,你们把它兼并过来吧。第二次,领导对他说,某某企业资产负债率太高了,你们给担保向银行贷点款吧。第三次,领导对他说,某某企业破产了,你们给安置几名工人吧。这三次他对领导的回答是同一句话:“你们可以免我职,但不可以让我做这件事。” 乍一听,这位厂长的发言似乎不是什么经验,可细一想,这是非常独到的经验。据笔者所知,有些国有企业本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暗示力     
一天,史瓦布先生去厂房巡视,无意间发现一伙工人正围在墙角抽烟,而墙上却明确地写着“严禁烟火”4个大字。他强压着心头的怒火,并没有对他们当头棒喝,而是悄悄地走过去,给每个人都递上一支烟,然后才若有所指地说:“走,大家还是到离厂房远一点的地方抽吧!”  相似文献   

20.
暗示力     
陈书凯 《党政论坛》2011,(20):28-28
一天,史瓦布先生去厂房巡视,无意间发现一伙工人正围在墙角抽烟,而墙上却明确地写着“严禁烟火”4个大字。他强压着心头的怒火,并没有对他们当头棒喝,而是悄悄地走过去,给每个人都递上一支烟,然后才若有所指地说:“走,大家还是到离厂房远一点的地方抽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