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945年2月11日,在克里米亚南端小城雅尔塔的列瓦基宫,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邱吉尔、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在《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协定》(即雅尔塔协定)上签了字。此前,斯大林拒绝了邱吉尔请蒋介石参加会议的建议。但这个协定中关于苏联参加对日本作战的条件,涉及到了中国,其内容主要是:外蒙古现状(后称蒙古人民共和国)将予保持;大连应列为国际港,苏联在该海港内之特别权益将予保障,苏联并得恢复租借旅顺港为其海军基地;中长铁路将由中苏合组之机构共同经营。“雅尔塔协定”中还写道:三国确认,上述外蒙古、旅大…  相似文献   

2.
雅尔塔协定的正式称谓是《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协定》,它是由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邱吉尔、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于1945年2月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一个小城雅尔塔签定的。当时的中国政府领导人蒋介石被拒之门外。  相似文献   

3.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决战的时刻,旅顺口的历史也书写了令世人瞩目的浓重一页。2月4日至11日,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邱吉尔、斯大林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其间签定了《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协定》,其中,有恢复租借旅顺港为苏联海军基地等条款。8月14日,国民党政府接受了雅尔塔秘密协定的条件,同苏联政府签定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其附件《关于旅顺口之协定》(以下简称《条约》和《协定》)。《协定》规定,“为了加强中苏两国之安全,以防制日本再事侵略起见,中华民国同意,两缔约国共同使用旅顺口为海军根据地。”按  相似文献   

4.
闻名的旅顺口1945年。收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决战的时刻,旅顺口的历史也书写了今世人瞩目的浓重一页。2月4日至11日,羟、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签订了《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协定》,其中有恢复租借旅顺港为苏联海军基地等条款。8月14日,国民党政府接受了雅尔塔秘密协定的条件,同苏联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其附件《关于旅顺口之协定》(以下简称《条约》和《协定》)。《协定》规定,“为了加强中苏两国之安全,以防制日本再事侵略起见,中华民国同意,两缔约国共同使用旅顺口…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1945年8月8日,苏联“履行在战败德国3个月后,参加太平洋战争的诺言”,对日宣战。然而,它履行其诺言的过程却步履维艰。1945年2月在苏美英三国首脑雅尔塔会议上,苏联作出了在德国投降3个月后参加远东对日作战的承诺。雅尔塔会议后,在关于苏联参战的具体时间问题上,苏联领导人多次表示过,对日作战的时间要由中苏谈判何时能够圆满结束来确定。5月,斯大林对来苏访问的美国特使霍普金斯说,参战的具体时间将视雅尔塔秘密协定的执行情况而定,而雅尔塔秘密协定的有关条款则须经蒋介石同意。“假使蒋接受他的政治要求,那末红军…  相似文献   

6.
王炳毅 《世纪桥》2005,(1):24-29
1945年2月初,黑海之滨的克里米亚半岛上戒备森严,在雅尔塔松林深处的斯人林别墅中举行了美、苏、英三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的圆桌会议。共同商定战争结束后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等问题,签订了著名的“雅尔塔协定”,当时是绝对保密的。其中相当重要的一项条款便是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至3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然而,在日本高层,  相似文献   

7.
60年前,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的支援下,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参加对日作战,是太平洋战争后期短暂的一段历史。显然苏联出兵东北存在其政治目的,并且在出兵中国东北的过程中存在军纪不严等问题,但这一事件对加速日本投降和对日后中国解放战争胜利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聚会雅尔塔,雅尔塔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讨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问题。《雅尔塔协定》主要内容如下: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的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  相似文献   

8.
台湾问题本属中国内政。但由于美国长期插手,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使得台湾问题成了中美关系发展的关键。 一、美国对台政策充满私心 二战后期,1945年2月21日,美国在签订《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协议》(即《雅尔塔密约》)时,为划分势力范围,慷中国之概,牺牲盟国利益,支持斯大林蒙古独立主  相似文献   

9.
1945年,是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恶魔的一年。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浴血奋战14年,终于驱逐了日寇,位列世界反法西斯大国,却依然遭受美苏两大国的摆布。因为中国是战胜国中的弱国。1945年2月.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邱吉尔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上雅尔塔举行三国首脑会议。会议的议题之一是讨论远东战局。对此,三国首脑商定,苏联必须在法西斯德国投降之后三个月之内参加对日作战。美、英两国为了促使苏联参战,就想方设法满足苏联在远东的利益。苏联的具体要求早在1944年底已经透露给美国特使哈里曼了。在雅尔塔…  相似文献   

10.
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苏联克里木半岛雅尔塔原沙皇的夏宫里,美、英、苏三国首脑举行了会议,史称雅尔塔会议.主要计论如何尽快战胜德国,苏联出兵对日作战和战后世界格局等问题。三国秘密签订了一个《雅尔塔协定》,以牺牲中国主权来换取苏联出兵对日作战。  相似文献   

11.
《先锋队》1995,(Z2)
周恩来谈雅尔塔协定和斯大林给毛泽东的电报1967年4月,周恩来在北京和越南总理范文同会谈时,谈及1945年先后发生的两件事。"雅尔塔协定"和斯大林给毛泽东的电报。周恩来说: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美国支持蒋介石。那时,苏联打得损失很大,签订了雅尔塔协...  相似文献   

12.
苏联提出要在旅顺建日俄战争纪念碑 1945年2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了换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打击日本侵略者,提早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苏联雅尔塔和斯大林一起签署了一份秘密协定:打败日本后,将原来由日本人占领控制的中国旅顺交给苏联,苏联享有使用旅顺港30年的特权。这一协议是背着当时的中国国民党政府签的。  相似文献   

13.
1945年2月,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雅尔塔达成秘密协定,以归还苏联在旅顺的特权为条件,换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到了1949年初,国民党的失败已成定局。斯大林表示,一旦对日和约签订,美国从日本撤军,苏联就从旅顺撤军。如果共产党希望苏联立即撤军,莫斯科将照办。  相似文献   

14.
1945年2月,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雅尔塔达成秘密协定,以归还苏联在旅顺的特权为条件换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协定有效期为30年。时过境迁,1949年初,斯大林表示,如果中国共产党希望苏联立即  相似文献   

15.
1945年2月初,黑海之滨的克里米 亚半岛上戒备森严,在雅尔塔松林深处 的斯人林别墅中举行了美、苏、英三国 首脑罗斯福、斯人林、丘吉尔的圆桌会 议。共同商定战争结束后如何处置战败 国德国等问题,签订了著名的"雅尔塔 协定",当时是绝对保密的。其中相当重 要的一项条款便是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 至3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然 而,在日本高层,不少军政头目并不知  相似文献   

16.
50年前,联合国诞生了,这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上一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事件。中国共产党的代表董必武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制定联合国宪章的会议,并在宪章上签了字。 中共中央为和平 大业据理力争 1945年2月,苏英美三国首脑斯大林、邱吉尔、罗斯福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会议,发表了联合声明,决定,为建立一个一般性的国际组织,以维护和平与安全,定于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中、苏、英、  相似文献   

17.
斯大林:"如中方不签约,苏联就不好出兵." 1945年2月下旬的一天,蒋介石在他的重庆公馆里踱来踱去,正为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队连连失利而心情烦躁.恰在这时,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发来一道密电更使他惊得目瞪口呆.密电说:"本月上旬,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召开的美、英、苏三国首脑会议,对外公布是专门讨论欧洲战事,实际上是针对亚洲对日作战的事进行磋商,并订有极不利于中国的机密条约.美、英两国为了换取苏联出兵对日作战,在斯大林的强硬态度下妥协屈服,其要点为:一、承认外蒙独立;二、大连开为国际商港,苏联有优惠权利;三、苏联租赁旅顺为海军基地;四、中东、南满铁路由中苏共管."  相似文献   

18.
1945年,斯大林通过雅尔塔会议关于远东问题的"秘密协定"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确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对华政策。他选择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结盟,以实现苏联在华的一系列现实利益。1949年初,以米高扬秘密访华为标志,斯大林将对华关系的主要对象由国民政府转向中共,开启了同中共结盟的进程。二战后初期,苏联与中共在中国东北层面的互动以及由此形成的战略性关系,是斯大林1949年初重新思考对华政策的基础与起点,使他更愿将中共视为苏联在华利益的新支点与合作伙伴,迅速完成了对华政策的调整。  相似文献   

19.
组建后勤机构 1945年8月8日,苏联履行雅尔塔协定对日本宣战。8月9日,就在苏联出兵的当天,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遵照中央的指示和朱德的命令,八路军、新四军主力部队约11万人,干部团(队)约2万人迅速挺进东北。  相似文献   

20.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苏联空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近年解密的俄国档案材料,讲述了苏联空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空战的情况。毛泽东决定:在没有苏联空军援助的困难条件下,中国军队依然按原计划赴朝作战。此后,斯大林亦改变了观望、等待的立场,1950年11月初,苏联空军便投入了朝鲜空战,并陆续将作战半径从中朝边界前伸到清川江一线,斯大林甚至答应让苏联空军部队进驻朝鲜机场。苏联空军在朝鲜西北部地区的空战中占据了优势,有效地保护了中朝军队的后方补给线。但是,斯大林始终掌握着一条他最初制定的原则,即不允许苏联空军在前线协同中国军队作战。斯大林担心的是美国知道苏联直接参战后会激化美苏矛盾,而美国尽管已经掌握了苏联参加空战的情报,也佯作不知以避免引起战争升级。正是华盛顿与莫斯科的这种默契,使苏联空军参加朝鲜战争的历史真相沉寂了4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