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正 《党史纵横》2010,(7):26-27
如果说"鸟巢"、"水立方"是北京奥运会众多宏大场馆中的经典之作,那么,中国馆则是上海世博会乃至当代中国的象征。不同于众多"舶来品",中国馆完全由广州、北京、上海三地的中国设计师规划设计。姚建平,"上海世博会事物协调局上海世博会工程建设指挥部中国馆项目部经理"。  相似文献   

2.
《新长征》2012,(7):32-32
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适应中国近代革命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1920年初,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开始酝酿建党的问题。在法国留学的蔡和森则明确提出应该建立"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下,上海、北京、武汉、广州、长沙、济南等地的先进知识分子,建立了党的早期组织。  相似文献   

3.
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等中共"一大"资料同存于共产国际档案库中的《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的报告》(以下简称《重庆报告》)显示,91年前的3月12日,重庆成立了共产主义组织。其诞生时间,早于北京和上海等地中共早期组织,可至今鲜有系统研究,留下迷雾重重。  相似文献   

4.
毛胜 《学习导报》2012,(7):48-50
1957年3月17日,毛泽东乘专列离开北京,前往杭州。在途中的天津、济南、南京、上海,他4天内接连发表了4场演讲,主题都是"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在毛泽东看来,这个他在2月27日最高国务会  相似文献   

5.
上海18家在深企业的党组织联合建立了上海在深企业党建联席会议,通过组织共建、党员联管、活动互助等方式,整合利用上海在深单位党建资源,探索了"在外"基层党建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6.
接管上海     
张励 《红岩春秋》2010,(2):18-22
接管上海,既是中国革命真正由农村进入城市的历史标识,又是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共产党能否在城市站住脚并管理好大城市的焦点所在。在接管上海这座远东最大的城市时,我们党精心筹备,从解放到接管,创造了基本上工厂不停工、商店不停市、学校不停课等一个又一个奇迹,完整地保全了上海,粉碎了"中国共产党管不了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共产党维持不了3个月"的谰言,为上海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近期,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市民突然发现,一向作为炒菜配料的大葱突然价格高涨,一些市民反映花10元钱仅能买到两根大葱。涨价后大葱的风头甚至盖过肉禽和鸡蛋,一度成为餐桌上的"主菜"。10块钱,2根葱。这在2010年等葱价暴跌的年份看,实在是痴人说梦。在2012年,却成为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赵凌云 《学习导报》2011,(13):15-16
荆楚大地,人杰地灵。远古以来,楚人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创造了辉煌的楚文化。晚清张之洞推行的"湖北新政",辛亥首义,标示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方向。当中国历史跨入现代,1920年,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即宣告成立,这是中国继北京、上海之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创立的6个早期组织之一。1921年7月,董必武、  相似文献   

9.
论北京精神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实践的基础上概括出了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主要内容的"北京精神"。"北京精神"是北京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成果。"北京精神"不断深入人心2011年11月2日,"北京精神"正式发布。"北京精神"是北京这座伟大城市的精气神,是全市...  相似文献   

10.
正月 《红岩春秋》2011,(2):12-15
20世纪的中国历史,已经永远镌刻上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功绩。迄今为止的十七次代表大会,革命、建设、改革的足迹一步步如此清晰。回首一望:上海望志路,南湖红船;北京、上海、长沙、武汉、广州、济南;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董必武……一串串光辉的名字与中共"一大"紧密相连。90年的苦难与辉煌就从这里发端!  相似文献   

11.
伺母日记     
余秋雨 《党建》2013,(1):56-58
字字真情的日记,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余秋雨。●2012年11月18日九旬老母病情突然危重,我立即从北京返回上海。几个早已安排的课程,也只能请假。对方说:"这门课,很难调,请尽量给我们一个机会。"我回答:"也请你们给我一个机会,我只有一个母亲。我这门课,没法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怀来县充分发挥紧邻北京的区位优势,本着"对接首都、项目聚才、柔性引智"工作理念,大力实施"首都人才引进"工程,用活用好北京人才智力,辐射吸纳1200多名来自北京的博士、硕士等高端人才参与怀来经济建设。2013年,全县实施与京合作项目44个,引进资金45亿元。兴建高科技园区,用活北京创新创业团队。紧紧抓住首都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以"打造距首都最近、环境最优的开发区"为目标,在距北京最近的东花园区建立新兴产业示范区,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是中国20世纪的第一位伟大人物。陈毅在少年时代就非常崇敬孙中山,他到法国勤工俭学之前,在上海速读《孙文传》,深深地为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思想所感动。陈毅回国后,辗转到北京,又从北京来到重庆,先后在西山、故宫与合川,三次参加祭悼孙中山的活动,留下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佳话。  相似文献   

14.
"三农"工作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不同时期,"三农"工作的任务和要求不同。近年来,上海"三农"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为适应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要求,上海的"三农"工作必须进一步深化研究相关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创新提高,在更高层次上推动"三农"各项工作新发展,为全市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政策解读     
产业升级:增强首都经济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北京"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的产业发展方向,以提升产业素质为核心,着力打造"北京服务"、"北京创造"品牌,显著增强首都经济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北京园林职工“文革”中保护文物纪事董建华,于蓟华古都北京名胜古迹众多。由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玲珑精巧的私宅园囿、历史悠久的坛庙寺观等构成的风景游览地遍及古城内外。"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些名胜古迹无疑成了红卫兵"破四旧"首当其冲的目标。眼见珍贵的文物古...  相似文献   

17.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回忆往事,历历在目。自1952年被调到北京,我先后在北京地质学院、市地质局、市科委等单位任职。这期间,我边学边干、刻苦钻研,坚持"艰苦朴素创伟业、赤胆忠心为人民"的宗旨,为北京的地质和科技工作奉献了自己最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山西榆次区借鉴上海长宁区"凝聚力工程"的经验,开展了以"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为主要目标的"凝聚力工程"。实践中,通过构建"1+2"基层党的组织结构,大规模开展访谈活动,推行网络化管理,重民生、办实事,以发展"凝聚人心"等做法实施"凝聚力工程"。"凝聚力工程"带给我们以下启示:一是必须与时俱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二是必须"以人为本"创新党建工作的方法;三是必须持之以恒,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9.
蔡赴朝 《前线》2011,(2):9-13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更高的标准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的重要一年。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市委要求,做好今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对于实现首都"十二五"时期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相似文献   

20.
"人人都说江南好,我说边疆赛江南。" "送你一束沙枣花,塔里木来安家。" 这是20世纪60年代每位上海支边知青都会吟唱的两首歌曲中的歌词。上海支边知青拜别父母,远离家乡,来到天山南北,屯垦、戍边、安家。几十年过去了,他们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奉献了青春,奉献了终身,贡献了他们的聪明和才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