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汪兵 《北京党史》2020,(1):22-27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学界关于李大钊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丰富了对于李大钊及其思想的认知。其中,张静如在李大钊及其思想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成果所凸显出来的学术理念,在整个国内李大钊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方法论价值。他关于李大钊研究的方法论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重视李大钊研究内容的全面性,不断拓展李大钊研究的领域;关注李大钊研究的学术史工作,考察李大钊研究的历程及成果;强调李大钊研究问题的学理性,夯实了李大钊研究的基础;着力培养研究人才,实现了李大钊研究的传承创新。  相似文献   

2.
本文遵循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原则,从学术史反思的角度,针对研究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对李大钊研究的深入发展作出新的思考。主要内容包括: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传统、李大钊与中国的社会主义、李大钊与五四新文化、李大钊"民"思想的深刻内涵、李大钊研究的学术史探究。  相似文献   

3.
张静如与中国的李大钊研究——写在张先生七十华诞之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如先生是中共党史研究大家。在50年代,张先生即出版第一部李大钊研究专著,是中国李大钊研究的开创者。张先生是70年代末恢复李大钊历史地位的首倡者,80年代以来开拓李大钊研究新局面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带动了国内外李大钊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五年来李大钊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4年李大钊诞辰105周年的近五年来,国内共发表研究李大钊的论文近120篇,这些论文除了承袭前人继续探讨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民主主义思想、哲学思想及李大钊与传统文化外,还深入拓展了李大钊的军事思想、社会学思想、史学观、统战理论等领域,同时对他的生平事迹也作了更为详尽的考证。为使研究李大钊的学者能便捷地了解关于李大钊的研究动态,本文就近五年来的李大钊研究作一个综合性的介绍,并以拙文纪念这位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李大钊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大钊作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多年来 ,一直是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研究领域的重点人物。近几年来 ,在史学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 ,李大钊研究又有了长足的进展。今年 1 0月 2 9日是李大钊诞辰 1 1 5周年 ,本文拟就近 4年来的李大钊研究情况作一综述。一长期以来 ,以文化的视角来考察李大钊的思想及其活动 ,一直是李大钊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近 4年来 ,学者们对李大钊的学术思想 ,李大钊与先进文化、传统文化之间关系予以了充分的关注 ,纷纷从文化的角度对李大钊的思想活动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 ,弥补…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对1945年以来日本在李大钊思想这一领域的研究发展以及研究观点和方法作一个介绍。 (一)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在日本,李大钊作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做准备的思想家被研究得最多。尤其李大钊的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作风的基点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原型引起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望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应用于中国实践,聚焦"为什么建党、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问题,形成了李大钊建党思想。李大钊建党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深入系统地研究李大钊建党思想,对于缅怀李大钊革命精神,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一、李大钊建党思想的生成逻辑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概述国外(主要是日本)对李大钊的研究状况,其次是详尽概述国内对李大钊的国民性改造思想、伦理道德思想、精神文明思想等人学的研究状况,最后指出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新史料的挖掘常常有利于深化历史研究.《盛京时报》刊登的李大钊《茶贸易与蒙藏之关系》长篇演讲稿,未在《李大钊全集》和《李大钊文集》辑录之列,特作简略解读,或许对深化李大钊生平思想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遵循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原则,对李大钊在五四时期的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理性的反思,深入分析了李大钊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特殊理路、理论内涵、西学背景、思想特征,同时明确指出了李大钊研究中存在的方法论缺失。通过具体的个案研究,本文着力论证了李大钊当年未参与社会主义"论战"的缘由,深刻揭示了"问题与主义"讨论之后所呈现的思想升华,特别是认识论命题的展现。本文认为,李大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的先驱。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概迷国外(主要是日本)对李大钊的研究状况,其次是详尽概述国内对李大钊的国民性改造思想、伦理道德思想、精神文明思想等人学的研究状况,最后指出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正>近来,拜读吴汉全教授的《李大钊早期思想体系与中外思想文化》(吉林人民出版社2014年5月版)一书,深觉该著基于文化视域解读李大钊早期思想的整体视野,还原李大钊早期思想体系上的重要努力,探寻思想与文化互动关系上独特的研究路径。可以说,该著立意高远、构思精巧、文化底蕴深厚,是一部少有的李大钊研究的学术专著。《李大钊早期思想体系与中外思想文化》是作者20多年来研究李大钊的集大成著作,不是急就章。吴  相似文献   

13.
李大钊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特点朱成甲李大钊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他研究社会主义,主要是从研究俄国十月革命开始的。从1918年7月至1923年11月,李大钊发表研究社会主义的论文约30多篇。笔者通过对李大到社会主义思想的考察,认为其基本特点就是对...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早期文化观大致形成于1915至1920年间。此间,李大钊已成为中国进步思想文化阵地的主将并有相当影响。毛泽东从1918年开始结识李大钊,与之有直接的交往和联系,这在客观上使李大钊文化思想对毛泽东产生影响存在着可能性。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内容与李大钊文化思想表现了诸多的联系和一致性,这并非偶然的巧合,表明了李大钊文化思想对毛泽东有较深的影响。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李大钊对毛泽东早期文化观的影响是重要而深远的。毛泽东早期文化观能超越诸多近代思想家并最终走向科学,以及他能迅速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并对中国新文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与李大钊影响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存于李大钊故居大黑坨村的三块石碑即《大黑坨李氏族谱引》、李大钊新茔碑、《华严寺前置买香火地基碑》,对李大钊家族史进行探究,更深入了解李大钊五代家族谱系、成员基本情况和一代伟人李大钊的少年成长历程,为研究李大钊早期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乃至现代家庭教育都是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并践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先驱,李大钊将其毕生精力直至生命都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他为积贫积弱的中国探寻一条民族复兴之路的“初心”矢志不渝,在思想指引方面,李大钊早期服膺于中国传统文化,后又表现出对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向往,最终转向马克思主义,并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批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中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理想信仰方面,李大钊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为近代中国持续探索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并在革命斗争中践行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信仰。文章按时间顺序,结合国内外局势变化,回溯李大钊思想嬗变历程,分析其坚守“初心”的政治品格,以追忆先烈家国情怀与革命意志,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7.
李大钊宗教思想是立于唯物主义基石上的,他从物质经济变动的角度解释了宗教的产生和发展,并指出善恶根源的不可解是宗教产生的一个原因。对西方资产阶级文明的向往使李大钊对基督教有一定的好感并对基督教精神有所发挥。在彻底批判宗教的同时李大钊提出了科学的真理观,以真理取代宗教。因唯物主义贯穿于李大钊宗教思想的始终,使其宗教思想更具有彻底性和革命性。  相似文献   

18.
为纪念革命先贤,推动李大钊生平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也为了使广大读者更好地读懂和理解李大钊,中国李大钊研究会重新编辑、修订、出版了《李大钊全集》。此次修订,我们在扩大搜罗范围的同时尽量保留文字原貌,基本不作删节。对于文章排序,我们本着将文本、语境和思想统一起来的原则,在对具体篇章进行详细考证的基础上作了一些调整,以求更准确地反映李大钊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实际历程。此外,为了确定李大钊文章中出现的诸多外文词汇和译名的准确含义,我们按照李大钊文章中提供的线索,深入到文章所涉及的外国文化、外国语言和外国语境中作了细致考订,纠正了之前的一些错误。在校勘和注释方面,我们力求精细、简约、准确,为读者提供一个完整、可靠、宜读的文本。  相似文献   

19.
李大钊勤奋地钻研、宣传马克思主义,播下的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种子,在中国的大地上已生根、开花和结果。我们今天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应学习李大钊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对李大钊思想中丰富的科学社会主义基因,我们应进行认真概括和提炼,将其纳入新编《科学社会主义》教材中。从李大钊的有关论述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成果中,可以概括出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对象的新定义。  相似文献   

20.
《李大钊思想与著作研究》,是我的学生杨洪章和他领导的滨州学院李大钊研究所几个年轻教师合写的。他们为什么要研究李大钊,这跟我还有点关系。1988年,杨洪章到我这里做访问学者。对李大钊进行过初步研究。后来,他还继续研究.时常参加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组织的学术研讨会。由于他逐渐担负了行政领导工作,不可能有更多时间从事研究。为了培养青年人。他与有兴趣、有志向的教师一起.在滨州学院内建立起李大钊研究所。虽然该研究所2005年底才成立。但由于大家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