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是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环节和应有之义。华侨华人是传播中华文化的天然桥梁和纽带。长期以来,浙江华侨华人通过华侨社团、华文媒体、华文教育等多重渠道为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全球化语境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促进浙江华侨华人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需要进一步完善机制和创新手段,加大扶持力度,挖掘当地侨社的文化资源;注重对华侨华人新生代中华文化的培育与涵养;倡导中华文化与住在国文化共生共存,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华裔新生代逐渐在华侨世界登上主要位置,他们承载着构建海外和谐华人世界的重要资源,加强华裔新生代的统战工作,将为中国赢得更有利的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加强华裔新生代的统战工作。要根据其生理、心理特点,不断研究新形式,探索新方法,以中华优秀文化为内核,以华文教育为主要载体,以具有世界视角的多元渠道为助力,重构华裔新生代的文化认同,让华裔新生代对中华文化的根找到归属、思想上得到共识、情感上取得共鸣,最终使他们对“中华民族及其整体利益的观念”执着,对祖籍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移居海外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华侨华人社团”、“华文学校”、”华文报刊”被称为华人社会的三大支柱,也是我们做好海外联谊的主要渠道。而华侨华人社团则是华人社会的基石和核心。一、华侨华人和新华侨华人在习惯上,传统华侨华人有多种称谓:“海外华人”“、海外华侨华人”“、华侨华人”“、华人”。“华侨”以国籍为标准,“华裔”以血统为标准。“华人”的界定则比较模糊,但它特指外籍华人。新华侨华人的“新”是相对于传统(或老)华侨华人而言的。这个“新”,主要指新移居华人,这部分人主要是指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移居国外的华侨…  相似文献   

4.
中华文化与海外统战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华侨华人对民族的认同感,是海外统战工作的有效手段。本文分析了90年代以来对外文化传播中弘扬中华文化出现的三种偏差,并针对海外华侨华人的新特点,就海外统战工作的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建立海外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做出的重大决策。当前,海外侨情出现若干新特征、新问题,海外统战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加大:华侨华人总数激增,分布状况有很大变化;华侨华人的文化素质、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大幅度提升;华侨华人与祖国的各方面联系空前密切。根据海外华侨华人群体呈现出的新特征,需要全面调整海外华侨华人统战工作的整体思路,推进海外统战工作向纵深发展。用海内外同胞认同的同根文化凝聚人心,增强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是新形势下海外统战工作的切入点和关键点。  相似文献   

6.
海外华侨华人统战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海外侨情出现若干新特征,华侨华人总数激增,分布状况有很大变化;华侨华人的文化素质、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大幅度提升;华侨华人与中国的联系空前密切。党和国家根据海外华侨华人群体呈现出的新特征,全面调整海外华侨华人统战工作的整体思路,与时俱进地制定新政策。在新政策的指导下,吸引海外华侨华人参与中国经济建设;引导海外华侨华人“爱中华民族的心、爱中华民族的情”为我国和平统一事业服务;增进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充分发挥海外联谊会等团体纵横联络的优势和作用,全面推进海外统战工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7.
于世界而言,海外华侨华人是推动世界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一支重要力量;于中国而言,华侨华人一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推动力之一。随着时光流逝,爱国情浓、桑梓情深的老一辈侨胞逐渐淡出舞台,华侨华人新生代走上了前台。在海外华侨华人构成渐变的过程中,用侨乡文化涵养华裔新生代资源,充分发挥新侨的高智性、专业性及与当地主流社会联系日益密切的特点,将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以及向世界展示"真实中国"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海外学者日益关注中国的海外侨务工作,对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的研究动态基本与华侨华人参与“一带一路”的现实过程相吻合,且对各种会议、事件和政策变动都十分了解。通过对海外文献的搜集及研究,本文从对华侨华人参与“一带一路”的研究、中国政府动员华侨华人的研究以及“一带一路”与华侨华人的互动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应辩证认识海外学者的观点,首先,要以有利于华侨华人的海外生存情况为优先目标,仔细研究侨务工作的方式方法;其次,要以更适度、温和的工作方法开展海外侨务工作;最后,要透彻研究海外宣传工作,加强同海外的沟通与交流,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与中国愿景。  相似文献   

9.
中华文化具有使海内外中华儿女认同的内核与本质。文化统战工作应该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纽带作用,增强港澳台同胞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增进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海峡两岸的“统独斗争”使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支持统一反对“台独”成为当前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主流。应因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发展趋势,必须加强海外统战工作,团结广大海外爱国同胞,孤立少数“台独”分子,促进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青年华裔是推动新时期海外华侨工作,推动中国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力量。本文以云南民族大学泰国华裔学生为标本,以文化适应理论为基础,以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探讨华裔学生在华留学文化适应上的特点,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峇峇文化作为东南亚土生华人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海洋文化在海外传播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从世界海洋文明的视野来看,峇峇文化是东、西方海洋文明在东南亚这一区域不断碰撞、交融的产物,其中既有西方殖民者海外拓殖的文化痕迹,也是中国海洋文明谱系在海外发展的结果。峇峇文化因此极具文化多元化的特征,成为观察东、西海洋文化对话融合的标本。  相似文献   

13.
唐贞顺皇后陵墓被盗文物境外成功追回,得益于法律保障、专业技术和国际合作三个方面。但我国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工作仍很严峻。我国在海外流失文物追索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法律困境包括证据资料搜集困难,缺乏适格诉讼主体,欠缺稳定的专业技术支持以及缺少专门追索机构。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制定《流失文物追索法》,对流失文物的性质、所有权归属以及追索原则等问题予以系统规定,并应成立专门的追索机构,从而有效解决追索过程中的法律依据、证据以及专业技术支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围绕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显示出诸多热点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与深思:国家文化软实力快速提升,民族精神空前升华,"国学热"不断升温,"汉语热"持续火爆,传统节日调整备受关注,山寨文化迅猛崛起等等,无一不表明我国国家文化安全已经呈现出与时俱进的崭新态势。  相似文献   

15.
海外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可能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收益,也有可能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亏损,甚至是生命的丧失。海外发展与海外安全是国家经济发展、融入世界经济循环体系过程中无法回避而又相辅相成的问题。健全海外安全保护的各项法律制度是对中国国民海外安全最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涵盖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丰富文化内涵,要稳妥地实现这一梦想,须先重视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相匹配问题;社会上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问题;文化产品、精品的匮乏问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问题。构筑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文化支撑的基础工程值得思考:引导国民对共同的理想信仰的坚守,倡导全社会崇德向善的风尚;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推出更多引领文化正能量的精品力作;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扩大中国的国际文化影响力,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研究已成为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翻译中的文化误读是译者对原语文化的重写和操纵,集中体现了译者的文化身份和主体性。对翻译中的文化误读现象进行分析,可以考察译者主体性对翻译实践所产生的实质性影响,从而拓展翻译研究的层面。  相似文献   

18.
文化发展、繁荣非短期工程,"文化"要点在于"化"字,即化入人心、文化化人和文化社会、规范社会。求真、务实、为人民是文化发展、繁荣之根,关注细节,多做能发展、繁荣文化之实在的事是文化发展的追求与任务。发展、繁荣文化重心与落脚点在广大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角。文化建设、繁荣应着力丰富人,提高人的素质、推进人与社会的健康发展。助益于建构讲理性、讲秩序、讲效益与讲权利、讲义务的社会,是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现实任务。  相似文献   

19.
传统相声艺术作为民间文化中笑的艺术,其快乐的本质是一种伦理幸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相声进行渗透、提升的结果。面对新生意识形态的文化认同构成解放后"舞台"新相声的基本艺术冲动,"家-国想象"是舞台时代相声艺术实现成功认同的核心机制。进入上世纪90年代,相声在"回归剧场"中开始重建多元认同。当前,电视情景喜剧不仅实现了相声在消费时代的"日常认同再生产",更重要的是为相声艺术的产业发展提供了驱动性的媒介经济新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