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可珂 《新东方》2024,(1):64-69
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具有丰富的主体性意蕴,从价值主体性层面上看,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共存的文化取向,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实践指明了方向;从实践主体性层面上看,它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实践特征,是主体能动性与创造性的结合;从历史主体性层面上看,它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主动精神的来源,更体现了以中华民族为主导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主体性层面对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进行研究,有利于加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增进中华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自信自觉以及提升我国文化话语权。  相似文献   

2.
李九龙 《前进》2013,(5):42-44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得以形成的重要土壤,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雁门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雁门文化,传承民族血脉,对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坐标,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巨大感召力和文化穿透力,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不仅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更是时代的呼唤。本文梳理了雷锋精神的文化源泉和本质内涵,论述了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并提出雷锋精神既植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土壤,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要做到雷锋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机统一,必须切实做到:知与行的统一、广泛性与先进性的统一、长期性和有效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陈元中 《当代广西》2012,(15):37-37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机结合的伟大精神。在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于推动践行广西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学习雷锋追求崇高的理念,用广西精神激发干部群众的思想情感雷锋精神之所以成为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旗帜,其根源在于这种精神追求并体现出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年,是一个厚重的话题,既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最醒目的文化符号,它是亲情、伦理的载体,也承载着对未来生活企盼及理想的文化意义。因此,年与其他节日是无可比拟的,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心灵的栖息地、千古传承的同心结,  相似文献   

6.
提高文化软实力与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等一系列重要论断.特别是关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论述,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不仅成为普通民众日常议论的热点话题,而且也成为理论界研讨的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7.
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深入持久地弘扬雷锋精神,既是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形式。作为一种道德文化符号的雷锋及其精神,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本质内涵,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8.
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基础和精神支撑。雷锋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精华,都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二者都体现了人的本性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人的超越性和发展性,体现了对境界和意义的探询和执着。二者的灵魂都是马克思主义,都要体现中国特色,都需要个人自觉与社会自觉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药,既包含自然科学知识,也蕴含着中华文化精髓,是中华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载体。加快制定中医药法,不仅是促进和规范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客观需要。本文结合笔者学习《决定》的心得和体会,从文化角度阐述制定中医药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上海支部生活》2012,(12):32-32
答:十八大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宋英俊 《重庆行政》2013,14(4):84-86
党的十八大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11,(11):4-4
时下,“文化”二字,成为了一个点击率、谈论率、被关注率都很高的词汇。 这是因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意义之重要,在于以执政党纲领性文献的形式,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一个新境界,中华民族复兴之旅驶入了新的航程。  相似文献   

14.
范蕾 《人民论坛》2022,(15):107-10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三种文化资源,在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文化软实力的代表,是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更是其文化根脉;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精神品质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价值追求的积淀,是中国人民顽强奋斗的精神印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灵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来源与现实基础,对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精神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法治属性和文化本质,是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思想文化基础的重要一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未来五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以及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目标任务。各族人民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认同与内化,有助于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认同导向功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分别对国家、社会和个体具有行为导向功能,推动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安排、社会基础与共同行动,有助于提升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凝聚力。结合时代要求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可行路径,为此要充分展现并有效发挥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蕴含的民族共同性、法治规范性和文化导向性的现实效能。  相似文献   

16.
文化遗产经过千百年历史风雨的淘洗.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文化遗产.不仅是保护我们的情感与精神家园.也是维护全球化时代我们的文化独立与主权:  相似文献   

17.
道德建设之所以是广东文化大省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因为道德建设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处于祖国南大门和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对其他文化要素也有着特殊的导向作用。要抓好道德建设这一中心环节,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道德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必须做到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必须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8.
以更加高度的自觉担当起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责任。文化自觉不仅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深入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9.
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建设的新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围绕中共十七大报告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主题,着重叙述了报告中涉及的几个重要问题: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20.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要积极加以支持和发展。云南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云南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内容丰富、形态多样的优秀文化,体现了各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价值追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族文化资源大省,云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将"繁荣发展民族文化"作为助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重要内容,并从2010年开始实施云南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双百"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