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晓滔 《当代贵州》2023,(33):68-69
<正>青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伟大建党精神具有理论、历史和实践的逻辑必然性。万里长征路遥迢,青史长留照古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强调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要求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新时代青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伟大建党精神是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的精神坐标,担当使命的精神动力和不负人民的精神源泉。青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伟大建党精神具有理论、历史和实践的逻辑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将"忠诚干净担当"作为新时代干部的标准。忠诚是共产党员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政治道德品格,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推进事业发展的政治保证。忠诚胜于能力、忠诚指引方向,党员干部须将"忠诚"作为立身之本,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做到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事业忠诚。  相似文献   

3.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党走向胜利的精神动力。“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斗争性;“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伟大建党精神是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立足新时代,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对于我们争做新时代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具有重要的精神启示.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写入大会主题,不仅明确了这是一种主要精神动力,也彰显了新征程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所必须保持的精神状态。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视角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生成、延展的历史逻辑。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党领导人民解决不同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百年实践中形成发展,因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任务分工、地域范围、个体群体的不同,构成了伟大精神的多元样态。另一方面,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推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党员干部的“正身镜”和“校正器”,在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将赓续延展。  相似文献   

6.
增强学习本领是新时代加强党员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的基础,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克服本领恐慌的逻辑必然。从理论维度看,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增强无产阶级政党学习能力的思想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增强学习本领的源泉;从历史维度看,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提高党员干部学习水平是其成功经验;从实践维度看,坚持导向、内容、形式和考评协同发力是其保障。三个维度内在统一于新时代党员干部增强学习本领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原则,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在党的百余年成长奋斗历程中,对党忠诚因时代条件不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独特而深刻的内涵和特征。但无论历史形势怎样发展,对党忠诚的内涵和特征如何因时而变,以信仰厚植忠诚、立场砥砺忠诚、纪律捍卫忠诚、担当诠释忠诚,始终是共产党人擦亮忠诚底色不变的要求。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人要锤炼对党忠诚政治品格,就要坚定“四个自信”、站稳人民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敢于担当。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党的历史上产生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伟大建党精神渗透在其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总结之中。党的百年奋斗成就,都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密切相关,都在伟大建党精神代代相传的历史过程中实现,都是伟大建党精神实践力量的成果转化。“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精神实质,反映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红色基因,展示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强大功能。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必须永远发扬光大伟大建党精神。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望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应用于中国实践,聚焦"为什么建党、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问题,形成了李大钊建党思想。李大钊建党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深入系统地研究李大钊建党思想,对于缅怀李大钊革命精神,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一、李大钊建党思想的生成逻辑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0.
正党员干部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党员干部是不是做到了对党绝对忠诚,不是自诩和自封的。党员干部能不能做到对党绝对忠诚,还要看思想和行动是否统一,不能说一套做一套,不能心有余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回望百年党史,一代代共产党人筚路蓝缕、无私奉献,用鲜血和生命诠释对党忠诚的鲜明政治品格。因为忠诚,所以无惧困难;因为忠诚,所以敢于担当;因为忠诚,所以不怕牺牲。学习党的历史,就是要时刻铭记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付出的巨大牺牲,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就是要永葆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把对党忠诚的第一政治品质,体现在坚定理想信念、砥砺赤诚忠心的实际行动上。  相似文献   

12.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1]2022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并载入党章;报告要求在全社会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彰显了伟大建党精神在新时代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对党忠诚化为具体行动,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始终牢记第一身份,忠诚党的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忠诚党的组织,就要对党高度信赖,坚信在进行具有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党有能力有智慧应对"四大考验"、战胜"四种危险",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党内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自觉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上与党中央  相似文献   

14.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精神的总结性提炼,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风骨和品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贯穿于党的全部历史实践,成为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的强大武器。伟大建党精神内涵构成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有机整体,“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实际行动,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具体落实,是“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出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新要求,“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力量支撑。  相似文献   

15.
作为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先驱,李大钊建党实践与伟大建党精神紧密相连。李大钊与伟大建党精神具有清晰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与传播是其理论逻辑,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确立与传播发挥了“立其基,导其先河”的作用;李大钊的建党探索与实践是李大钊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逻辑,围绕“为何建党”“建何种党”“如何建设党”等问题,李大钊最大限度地诠释了伟大建党精神生成逻辑、理论意蕴与实践路径;李大钊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开创性贡献是李大钊与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逻辑,为伟大建党精神作出了卓越功绩。  相似文献   

16.
正"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诚是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根本政治品格。忠诚应当是绝对的,不能有半点的瑕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才能顺利地完成一个个既定的目标,任何三心二意、形形色色的"伪忠诚",对党的事业都将贻害无穷。党员忠诚是党的力量源泉所在,关乎党的事业生存发展。从党的发展历史看,绝大多数党员是对党忠诚、经得起考验的,他们用行动甚至生命诠释着对党的忠诚。一路走来,无数革命志士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屠刀无法泯灭他们的革命斗志和信念;无数党员始终与党同心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全体党员干部要培树起两种政治品格,一是绝对忠诚,二是勇于担当。要通过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使对党绝对忠诚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压舱石";通过做合格党员,把共产党员的特质体现出来,把共产党员的精气神展现出来,使勇于担当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金刚钻"。牢记共产党员第一身份,始终对党绝对忠诚。首先要站稳政治立场。坚定的政治立场是对党忠诚  相似文献   

18.
正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是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品质和政治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绝对忠诚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做到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口头上忠诚、行动上不忠诚,表面上忠诚、内心里不忠诚,对别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必须修好"四心"。树牢理想和信念,永葆忠诚心。党员干部是党的人,听党话跟党走是本分。对党忠诚,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  相似文献   

20.
孙乐 《世纪桥》2023,(4):5-7
伟大建党精神贯穿于党的百年实践中,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凝聚和价值凝结的重要成果。青年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以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实践的结晶,来培育新时代青年八大品质具有良好的引领、示范和塑造作用,对塑造志存高远、担当实干、勇于拼搏、忠诚有为的新时代模范青年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