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该以什么标准来评价公共政策?是公平和正义吗?抑或个人福利?关于这个基本问题的争论已经延续了许多时代。路易斯·卡普洛和斯蒂文·沙维尔这两位来自哈佛法学院的美国法经济学新生代思想家通过《公平与福利》一书,对当代道德哲学和法学理论研究提出大胆挑战:绝大多数的道德原则和福利之间的冲突远比人们一般性的认知更加尖锐;所有的道德原则,如果不是完全以福利为基础,有时候就会倾向采用一些让每个人都变糟的政策。他们的分析表明,绝大多数道德原则在表面上看起来很吸引人,但是如果进一步细查的话,它们都有某种功能性的解释,而这种解释在评价公共政策之时,并不能证明其被赋予独立重要性的正当性。基于《公平与福利》一书对政策分析的理论和实践有着深远意义,它已经在西方学术界引起相当热烈的讨论,本文在梳理书中基本理论和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对其思想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批判性解读,并以此为契机,展望了法经济学运动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背景,阐释了公民道德建设的诸多新义: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转型背景阐释了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新形势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创新性现代转化开掘其世界意义的文化使命;在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方面,阐明了个人品德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第四个着力点的必要性及个人品德建设中的实践问题;在实践举措方面,提出了全学科、全过程、全阵地的道德教育理念;阐明了社会新媒介化态势下公民道德建设的新任务;加强网络空间道德建设与道德领域热点问题的引导。在公共政策的设计、制定和实施执行方面,明确了公共政策的道德要求,提出了加强对公共政策道德风险与道德效果评估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3.
In the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Guidelines for citizen’s Morality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 embodies many new meaning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itizen's morality: Combined with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is new guidelines expounds expounds the cultural mission of the innovativ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moral culture and excavating its world significanc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itizens' morality construction; In terms of the content of citizens' morality construction, the new guidelines establishes the necessity of personal character as the fourth focu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itizen's morality. In terms of practical measures, the new guidelines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moral education of the whole subject, the whole process and the whole position. The new guidelines also expounds the new task of citizen's morality construction in a new medianization society: strengthening the guidance of the moral construction in cyberspace and the hot issues in the moral field.In the design,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ublic policies, the moral requirements are clarified, and the evaluation of moral risks and moral effects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4.
行政伦理建设的法治化路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伦理是一种规范伦理,与主要追求个人道德品性的完善的美德伦理不同,它更强调以法律法规约束公职人员的作为。行政伦理的这种属性决定了行政伦理建设必须走法治化的道路。本文就是首先明确行政伦理的本质属性,分析了将其错误定位为美德伦理的逻辑矛盾和脆弱性,并借鉴西方国家的有关经验,就我国行政伦理法治化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的方式,对我院学生的社会公德现状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并从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加强我院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德治警是公安队伍建设的根本,它包括以德修身、以德行政和以德交往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以德治警是由道德在指导人们行为中的地位、新时期人民警察队伍的现状和新时期对人民警察的要求决定的.实施以德治警,必须强化人民警察道德教育、使以德行政落到实处,加强人民警察道德修养、形成良好警察人格,孕育良好德治环境、形成以德治警文化氛围,强化社会监督、使以德治警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文化冲突和农民工生存困境的角度分析了农民工犯罪的社会原因。通过分析道德、刑法和公共政策在控制农民工犯罪问题上的利弊,认为科学的公共政策是消减现阶段农民工犯罪社会原因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培养公安民警正确的荣辱观加强公安队伍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公安民警正确的荣辱观,加强公安队伍道德建设,既是保障公安民警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必需,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队伍道德建设的途径,应当从道德教育、自省与自律、舆论环境、用人机制等方面下功夫,从帮助公安民警熟悉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入手,到提高民警的道德认知能力,强化道德情感,经过道德情感的反复作用,将原则和规范内化为道德信念、道德意志,最终实现公安民警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9.
新的形势赋予了师德新时期的新内涵,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推进新时期师德建设,必须转变观念以奠定加强师德建设的前提;完善法律以保障教师的社会地位;健全制度以强化师德政策导向;加强师德教育以提高师德水平;优化外部环境以增强师德建设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
以德行政是对传统官僚制的超越,其价值目标在于运用道德的力量规范公共权力,保障公共权力真正发挥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的功能。以德行政的关键在于实现行政伦理的法制化。我们应通过逐步完善行政伦理立法,设置行政伦理管理机构,优化行政人员内在的道德约束机制等途径,推动我国公共行政的道德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规范的有效性包括法律效力、道德效力、现实效力几个纬度.本文以禁乞令为例对规范的有效性所涉及的这几个纬度进行了探讨."禁乞令"对行乞者的乞讨自由权构成了限制.这种限制尽管是出于管理者对于某些公共政策如维护公共秩序和城市形象等方面的考虑,但是仍然在其规范有效性问题上遭到质疑.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公德建设是推动实现中国梦的需要,要全面加强社会公德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国家方面要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完善立法和制度体系,完善公德立法、改善公德制度来推动和保障公德建设的顺利实行;社会方面要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强道德模范的影响力;学校方面要加强社会公德教育,促进其与知识教育的融合;个人方面要增强自身公德意识,用公德标准指导个人实践。  相似文献   

13.
盛世隐忧--关于北京青少年社会公德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北京青少年社会公德的缺损主要表现为公共卫生不卫生、公共秩序无秩序、公共财产遭劫难.产生问题的原因除小节意识、跟风心理等心态外,还同社会风气和成人榜样引导不力、传统道德观弱化、学校德育的失衡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4.
道德是法律的重要内涵和制定依据 ,法律不能离开道德而存在 ,存在严重道德缺陷的法律既不能得到人们的认同 ,也承担不起将社会引向法治的重任。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证人作证义务的规定过于僵化、绝对 ,严重忽视了对我国民众亲情伦理道德、职业道德和人性道德的维护 ,存在着明显的道德缺陷。而对基本人性、道德的违背也决定了其无法在我国长期适用下去。本文拟在对我国证人作证义务立法的道德缺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尝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证人免证制度  相似文献   

15.
道德建设机制是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原理,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规律和模式。道德建设机制从功能上可分为道德教育机制、、道德评价机制、道德赏罚机制、舆论引导机制。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机制应当着力完善道德教育机制,规范道德评价机制,健全道德赏罚机制,强化社会舆论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和伦理道德发展中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源泉。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应当科学认识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形成与发展,全面把握中国革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了解继承和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现实意义,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的精神文明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7.
领导干部的道德考核评价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通过对宝鸡市领导干部"德"的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发现,当前领导干部高度关注道德建设,对"德"的内涵认识明确;领导干部道德水平整体较高,认同道德考评体系和评价机制。但不容忽视的是仍存在道德价值观淡漠,理想信念、自我修养缺失,廉洁从政观念模糊等问题。为此,要以领导干部"德"考核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客观构建领导干部"德"的考核评价基本模式,夯实领导干部"德"考核评价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包含着公平和正义的道德内核,并以此为理念引领着社会成员的生活。从和谐社会的道德诠释出发,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道德的关系,并提出了培育公共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保障。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构建过程中,改变了过去共产主义道德宣传教育中“一刀切”的做法,在注重人民群众道德的层次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一方面将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内容继承下来,另一方面也将原来被无限拔高的、本属于基本公民道德规范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发扬和细化,使之更具时代性。我们在将共产主义道德中的部分内容(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作为人类道德最高形态看待的同时,也应注重将其其中的主体内容视为中国革命道德,并将其作为民族精神加以宣传和弘扬。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立法活动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的价值在于通过汇聚公众意志的方式增强项目、计划、规划或政策法律制定的民主性与科学性,以实现对公众利益的保障。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立法活动中公众参与的价值、实践情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