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推动乡村共同体的复兴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农村电子商务在促进乡村经济振兴的同时客观上为乡村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条件,起到了形塑与重构乡村共同体的作用。在农村电商的发展过程中,乡村精英构建的农村电子商务组织成为连接乡村与城市的重要载体;村庄内多元主体的参与重构了乡村经济秩序与社会秩序,激发了村民的共同经济利益意识;村民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从不同层面强化了乡村的社会关联。为了更好地发挥农村电商助推乡村共同体的形塑与重构作用,需要帮助农民进一步提升其参与农村电商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农村电商的服务质量,以有效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2.
郑洁 《当代贵州》2024,(16):56-57
<正>近年来,龙里县推动31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依托水稻、刺梨、蔬菜等传统优势农业产业,采取集体种植、统一代销等方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村党组织领办、集体公司运营、结对帮带壮大……近年来,龙里县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聚力强村富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深入挖掘整合各类资源,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十年,党和政府大力支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焕发了崭新活力,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了发展成果。在新时代乡村振兴视野下,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要坚持党建引领,以更强的组织保障为集体经济发展赋能;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探索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满足集体经济持续发展需求;抓好产业项目带动,驱动集体经济稳定发展;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充分保障农民切身利益;完善村级集体经济财务管理,确保“三资”安全增值;强化人才引进培养,夯实集体经济发展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不论是从理论维度、历史维度,还是从现实维度看,以作为土地所有者的集体经济组织为龙头,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从发展集体经济、带动农民集体致富、改变乡村面貌的成功实践看,以集体经济为龙头推动乡村振兴需要具备"领头人+基层党组织、规模经营+股份合作、注重特色+三产融合、规范管理+内生活力"等四个方面的要素。因此,相应地要选好带头人,配强村"两委"班子,引领乡村振兴;实施土地流转,建立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机制,推动乡村振兴;理清发展思路,找准特色产业,实现三产融合,支撑乡村振兴;坚持村民主体,激发内生活力,持续发展农村,保障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正>一、正确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乡村振兴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贵州省拟定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到2022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迈出乡村振兴新步伐,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力争全省5%的村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培育一批集聚提升类村庄、城郊融合类村庄、特色保护类村庄、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乡村发展与乡村建设提供了全新的价值指向和战略支撑。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实现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而有效治理的核心在于建构一核多元的治理共同体,新时代通过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来引领乡村治理共同体建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行动逻辑层面,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共同体建构遵循的是整合碎片化乡村社会、服务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及培育乡村社会自治能力的逻辑;在实践路径方面,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共同体建构的核心在于增强乡风文明建设与德治相结合的思想引领、政治吸纳与嵌入动员相结合的组织建设,以及民主决策与执行监督相统一的行动统筹。通过凝聚治理共识、增强治理合力,从而在推动乡村发展的同时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7.
汪鸿波  蒋国河 《求实》2023,(1):96-108+112
理解村庄的权力结构及其变迁是优化村庄治理体系的重要切入点。移民搬迁村庄的实践表明,村庄权力结构再生产通常会经历权力获得、权力挑战、权力继替、权力巩固后的权力结构再生产等不同阶段。本质上,村庄权力结构再生产的核心因素在于村庄治理趋势下国家力量的策略性干预、乡村阶层分化促使村庄精英共谋合作以及扁平化的村庄社会所激发的村民公共性诉求。移民搬迁村庄在实施村庄治理过程中,发挥村庄权力结构再生产的建设性功能,需要厘清权力主体之间的责权关系、切实落实村庄民主协商及议事制度、构建完善的村庄社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求实》2022,(3)
乡村振兴实施的关键在于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当前,农村面临空心化、空巢化、老龄化的结构性发展困境,乡村治理缺少主体性精英。因此,乡村振兴需要具有主体性的精英回归。返乡精英是新乡贤再造的新群体,他们具有较高道德品行、超群能力资源并熟悉乡土规则。新乡贤嵌入乡村社会,其嵌入行动分别是情感嵌入、身份嵌入和治理嵌入,具体表现为:新乡贤对故乡的情感记忆和熟人社会的乡土情怀,基层政府对返乡精英新乡贤的合法性身份建构,新乡贤处于乡村治理的“在场”位置。新乡贤嵌入乡村治理场域,主要通过融入治理主体、进入乡贤组织和道德权威评价等路径,能够有效重构乡村治理。新乡贤返乡治村,不仅能够优化乡村治理主体结构,推动治理主体多元化和治理策略多样化,而且可以培育村民现代价值观念,促使村民增加公共理性和行为规范合理。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劳动力的再生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能否解决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成败。大量留守儿童的存在,压低了农村劳动力的再生产成本,在短期内加剧了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带来了大量社会问题,从长远看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根本出路,须发挥集体经济的组织优势,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增加农村劳动力再生产成本,全面放开城市户籍限制,实现农民工与市民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推进就地城镇化,从根本上消除农村儿童被留守的经济性和制度性障碍。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21,(10)
正东胜区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着力整合组织资源、发挥组织优势、凝聚组织力量,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抓培训,提升本领促履职。实施"头雁工程",依托区党校、"乡村干部振兴大学堂"等培训基地,围绕理想信念、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5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驻村干部业务知识培训,确保精准落实乡村振兴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王惠林  张卫国 《求实》2023,(6):92-106+110
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发展职能和共有共享的分配原则促进了农民生活的富裕富足;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政治和治理服务职能为农户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助推农村宜居宜业。现阶段,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主要面临土地细碎化制约农业规模化经营、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小农户难以有效对接大市场和社会结构转型背景下如何重塑村庄生活共同体等现实难题。山东省招远市D村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民生产生活领域的统筹协调功能,通过统一流转农地经营权、优化农业生产服务、塑造品牌效应对接市场和重建村庄生活共同体,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加了农民收入,激发了村庄的内生活力和促进了农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应结合村庄现实基础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重视和增强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民生产生活的统筹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江口县深入实施民心党建工程,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按照"组织强村、产业旺村、文化兴村、生态美村"的思路,全面推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发展之路。一场春雨过后,记者走进江口县凯德街道明星村,眼前的村庄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穿行其间,道路宽敞整洁,两侧树木葱郁,路边垃圾桶摆放整齐,来往村民精气神十足,一股和谐发展新风迎面扑来。明星村的新貌,是江口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乡村  相似文献   

13.
马红梅 《当代贵州》2024,(10):22-23
<正>全省各地全面实施“党建引领、产业富民”行动,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让农村集体经济强起来、村民富起来。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近年来,贵州各地深入探索发展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的有效措施,推行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等做法,发挥好红色美丽村庄的辐射带动作用,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助力广大农村集体经济强起来,让群众兜里有钱、心头有劲、眼里有期待。  相似文献   

14.
<正>吉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了深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等系列目标任务,强调“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路径选择。柳河县作为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省级示范村建设首批试点县,将全力贯彻省党代会提出的相关要求,按照“一年示范引领、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我国正进入推进乡村振兴阶段。依托各级财政项目投资形成的大量资产,以及发展集体经济的多种路径,大多数乡村积攒了丰厚的资产家底。与此同时,如何确保村集体经济服务集体、发展成果惠及村民,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古生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探索建立了组织引领、党员带头、村民参与,"一引领一示范一主体三共建"的美丽乡村建设机制,以"美丽乡愁、人文古生"为主题,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努力建设"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成为云南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7.
孙蕙 《当代贵州》2024,(17):50-51
<正>镇远县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引领、人才培育、机制创新,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3月的镇远县青溪镇鸡鸣村,玉米、水稻下种育苗全面铺开。挂刀坪蔬菜种植基地大棚里,茼蒿、豌豆尖等时令蔬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村民背着背篓、提着篮子忙碌采摘。  相似文献   

18.
走进遵化市惠营房村,家家院落干净整洁,街道宽敞明亮,绿树青翠挺拔,整个村庄由内而外显得文明和谐。不止惠营房村,今年遵化的各个村庄都发生了"蜕变"。该市坚持"党建引领、党员示范、村民自治"的治村方针,对标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发挥党管"三农"工作的政治优势,探索出了一条用党建品牌引领农村发展与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是党在新时代提出的重要战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自治、法治、德治"三者在推动乡村治理格局走向优化的过程中是"一体两翼"的关系——以村民自治为主体,依法治村与以德治村是村民自治的辅助治理手段和工具。在"三治合一"的治理体系下,应当通过积极探索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加强乡村法治建设、以德治建设助力乡村法治建设等方式实现乡村振兴的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20.
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大力推行“党建+合作社+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探索开辟了一条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带动增收的新路径,实现了村民和村集体“两个联结”一起抓、增加农民收入和壮大集体经济“两个效益”一起要的互利共赢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凝聚了强大力量。组织“融合”聚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