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主席语录》的封面大多选用的是红色塑料皮,因此大家又习惯地把它称为“红宝书”。据有关梢案资料介绍,仅“文革”开始的几年之内,同内外就出版了用50多种文字印成的、总印数达50余亿册的《毛主席语录》。在当时全世界30多亿人口里,男女老幼人均达到了1册半。  相似文献   

2.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样板戏”是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作为其主要宣传载体形式之一的“样板戏”图书出版物,是“文革”中和大量出版的毛泽东著作、毛泽东像并列的两大标志性出版物之一,是当时出版业界第二位的“政治任务”。“样板戏”图书指的是随“文革”“样板戏”的产生而派生出的一切相关。的出版物,如正式出版的各种“样板戏”的文学剧本(定稿本)、音乐曲谱本、移植本、剧照、画报、宣传画、电影海报、故事、连环画、名信片等等。  相似文献   

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样板戏”是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作为其主要宣传载体形式之一的“样板戏”图书出版物,是“文革”中和大量出版的毛泽东著作、毛泽东像并列的两大标志性出版物之一,是当时出版业界第二位的“政治任务”。“样板戏”图书指的是随“文革”“样板戏”的产生而派生出的一切相关的出版物,如正式出版的各种“样板戏”的文学剧本(定稿本)、音乐曲谱本、移植本、剧照、画报、宣传画、电影海报、故事、连环画、名信片等等。笔者记得当时有这样一  相似文献   

4.
海燕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是我省一家综合性少年儿童出版社,主要出版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各类读物。建社以来,累计出版图书14000余种,总印数18亿册,有500余种图书在国家级和省级图书评奖中获奖。今年为庆祝“六一”儿童节,该社特推荐一批优秀闺书,作为文化大餐,献给全国的小朋友们。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思想”(或“毛泽东的思想”),这个术语至少有三个不同的意义。第一,它可以用来表示毛泽东漫长的一生中他的质朴的思想。显然,这些思想分别是他各个时期著作的源泉。第二,从五十年代到毛泽东逝世(或者甚至直到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止,它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即任何时候都被视为正统的学说。这一学说集中在1951年后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和其他公开出版的毛的讲话及著作中,文革时期作  相似文献   

6.
蒋伯英《走出困境的毛泽东——土地革命战争的历史报告》(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以下简称“《报告》”),卒读再三,并将其与研究毛泽东土地革命战争历史的另外几本著作:马玉卿等《毛泽东革命的道路》(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以下简称“《道路》”)、叶永烈《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以下简称“《历史选择》”)、逄先知等《毛泽东年谱》上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出版,以下简称“《毛谱》”)等,作一比较研究,觉得《报告》是一本有深度、有价值的著作。以下将观感写出来,希望能对毛泽东研究、党史研究的工作者们有所启发,对将毛泽东史、党史研究引向深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是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项目之一,它主要收藏毛泽东各种文稿、各个时期国内外各种毛泽东著作版本、国内外研究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文章、专著,以及毛泽东生前阅读并批注过的书报期刊,目的是为全国和全世界学者和人民学习、宣传、研究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提供一个资料中心。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计划藏书40—50万册。目前已征集图书近10万册。主楼面积3086平方米,1993年12月20日破土动工,1995年12月20日竣工。与之配套的第二期工程,正在施工之中。该馆拟于今年12月20日开馆。韶山毛泽东图书馆位于韶山章旭冲  相似文献   

8.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林彪利用所掌握的权势。把毛泽东思想的完整体系割裂成零散的“语录”.不分时间、地点、条件机械地照搬.并提出“活学活用”、“立竿见影”等简单化、庸俗化的口号,使得实用主义猖獗,甚至利用“语录”整人、打派仗。严重损害了毛泽东思想的声誉。周恩来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地在各种场合纠正极左思潮带来的危害。针对“文革”中超出实际需要大量印制毛泽东著作、毛泽东像,大量制作毛主席像章和乱编、乱印未经中央批准的毛泽东著作等现象,周恩来抓住有利时机,最先提出“宣传毛泽东思想要讲究实效”的口号。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现将我于“文革”时期先后在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毛主席著作出版办公室、国务院出版口工作时亲历、亲见、亲闻的事例,予以择要说明。  相似文献   

9.
正"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一切与"文革"意识形态相悖的文艺作品都遭到彻底的批判和封杀。"文革"时期,中国的整个出版业,万马齐喑。有资料显示,到1971年国有出版社仅存46家。当时,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经典著作及毛泽东著作、鲁迅著作、"样板戏"图书、个别政治文学作品、政治读物("两报一刊"社论等)和部分通俗科技书籍出版外,其他图书的出版可谓寥寥无几。书店停止销售,图书馆停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1 3册 ① 比较全面地收录了毛泽东在“文革”后期关于“解放”干部的重要批示 ,为研究这一阶段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原始文字档案。《文稿》第 1 3册第 440页刊印了毛泽东的一个重要批示 ,编者加的标题是 :“对嫌疑人员处理问题的批语 (一九七五年七月一日 )”。批示全文为 :“如无确证 ,只是嫌疑 ,则应释放 ,免予追究 ,以观后效。从实践中证明。毛泽东 一九七五年七月一日”。编者随即指出 ,这是“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抄件刊印”的 ,“有手稿”。同时 ,编者在标题“对嫌疑人员”处加以注释 ,说…  相似文献   

11.
阅读《党史博览》2014年第9期,见有《毛泽东何时提出“刘邓可以分开”》.该文原是对笔者2014年2月发表的《“文革”中的毛泽东和邓小平》所提的批评.该文问道:“毛泽东提出‘刘邓可以分开’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为什么不可思议?”从该文所述,方知该文作者近年才见到毛泽东“文革”中的上述指示.因《毛泽东年谱(1949-1976》》是2013年12月才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而拙文引证的则是十年前出版的历史文献,两者其实并不矛盾.至于该文称早在1967年10月9日就见到的毛泽东批示,它与4个月前毛泽东对汪东兴的指示全然不同.请注意,笔者记述的是“首次提出”,至于说10月9日毛泽东删除邓小平名字的批示,时间滞后了数月,这还能算首次吗?  相似文献   

12.
彭艳  李瑛 《湘潮》2012,(7):16-19
毛泽东有很多兄弟,他与他们都有着深厚的感情,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回忆。 “舍小家为大家,舍自己为人民”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在上屋场毛泽东故居毛泽民的卧室,他久久凝视着挂在墙上的毛泽民的照片,深情地说:“这是我的四弟润莲,这张照片很像。”说完毛泽东便陷入了痛苦的沉思,久久不语。  相似文献   

13.
刘珍珍 《湘潮》2013,(8):11-15
长期以来,毛泽东对习伸勋赞赏有加,并屡屡委以重任。即使在习仲勋遭受康生等人陷害时和“文革”期间,毛泽东也对习仲勋很关心,加以保护。这使得习仲勋在严酷的逆境中得以保全性命,并且在此期间读了许多马列主义著作,提高了自己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为后来复出工作奠定了基础。“他是群众领袖,是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  相似文献   

14.
《湘潮》1993,(11)
一、已知最早的毛泽东诗词版本毛泽东在延安时,曾将其诗词的70首汇集付印,题名《风沙诗词》,但印数很少,只送给亲密的朋友。(见施拉姆著《毛泽东》,红旗出版社1978年出版。)《风沙诗词》系迄今已知的毛泽东诗词的最早版本,但只见记载,未见到原书。二、国内出版的最早汉文选本国内出版的毛泽东诗词汉文选本中,收集诗词在19首以上的达20多种版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的第一个初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了重大挫折,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严峻考验。此时此刻,一股“毛泽东热”在华夏大地悄然升起。1990年1月,在北京《大学生》杂志召开的一次青年知识分子的座谈会上,一些年轻人发出重新认识毛泽东的呼吁,之后的一年多,数以千计的大学生投入“寻找毛泽东”的行列,社会上也涌荡着对毛泽东的普遍思念之情。在一个非同寻常的历史转折关头,如此壮哉“奇观”究竟预示着什么? 一、“毛泽东热”的内涵“毛泽东热”首先是一种政治现象。它反映了当代青年和群众力图重新认识毛泽东的倾向。“文革”一结束,社会上曾流行一股全面否定毛泽东的思潮。尽管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但这股思潮在社会上、在青年中的消极影响并未被清除。近几年,随着大量有关毛泽东生前生活的著作的出版,许多大学生开始了重新认识毛泽东的探索。结果  相似文献   

16.
周一平新著《毛泽东生平研究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以下简称"《研究史》")是一部用史学史体例撰写的毛泽东生平研究史著作.这是目前国内外唯一的这方面的研究著作.这一著作不仅填补了毛泽东生平史研究的空白,而且给毛泽东研究、中共党史研究都带来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正>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现代著名诗人。193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烙印》,被誉为“文坛新人”。一生出版诗集、诗论集和毛泽东诗词研究著作60多部,代表作《有的人》流传甚广。2000年1月获首届“中国诗人奖——终身成就奖”。2003年获由国际诗人笔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毛泽东与臧克家,虽无诗词唱和,但他们之间有关诗词的对话、研讨之密切、  相似文献   

18.
诞生于1967年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在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生活和美术界曾引起过轰动,画家刘春华(原名刘成华)的名字也随之传入千家万户。这幅在“文革”期间印刷了9亿多张的作品,超过了当时全国的人口总数,是世界上印数最多的油画之一。  相似文献   

19.
李景 《党史博采》2001,(12):36-38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他在中国革命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动摇的。作为一个毛泽东像章的爱好和收藏者,每当我欣赏这流光溢彩的数千枚珍藏时,仿佛是在阅读一部立体的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抚今追昔,时生敬意。从“文革”中走过来的人,无论男女老幼,谁没有佩戴过毛泽东像章。据权威人士统计,“文革”中生产的毛泽东像章多达4万余种,30亿枚之多,佩戴率达到94%以上。其产量之大,使用材质之多,规格品类之繁,都堪称世界之最。因像章大多  相似文献   

20.
《毛主席语录》史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主席语录》(以下简称《语录》)是“文革”十年这一特殊时期,最具时代特征、最有影响、最权威、最盛行的“红宝书”。“文革”结束后被冷落多年的《语录》,现在又以“文革”文物的面目在收藏品市场出现,备受收藏者和研究者赏识,成为越来越走俏的文化藏品。《语录》的成书和出版《语录》的成书、出版与宣传、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热潮、高潮分不开。早在延安时期,出版界就曾大量印制、出版发行了毛泽东的论著,广大读者掀起了学习毛泽东论著的热潮。建国后,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连续几年,全国从中央到地方的报刊杂志,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