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再谈遵义会议——刍议遵义会议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90年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转折。其伟大转折意义在于正确地改变了党中央领导核心、改变了党的思想路线、改变了党的军事路线。遵义会议精神内涵可以初步表述为:坚定信念,忠诚革命;坚持真理,实事求是;顾全大局,民主团结;独立自主,实现转折。遵义会议精神的当代价值在于,它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历史参照;它作为民族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提供了历史之镜。  相似文献   

2.
1934年12月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央红军长征进入贵州,在贵州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解决了当时党和红军带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这一系列会议以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为标志,形成了遵义会议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的本质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是长征精神的逻辑起点,探索遵义会议精神对弘扬长征精神、红军精神、民族精神具有的独特价值贡献。  相似文献   

3.
遵义会议精神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团结、勇闯新路、兵民为本"。"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团结"为遵义会议精神的典型展现,"坚定信念"是遵义会议精神内在支撑,"勇闯新路"是遵义会议精神直接表征,"兵民为本"是遵义会议精神的政治本色。新时代意味着新的长征路,弘扬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团结、勇闯新路、兵民为本的遵义会议精神具有重要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遵义会议产生和铸就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一种伟大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遵义会议召开前,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13年半,尤其是经过七年多的土地革命战争,从中央到地方,锤炼出一批求真务实、有实践经验、有领导能力、忠诚党的事业的干部,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时,尽管"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占统治地位,但正确力量的发展已经超过错误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已经逐渐成熟,这是遵义会议精神产生的历史土壤。其内涵为"独立自主、实事求是;顾全大局,团结一致;坚信必胜,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5.
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35年召开于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遵义会议精神是我们党重要的精神财富,是激励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先进性的强大精神力量。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对于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是党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铸造了著名的遵义会议精神。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认识遵义会议精神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它是中国共产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开始,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基本品质。在新时期,遵义会议精神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实事求是是遵义会议精神的精髓,独立自主是遵义会议精神的核心,灵活机动是遵义会议精神的鲜明特征,民主团结是遵义会议精神的重要标志,坚定信仰、敢为人先、听党指挥,是遵义会议精神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9.
遵义会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但目前对遵义会议精神内涵的概括颇不一致。从遵义会议的特点、内容和影响等方面加以考察,遵义会议的精神内涵可概括为:发扬民主、思想斗争、顾全大局、独立自主、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遵义会议精神"的深刻内涵,提出了依托这一精神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遵义会议昭示人们:对重大问题的决策,充分发扬民主才是真谛。只有发扬民主,人们才敢于各抒己见,认清错误实质,认识真理的重要;只有发扬民主,才能最终形成统一的思想,形成上下一心的意志,从而铸就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相似文献   

12.
党史文化视阈中的遵义会议精神,从本质上讲,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等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但它们又有各自不尽相同的特点。研究遵义会议精神,要深入了解遵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会议内容和会议的影响。遵义会议精神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遵义会议前后培育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自我纠错、团结一致、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3.
70年前的遵义会议,是集体努力的结果,是我党历史上一次非常成功的会议,是中国革命由失败到胜利的历史转折点,但会议的成功,绝非偶然,是毛泽东身上具备的一系列优秀品质的必然结果,毛泽东对遵义会议做出了最重要的贡献,堪称遵义会议第一人。当今,我们研究和学习毛泽东优秀的品质,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是一场彻底的社会变革运动。古田会议不仅解决了红四军党内所存在的问题,而且还针对农民意识对于中国革命负面影响的深层次社会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既消除了非无产阶级意识在党内的影响,也通过教育将革命意识的基因注入到农民意识中,使农民意识在斗争中得到提升和重构,从而使革命意识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正因为如此,古田会议作为党和军队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鲜明的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实践意识。其所体现出全新的社会价值取向,对于党领导的社会变革起到了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5.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作为重要领导者、参与者的毛泽东对长征的认识和评价,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态度和看法。通过毛泽东的长征观来透视长征的缘起、转折和结局,是长征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立足点。毛泽东的长征观,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是全面、客观和辩证的。毛泽东认为,长征主要缘于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在长征途中,党和红军克服了严酷环境的考验,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最终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6.
宁都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极其复杂。自第三次反“围剿”结束至宁都会议召开前这一年的时间里,中共苏区中央局除毛泽东以外的其他成员,为贯彻执行中共临时中央的“左”倾“进攻路线”,始终在与毛泽东的所谓“右倾机会主义”进行斗争。宁都会议的召开,是这一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1929年6月14日毛泽东《给林彪的信》的具体内容,赞同这封信"是古田会议决议形成的基础"这一理论观点,同时认为,古田会议后,毛泽东于1930年1月5日给林彪的复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批评林彪错误的同时,更希望林彪摆脱悲观情绪,增强革命信心。古田会议决议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也是毛泽东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论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是一次有充分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的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具有四个特殊性:局势极其险恶,代表身份多样,会期非常短暂,即定方针会前先行。八七会议的特殊性造成了它的局限性。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完善自我的一次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