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公共权力腐败有其必然性,但腐败泛滥却具有可能性。腐败泛滥在于公共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只要能对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就一定能够制止权力腐败的泛滥,使权力的负效应减少到最小,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要想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就必须采用以民主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法律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的四位一体的综合制约机制,想单纯依靠某一种制约机制来消除腐败的泛滥,是绝对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在三年前的“中共十五大”报告中严肃地指出 :“反对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 ,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党和国家领导人将腐败问题提到如此高的程度 ,可见反对腐败,研究反对腐败和遏制腐败蔓延是十分重要更是十分必要的。一、从目前我国反腐斗争情况看我国权力腐败问题的成因和强化党内监督的必要性应当肯定的是 ,自“十五大”以来 ,我国反腐败斗争的鼓声的确是越擂越响 ,一批批的腐败分子被查处 ,受到了应有的法律惩罚 ,顺应了民心 ,得到了人民的赞扬。特别是20…  相似文献   

3.
腐败生成原因是反腐败研究和实践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存在误区,亟待深化的问题.邓小平把腐败问题研究和解决提高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的高度,不仅为揭示腐败原因拓展了新的思路,破除了误区,而且为正确确定反腐败策略提供了新的方向.防治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力制衡机制,形成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权力配置结构,抓住了这一点,就是抓住了治腐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4.
权力腐败是当今社会一大公害,深为广大群众所痛恨。正确行使权力,防止权力腐败,是党和人民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我们要深刻分析产生权力腐败的主客观原因,充分认识其危害性,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当前权力腐败主要有五种表现:一是在组织人事上以权谋位。二是在经济管理上以权谋利。三是在思想意识上以权谋名。四是在生活作风上以权谋色。五是在工作和人际交往中以权谋吃。造成权力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封建社会特权思想的影响。二是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糜烂的生活方式的影响。三是对部分领导干部选拔不准、管理不严、教育不够。四是权力缺乏制约。五是对权力腐败行为查办不力。处理不严。  相似文献   

5.
搞好廉政建设,预防权力腐败,已成为各级干部乃至亿万群众忧思的"国题".预防权力腐败务必靠教育启迪,打牢思想基础,增强自觉性,使其不忍;靠机制监管,打掉特权观念,增强约束性,使其不能;靠严惩警示,打破侥幸心理,增强震慑性,使其不敢.只有坚持"三靠",增强"三性",才能起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本文从历史体制、法制等方面对权力逆向运行的根源进行探析,这对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权力腐败是各国政治生活中的“毒瘤”,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突出表现为腐败案件居高不下、“窝案”不断等。对此学术界提出了许多防范和遏制腐败的观点,这些观点各有其独到之处,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防治腐败的关键在于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8.
任何国家在社会转型时期都存在着利用公职、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我国也是如此.我们必须通过建立高效、独立的反腐败机构,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以及改革体制等措施,彻底根治腐败.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提出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既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健全和完善我国反腐败权力制约机制提供了改革的方向。在对我国村官腐败的现状及原因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治理村官腐败应以权力制约为视角,构建村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机制,从而真正形成以权力制约为核心的反腐败权力制约机制,健全基层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
权力腐败,从经济学角度看,它是权力的商品化、资本化和市场化。权力商品化是掌权者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商品,用来进行权物、权钱、权色、权权交易,从而为自己或少数人谋取私利。权力资本化是指权力在社会生产、流通领域中采取资本的形式,获取私利。权力市场化是指掌权者利用公共权力控制的经济和政治资源,对社会资源进行分配,为自己和少数人谋利。  相似文献   

11.
加强制度建设遏制权力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腐败是当今人们关注的热点,如何遏制权力腐败又是一个难点,如何从制度建设这个根本上对权力腐败进行遏制?提出遏制权力腐败的根本在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遏制权力腐败需要:转变政府职能,防止政府领导及部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的泛化和滥用;健全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立法,反腐倡廉制度法制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12.
执政为民是党的性质的根本要求。坚持执政为民 ,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其出发点和归宿 ;在加大改革力度的问题上 ,要充分考虑人民的承受力 ;同时更应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新的形势对党员干部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4.
腐败问题严重破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对社会文化造成迁延性侵蚀.,并且严重危及社会的政治安全。增强反腐败软实力是对国际反腐败经验的有益借鉴,因此,要构建以贪污腐败为耻的文化风气,并培育廉政之根。  相似文献   

15.
建立社会制约机制推进反腐败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梅花 《学习论坛》2002,(10):47-49
发展社会民主 ,理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建立有效的社会制约机制 ,是根治腐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文章论述了现阶段腐败现象的主要特征 ,深刻剖析了腐败产生的重要根源 ,进而提出了建立社会制约机制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6.
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基本执政理念。只有深刻理解执政为民的丰富内涵,在执政活动中以实际成效切实体现执政为民,我们党才能始终取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实践执政为民的主要路径有: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使执政为民成为自觉行为;解决激励机制问题,使执政为民成为自励行为;健全惩戒监督机制,使执政为民成为自警行为;健全各项制度安排,使执政为民成为自愿行为。  相似文献   

17.
一个政党要夺取政权、巩固政权首先要有合法性基础。执政为民是党执政合法性的基础和要求 ,两者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夯实合法性基础必然要求党在新形势下进一步践行执政为民 ,而合法性基础的稳固也会进一步促进执政为民的顺利展开 ,满足民众的价值需求 ,执政为民与政治合法性之间的良性互动必将使政治系统更加稳固与高效。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能否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直接关系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要一心一意谋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杨树平 《学习论坛》2005,21(10):30-33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属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时代要求和实现形式。在执政条件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记宗旨、积极实践,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充分体现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特色,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要求,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