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石青 《台湾研究》2002,(4):57-62,93
台湾经济继去年陷入50年来的首次衰退后,今年表现也不如预期,未来几年的发展前景仍不容乐观。如何才能早日摆脱困境,重振经济,关系到岛内民众的切身利益,已经成为岛内主政者必须加以认真解决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华  王华 《台湾研究》2007,(4):21-25
随着台湾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台湾岛内的服务产业逐渐步入成熟期,并日益成为岛内经济的支柱和对外投资的主力军。近20年间,祖国大陆在承接台资产业转移中成就突出,但受两岸关系及服务贸易政策障碍的影响.在吸收台资服务业方面尚无太大进展。海峡两岸加入WTO已逾5年,大陆服务业开放迫在眉睫,及时对台湾服务业投资祖国大陆的趋势和影响加以预判分析,  相似文献   

3.
台湾经济在工业化过程(1950—2000)中,在城乡发展的公平和效率的兼顾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基本实现了高经济成长和低收入差距。在1984年到2000年的统计中,台湾城市居民收入与农民收入的比在1.3左右,同发达国家相比较也属于很低的水平,即岛内城乡收入差距较小。分析台湾在此过程中缩小城乡差距的主要措施对于大陆地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台湾经济下滑趋势明显,并呈现“闷经济”特征:低增长、出口疲弱、消费投资低迷、民生困顿,台湾当局虽采取多项经济举措,但缺乏方向感无力摆脱困境。造成这种“闷经济”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岛内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滞后。受外部环境、政党斗争、制度建设等因素制约,台湾经济短期内难以走出困境,但加快两岸经济合作是有助于台湾“脱闷”的重要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两岸经济合作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ECFA后台湾加速推进与国际经济体商签经济合作协议,美国重返亚太战略造成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局面更加复杂,台湾参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在岛内备受关注,并成为台湾当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台湾经济的发展不仅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而且对岛内政局,进而对两岸政治关系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现阶段台湾经济正处于转折性变化时期,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将首先阐述影响未来台湾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评估未来几年台湾经济发展可能的走向,最后分析这种走向对两岸关系可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台湾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李红梅几十年来,台湾的中小企业在岛内经济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80年代以来祖国大陆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台湾中小企业与祖国大陆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为使广大读者对台湾中小企业有所了解,本文就台湾...  相似文献   

8.
2012年台湾经济在内外形势同时恶化的叠加影响下,出现了5年来第2次的低速增长,其下降幅度与速度都远大于当局年初的预期,虽然到当年第4季开始出现企稳态势,但2013年后能否恢复中速增长,仍有相当大的变数,而要维持经济稳定增长,则还需要岛内进行更深刻的经济变革。  相似文献   

9.
熊俊莉 《台湾研究》2011,(2):16-19,48
随着政治选举制度的完善,选民根据经济发展现状及预期进行理性评估和“经济投票”。政党为获取经济型选票往往在选举前后调整相关经济政策或政见,从而出现“选举性循环”现象。两岸经贸关系已成为影响台湾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与岛内选举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本文以“五都”选举为例,剖析台湾选举中的“经济投票”行为及其对政党两岸政策与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台湾经济恶化状况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去年下半年以来,台湾经济由盛转衰,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岛内各项重要经济指标均创下战后以来的最低点。“9.11事件”后,台湾经济在年底复苏的期望再度落空,今年出现战后以来的首次经济衰退已无可避免。那么,当前台湾经济空前恶化的主要特征有那些?导致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能否短期内走出低谷?本文试就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俞新天 《台湾研究》2010,(1):1-6,24
自2008年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以来,岛内局势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两岸关系开始了战略机遇期,进入了大交流、大发展、大合作的新阶段。然而,现在对于两岸关系的文化层面研究较少,认识较浅。经济利益当然是两岸关系的基础,但是经济关系必须在非经济的环境中运行,文化理解为它注入润滑剂。政治难题的破解,  相似文献   

12.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岛内经济频繁出现问题,企业财务危机不断,银行呆账、坏账猛增,尤其是台湾房地产业连续8年萧条,于今仍无复苏迹象,使一直处于亚洲金融危机阴影之下不景气的台湾经济雪上加霜。为挽救营建业,避免扩及相关行业及金融业,稳住动荡不安的经济形势,台...  相似文献   

13.
两岸经贸新形势与台湾的两岸经贸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经贸关系密切,两岸贸易规模迅速扩张,商品结构不断调整,台商对大陆投资规模持续扩张,投资领域呈多元化。但是台湾持续的产业外移、资金失血也带来一些社会经济问题。2008年3月马英九胜选,国民党重新执政。两会复谈并取得重要成果,将对两岸经贸关系产生较大影响。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两岸投资规模继续扩大,贸易关系更加紧密,产业发展互惠双赢。台湾方面若要借重大陆重新振兴岛内经济,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以来,台湾又处于新一波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从产业升级角度看,在90年代的支柱产业——电脑及相关产业加速外移后,如何寻求新兴产业加以替代及建立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就成为台湾避免出现“产业空洞化”和实现制造业脱胎换骨的关键所在。而自上世纪末快速崛起的液晶面板(TFT—LCD,彩色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产业,无疑已成为当今台湾最令人瞩目的新兴产业,近年来该产业投资规模之巨、产值增长之快,已使其成为推动岛内经济复苏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台湾资讯电子产业(包括资讯、消费电子、通讯和半导体等)在20世纪50年代逐渐萌芽发展,80年代快速成长,获得全面发展,在90年代后进入发展成熟期,资讯电子产值持续上升,出151持续增长,多项产品总量居世界前列,同时向大陆及其它地区的投资不断增加,资讯电子产业已经成为台湾经济的主导产业,并在世界上也举足轻重。本文主要对2000年后岛内资讯电子业发展及趋势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准确把握台湾资讯电子产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向。  相似文献   

16.
台湾集团企业的发展与特色李非集团企业作为台湾民营企业的骨干与核心,是岛内民间资本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一支强大的经济力量。它的崛起预示着台湾的经济实力向财团资本集中,开始告别中小企业为主的经济时代,逐步迈向集团企业主导的时代。所谓“集团企业”或“关...  相似文献   

17.
台湾创业投资事业的扶持政策体系建设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4年台湾成立第一家创业投资企业至今,台湾创投业经历了导人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共募集1800多亿元新台币(以下未注单位均为新台币元)投资于岛内外9000多个科技项目,成功地带动岛内科技产业资本形成将近19000亿元的规模,共扶持岛内上市或上柜企业340多家,岛外上市企业超过100家,台湾创投业为台湾的科技腾飞和整体产业升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无论是两岸关系还是台湾岛内政局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台湾的舆论倾向亦发生了重要变化,维持半个多世纪的台湾舆论定律开始松动,开始朝着一个新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9.
以2005年8月“高捷弊案”爆发和年底县市长选举结束为发端,台湾政局逐渐出现民进党上台以来的最大变局,陈水扁执政开始进入“后扁时代”。引发岛内政局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标榜“清廉、本土、改革”的民进党政府迅速沉沦,人民对执政者的为所欲为和无所不为深感困惑与震惊,并逐渐失去耐心与信心。岛内在2006年所兴起的反贪倒扁运动,目前仍未能引起人们对2000年政党轮替后所出现的岛内乱象的省思,民进党隐藏在“爱台湾”、“本土化”与“民主化”旗号下的选举利益考虑和“台独”路线,显然无法产生推动其转型的内在力量。引发台湾政治变局的结构性因素在相当长一个时期仍将继续主导岛内政局走向。  相似文献   

20.
当前台湾水果大陆销售存在的问题及两岸农业合作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祖国大陆积极释放善意,针对台湾水果登陆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并从8月1日起对台湾15种水果进口单方面实施零关税,标志着台湾水果在大陆销售进入新的阶段。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台湾农民收入,使之从两岸经济交流中获得实惠,也丰富了大陆民众的物质生活,受到两岸各界的普遍欢迎。反观台湾当局的种种阻挠,不仅导致岛内民众的普遍质疑与强烈反弹,也从侧面证明该措施确实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