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7 毫秒
1.
2012年《刑事诉讼法》实施后,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从法律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来看,我国的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具有如下特点: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为基础,以防止冤假错案为目标,以审前被告人供述的合法性为审查重点;优先适用办案单位出具的"情况说明",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是对证据合法性进行调查的最后保留手段等。为保障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顺利实施,需要立法明确:侦查人员出庭时的证人地位,并规定与普通证人不完全相同的权利、义务和法律后果;规定当庭证言与"情况说明"不一致时的证据取舍;规定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申请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权利。为减少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阻力,需要做到:完善配套制度,充分体现公、检、法三机关分工合作原则的精神,取得侦查机关的支持;加强对侦查人员出庭知识的培训,提高侦查法治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许志 《理论导刊》2003,(10):48-49
学术界关于沉默权的含义有过激烈的争论。沉默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所享有的针对侦查人员、检察官和法官的讯问保持沉默或者拒绝陈述的权利。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刑事司法正当程序的重要保障。沉默权体现了司法公正和司法民主,是司法文明的必然要求和人权司法保障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3.
证据保管链条制度伴随实物证据重要性的提升而日益重要。证据保管链条制度体现了证明责任的要求,其要求从证据的收集到呈现于法庭之上的各个环节都有完善的保管和记录,在实物证据存有争议时相关人员应当出庭作证。如此,证据保管链条制度直接保障着实物证据的同一性,有利于规范侦查人员对证据的收集、保管和鉴定等行为,有利于保障被告人的权利,也有利于事实认定者审查判断证据、准确地认定案件事实。在目前的司法体制下,关于证据保管的规定实效较差,其功能的发挥受到较大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在英美法系国家的司法实践中,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侦查人员不出庭作证为常态,出庭作证为偶然情况。此次新刑诉法多项条款涉及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完善,但这些条款的设计未专门针对侦查人员出庭。对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价值基础及其制约因素进行剖析,进而完善我国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彰显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5.
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在细化规定了强制证人出庭作证的同时,首次突破性地规定了关于被告人亲属拒绝出庭权的条款。然而新的规定显得较为粗放,对于亲属拒绝出庭权的行使主体、行使条件以及具体权能均没有明确规定。借鉴两大法系主要国家中关于近亲属拒证权制度之规定,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应对近亲属拒证权行使的主体范围、行使时间、主要权能和程序保障等予以明晰,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亲属拒证权制度。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上,两大法系国家对警察出庭作证问题持不同态度.在英美法系国家,警察出庭作证是普遍现象;在大陆法系国家,警察出庭作证甚为少见,但近年来,随着司法改革的逐步深入,要求警察出庭作证的呼声日渐高涨.以两大法系的比较为视角,从法理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剖析,有助于探究警察出庭作证问题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马娟娟 《学理论》2011,(20):63-64
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是刑事审判方式改革面临的难题之一。由于我国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不健全,在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作证率低困扰着我国的司法审判活动。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较多,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重构: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证人作证的法制意识;完善相关立法,保障证人出庭作证。  相似文献   

8.
宋卫华 《学理论》2014,(4):131-132
2013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但刑事科学技术鉴定人从心理上尚未完全适应,出庭作证时可能出现种种问题,试图从鉴定人出庭作证法律要求、对鉴定人的积极意义以及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进行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刘佳 《学理论》2014,(2):87-88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鉴定人出庭难问题一直存在,修订后刑事诉讼法为了进一步完善鉴定人出庭制度,解决司法实践中鉴定人出庭率低的现状,对鉴定人出庭、鉴定意见的质证、鉴定人拒不出庭的法律后果等问题都作了明确规定。但仍需进一步完善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完善落实鉴定人出庭作证保障机制;完善落实鉴定人拒绝出庭作证的处罚机制;建立专家证人出庭作证的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10.
安晓玲 《理论导刊》2001,(10):48-49
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诉讼法在保持打击犯罪的力度下,增加了辩护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侧重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保护,这是我国法制制度民主化的一个重大举措。但随着我国法制建设和社会实际情况的一些新变化,我国诉讼制度又面临新的问题:沉默权是否应引入诉讼制度,这引起了司法界的广泛关注。辽宁省抚顺市人民检察院在全国率先大胆将沉默权引入诉讼程序。他们在《主诉检察官零口供规则》规定,检察官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允许其保持沉默。对这一…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保障被告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和明智性,应在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被告人认罪认罚撤回权,这既与无罪推定原则在本质上具有契合性,也是被告人认罪认罚意思形成障碍后的救济途径,更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实现司法正义的要求。为防控该撤回权在司法实践中可能的异化风险,应在刑事诉讼法中明确对该撤回权的行使主体和方式、行使的期限、次数和理由、行使的法律后果作出具体的规定,同时还需要强化被告人行使认罪认罚撤回权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2.
未经查证属实的一切证据均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是审判机关查证鉴定意见是否属实的重要路径。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的任务、出庭作证的证言规则及要求,是司法鉴定人出庭制度的重要内容。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除了宣读司法鉴定文书,接受质证主体、审判人员的交叉询问,并进行解释和说明外,必须严格遵守法庭证言规则和要求,依法、真实客观地提供法庭证言,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司法鉴定文书与司法鉴定人在法庭上的证言共同构成了有关鉴定意见的诉讼证据材料体系。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为在司法工作中贯彻实施《工会法》作出了重要规定,其内容集中于三个问题:一、工会组织的法人资格及其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二、对拖欠工会经费的收缴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三、对工会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的保护。这一司法解释的实施是人民法院对工会工作的有力支持。笔者就上述三个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4.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法律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审判规则,无论在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早已在司法实务中予以确立并逐步完善。在当前两大法系相互融合、充分借鉴的情况下,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已成为各国刑事诉讼价值的体现,也是刑事诉讼基本规律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2012年3月14日,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正。为适应进一步加强惩罚犯罪、保护公民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的需要,修正案进一步完善了包括侦查讯问制度在内的刑事诉讼基本程序。侦查讯问制度是一个包含侦查讯问主体、对象、第三人以及侦查讯问行为的启动、方法手段、结果使用、讯问行为监督等内容的完整体系。总结归纳修正案中对侦查讯问制度完善的具体内容,对于侦查讯问人员更明确地理解并更严格地执行修正案的有关规定,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将尊重与保障人权写入了总则,同时增加、完善了保护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讯问过程中合法权益的规定。上述内容的变化,使侦查讯问权力、侦查讯问活动的封闭性以及侦查讯问的强制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为此,如何在新《刑事诉讼法》实施的背景下做好侦查讯问工作,无论是侦查实践部门还是侦查理论研究者均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前,证人出庭作证难已成为严重困扰我国刑事审判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 证人出庭作证有利于加强诉讼方式的公平性、实现法庭审判的公正性和审判结果的权威性。解决证人出庭 作证难的问题,对公正、合理、高效地审理案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完善对证人保护的立法规范、增加 给予证人经济补偿的规定、规定证人不履行出庭作证义务的法律后果和逐步消除影响证人作证的自身因素 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吴永一 《学理论》2013,(17):151-152
《刑事诉讼法》(2012年修正)对鉴定结论的相关规定,包括鉴定人不出庭作证的后果,以及引入相关的专家辅助人制度都是很大的进步,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鉴定结论质证程序,但是这仍然有一定的缺陷,如未规定鉴定结论的庭前开示制度、未规定规范的交叉询问制度以及质证的内容不明确等,分析《刑事诉讼法》(2012年修正)关于鉴定结论的质证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考察和分析国外的相关规定中借鉴有益的因素,能对完善我国鉴定结论的质证程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贾清林 《学理论》2011,(4):76-79
企业之间的资金拆借在司法实践上一直按无效认定的,直接的法律依据仅有最高法院的若干司法解释;但是《公司法》第149条第三项的规定显然与上述司法解释相悖;仔细研读:企业资金拆借无效的认定逻辑其实难以服人,而根据《公司法》第149条第三项规定却能推论出企业资金拆借合法有效的结论,规范之间的冲突显而易见;而这种冲突已逐步延伸到司法实践及其他领域中,彰显该规范冲突解决的必要和迫切;而根据法律冲突解决的规则,《公司法》规定应优先适用,也即企业资金拆借在符合《公司法》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应认定为有效,这显然又与目前的司法实践相冲突;而本文的探讨仅仅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见解,最终的解决还要靠立法修改或相关司法解释的出台。  相似文献   

20.
完善被告人认罪认罚从宽处理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据此,2015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发布的《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以下简称《纲要》)中第13项要求:"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明确被告人自愿认罪、自愿接受处罚、积极退赃退赔案件的诉讼程序、处罚标准和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