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切辉煌成就的取得,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对此,我们从其坚实基础、科学内涵、完整结构、显著特征就可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2.
贾学军 《前沿》2011,(1):25-29
20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与冲突的变化,西方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也表现出一些新的变动,这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产生了冲击,促使了西方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理论与实践的历次改变。随着苏联共产主义的失败与民主社会主义逐渐趋于沉寂,"新社会运动"开始纷纷兴起,成为20世纪末、21世纪初西方最有影响的社会运动形式,新社会运动的兴起引领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运动的去阶级化潮流,是当前西方左翼中最有上升空间的政治势力。  相似文献   

3.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在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布哈林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尝试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建构,在当时的条件下把人们对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关系的理解提高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但面对工业化的历史压力和传统理论的限制,布哈林的这一理论建构本身又处于内在的冲突之中,这是布哈林在与斯大林的理论争论中最终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布哈林的理论和政治失败成为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确立的重大历史性标志。  相似文献   

4.
托克维尔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是取消私有财产权,它的前途是一种“新的奴役”。他考察的是圣西门式的而非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他不排斥未来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因素,也不是不干涉原则的捍卫者。他并非古典自由主义者眼中的反社会主义者,而是一位20世纪新自由主义先驱。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早在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就开始探讨。进入20世纪后,西方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几番出现高潮,形成了具有很高知名度和极大影响力的"市场社会主义"流派。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有关理论研究又掀起高潮,取得较大突破,使这一跨世纪性难题有了新的理论进步。  相似文献   

6.
实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既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又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严峻的考验。适应经济体制根本转变的新形势,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这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世纪之交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战略思想,反映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深刻思考。为了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提出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的同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既要坚定不移地实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又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根本指导,站在苏联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立场上,站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以及人类进步事业的立场上,依据大量而翔实的史料,依据对亲历这场事变的前苏共领导人、俄罗斯各界人士以及普通民众的访谈,全面剖析并深刻阐释了苏联亡党亡国这一20世纪人类遭遇的最重大的历史悲剧。左凤荣在其商榷文章中对本片的所有批评和指责都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8.
一、社会主义有本质的界定,有最根本的原则,偏离了它就会走到事物的反面。 社会主义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进步的社会制度,它有着自己最本质的东西,也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最本质的界定。坚持社会主义首先必须坚持由这一本质决定的最根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是一个历史现象 ,它贯穿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 ,生产力是最根本的动力。在生产力革命的推动下 ,全球化不断深入 ,经历了多次发展高潮。全球化的历史进步不仅推动资本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也使社会主义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中产生出来 ,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兴起于20世纪七十年代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 ,它必然会带来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新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本主义的主要物质技术基础是以大工业为核心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0.
理论动态     
《政策》2001,(Z1)
郑新立:当前我国经济面临 突出问题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提出,当前我国面临的问题与20世纪80年代初期面临的问题有些是相同的,有些是不同的,而最突出的有三个问题。 首先是投资和消费的问题。郑新立认为,自从90年代以来,投资的比例占整个GDP结构中的比重逐步提高,而最终消费的比重逐步降低,这是导致目前需求不足的最根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的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国内外舆论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最根本的政治问题。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①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后期取得的最大收获,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和国际国内政治风波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的基本理论。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紧紧扣住“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关键点,紧密围绕当代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见解和新观点,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  相似文献   

12.
研究我国的诸多“绩优”企业,为什么企业发展快,企业员工的积极性高,我们不难发现,最根本的原因是其企业文化的民主性较为突出,企业内部形成了一种让职工当家作主、发挥主人翁作用的氛围。民主性应该是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题中应有之意,是我国企业文化的最重要的特征。社会主义公有企业的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工人当家作主,这是为历史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的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国内外舆论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最根本的政治问题。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①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后期取得的最大收获,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和国际国内政治风波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的基本理论。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紧紧扣住“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关键点,紧密围绕当代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见解和新观点,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阎志民五十年代初期以来,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先后开始改革,而结果却截然不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改革指导思想不同。中国改革取得伟大的成功,首先是因为邓小平同志根据新的时代特点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为我们党提出了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即将过去的这一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进取、最辉煌的世纪,也是最悲壮、最迷惘的世纪。在这一世纪中,对人类社会历史发生最重大的影响莫过于两大革命,即科技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20世纪中,社会主义革命从空想到实践,从俄国共产党首先夺取政权到先后有14个国家的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世界随后被分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势不两立而又势均力敌的两大阵营。而当人类历史正向新世纪迅速迈进的时刻,共  相似文献   

16.
金茂伟 《今日浙江》2001,(17):32-34
过去的20多年,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技术进步。进入新的世纪,浙江经济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更加需要我们依靠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这两个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7.
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立党建党的根本出发点。我们致力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致力于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归根到底 ,都是为了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自诞生以来之所以能从小到大 ,由弱到强 ,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引导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忠实地履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因而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信任、拥护和支持。这是我们党的生命力之所在 ,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由于…  相似文献   

18.
金川公司为什么能够连续十二年经济效益持续稳定增长,为什么在艰苦的工作条件下职工队伍越战越强,企业越办越兴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一条是金川公司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指导思想落到了实处,充分调动了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开发了人的潜能,使职工当家作主这一社会主义企业最根本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是个值得隆重纪念的日子。因为这是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告别“文革”灾难,走上正确道路的开端。尽管在这20年间我们并非一帆风顺,遇到了发展中的种种难题,走过弯路,有过沉痛的教训,并且仍然面临诸多尚未开解的难题,但是,我们获得的成功是显而易见的、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取得,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还是源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最近,某刊披露了“文革”时期一个农村公社,就如何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总结出的7条经验:“搞农业是社会主义,搞工业是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20.
胡松  俞春兴 《前沿》2006,(6):194-197
江泽民同志说:“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这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也是这样。”①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产生和兴起了一场新的革命———村民自治制度。笔者认为,它是现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党和人民探索农村治理道路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我党制度和执行任何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对于在我国农业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更加现实的实践意义。一、村民自治在我国的社会地位1998年9月,江泽民在安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