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名领导干部在上党课时开导大家说:“不要把功名利禄看得太重,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嘛。”一语既出,引来不少赞同声。笔者却认为,为人处世,追求愉快的生活无可厚非。但问题的另一面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标准衡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仅仅把一己的“高兴”作为人生追求,未免格调太俗、境界太低,不符合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过多地追求个人的“高兴”,把精力过多地花在自己或家庭成员的吃喝玩乐上,从小处看,容易像鲁迅说的那样“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往往会沉湎于安逸之中不思进取,从而忘记了共产党员的使命;从大处说,一不小心就会滑向颓废乃至犯罪的深渊。君不见,为了追  相似文献   

2.
郭亚军在美国生活了整整15年,在他的履历中有非常令人艳羡的经历:“美国哈佛等4所大学教授”。人们不明白,这样一种别人都渴望得到的肯定、这样一份别人都企盼得到的高薪,为什么被他“轻轻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毅然回到祖国,组建实验室、致力于高级人才培养的“哑铃”模式、潜心研究医学、倾力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3.
漫歌和谐     
和谐是一个悠久的历史名词。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家都把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和美好模式。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曾提出“和为贵”的观点,并将“仁”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主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其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孟子则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哲理名言。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其名著《理想国》一书中设计了一幅正义之邦的图画,主张“公正即和谐”。16世纪以来,在文艺复兴、产业革命的影响下,西方的一些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力求构建公平和法治的社…  相似文献   

4.
古代官员待遇之优,以宋朝为最。然而“文官依然爱钱,武将照旧怕死”……一段时期以来,“高薪养廉”理论颇为流行,论者以为给予公务人员高薪,解除其后顾之忧,可令官员“不必贪”。其实“高薪养廉”既非舶来品,也非现代人独创,中国古人早已实践这一理论千年,却以失败告终。其中官员待遇之优渥,尤以宋朝为最。  相似文献   

5.
“现实的个人”作为马克思第一个伟大发现的出发点,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跨越青年黑格尔派用哲学词句所堆砌的“抽象的人”的思想武器,其不仅在反驳“历史唯物主义存在人学空场”的同时开启了人学研究的唯物史观视域,也在揭示人类解放的两大要素中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追求。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秉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关怀,成为当今探索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因此,全方位把握“现实的个人”思想,不仅是在增强文本与现实对话的基础上理解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应有之义,也是指导我国在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6.
审议同期声     
《中国人大》2014,(21):6-6
一个公职人员完全得到市场化的待遇水平是不可能的。但是人所追求的不一定都是物质上的待遇,如果这些有成就的律师、在社会当中有名望的律师,能够应聘当法官的话,他就不是追求物质的待遇,而是追求社会对他价值的认可。但凡愿意舍弃律师的高薪进入到法官队伍的人,所追求的是自己的声誉和社会价值,这就会比较稳定。——吴晓灵  相似文献   

7.
旅日期间,虽然有洋房、轿车、高薪的诱惑,但在我心灵的天平上,这些东西永远高不过“祖国”二字。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就永远不会有“家”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科学与“现在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时”是“现在人”的基本生存状态。对于任何生命来说 ,“现在”都是最重要的 ,具有决定性意义。荣古虐今、贱近贵远实不可取。诚如黑格尔所说 ,一个灰色的回忆 ,绝不能抗衡“现在”的生动和自由。确实 ,幸福与激情都寓于现在的包容之中然而“现在”并不代表生命的一切 ,人类尤其如此。既然人类已经存在了 ,就一定希望永远地存在下去 ,这一意识或潜意识人人有之。从这个角度出发 ,至少人类应该有一个完整的、连续的并且能被现实人认知的过程。假如能够将生命置于这个过程之中 ,人类就至少在精神层面获得了永存。实际上 ,千百年来人类就…  相似文献   

9.
市场如战场,商战如兵战。“上兵伐谋”,现代商战越来越趋向于知识经济方面的角斗,这不仅是经营者之间智力的角斗,更是企业全体员工与竞争对手之间智力的斗争,因此说,人才应成为每个企业家最关注的因素我国历史上的刘邦、刘备堪称“求贤若渴”、“仁义之君”的典范。汉高祖刘邦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扶百姓,给馈晌,不断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后来的三国中,曹操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谓占了天时…  相似文献   

10.
日前与某猎头行业人士闲聊,获悉近期最紧俏的岗位竟然是营销类人才。高级外贸经理成了“香饽饽”,炙手可热,企业纷纷开出超过市场价20%的高薪“挖”人。为什么在进出口已现回暖之势时,外贸人才仍如此被企业看重,以至于要到处“挖”人?其实这也正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外贸回暖只是迹象,真正进入春天还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11.
如果人们只追求高薪与政府职位,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劳动是卑贱的,那你就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罗马一位演说家说:“所有手工劳动都是卑贱的职业。”从此,罗马的辉煌历史就成了过眼云烟。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一句让古希腊人蒙羞的话:“一个城市要想管理得好,就不该让工匠成为自由人。那些人是不可能拥有美德的,他们天生就是奴隶。”今天,同样有许多人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低人一等的。他们身在其中,却无法认识其价值,只是迫于生活的压力而劳动。他们轻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自然无法投入全部身心。他们在工作中敷衍、得过且过,而将…  相似文献   

12.
问:不久前出版的《中国院士治学格言手迹》一书,其中收录了您题写的一句格言,是叫“乐知出灵感”吧,读来颇具新意和耐人品味,您能就此格言谈谈具体的治学体验吗? 答:这确实是我个人的一点体验。人生的种种体验或者说感悟, 其实很容易从先贤那里找到最经典的说法。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中的“之”字,便是指做学问这件事;而“知”、“好”、“乐”分  相似文献   

13.
“高薪养廉”非良策上海市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胡训珉自“高薪养廉”说提出后,引起我国社会的强烈反响,不少人往往把“高薪养廉”视为整肃政风的前提。其实,这是一个误导。“高薪养廉”说为腐败分子开了方便之门不可否认人们当年提出的“高薪养廉”说,对于激起社会...  相似文献   

14.
猫号别议     
明《应谐录》收录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人把豢养的一只猫当作宝贝,在人前夸耀为“虎猫”。甲劝他:“虎固然凶猛,但不如龙的神勇,最好更名为‘龙猫’。”乙说:“龙升天需依托浮云,不如取名‘云猫’。”丙说:“云雾蔽天,风吹即散,还是叫‘风猫’好。”丁说:大风骤起,只要躲在墙后足以防避,我看不如更名为‘墙猫’。”戊说:“墙虽牢固,老鼠打洞,足以毁之,不如取名‘鼠猫’。”一老者听了他们的“宏论”,嗤之以鼻:“猫就是猫,是用来捕鼠的,何必起些不伦不类的名称呢?”  相似文献   

15.
No.1公务员 上榜理由:似乎一旦捧上此饭碗,终身不需愁吃穿。没有业绩要求,不必疲于奔命,只要你不犯大错误,永远不会被撤职、裁员、被迫下岗。公务员的好处概括起来就三个词:稳定、高薪、轻松。残酷真相:做的永远是琐碎事,说的永远是谨慎话,领导一皱眉就够你琢磨上三天。进了这个衙门,大多数人便得学会忽略“梦想”、“激情”这些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的词汇,没什么大展拳脚的余地。最可能的前景就是踏实地混上十来年,当个小官,管理一下新来的大学生,风平浪静、庸碌一生。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人汪洋湖用一生去实践一个承诺,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官”念。 “人生在世,奉献二字。”这是汪洋湖同志恪守的勤政座右铭。老百姓说:“汪洋湖是什么人?汪洋湖是一个把老百姓捧在心尖上,知冷知热,舍心舍命要让老百姓过好日子的人!”他为群众造福。群众的每一点难点、苦处,都是他心中的痛,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取利益,是他永远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公安研究》2014,(6):95-95
石仲泉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年第10期撰文认为,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努力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追逐“中国梦”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历史。从毛泽东到习近平都企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梦想。这是近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追求。尽管他们对“中国梦”的定位标准、实现目标略有差异,强调重点有所不同,但要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刘明洋  钟惊 《中国人大》2009,(19):40-40
“病有所医”是农民群众梦寐以求的企盼。而今,“病有所医”在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正逐步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9.
对“成功”而言,“能力”和“机遇”缺一不可。一个不懂围棋的人,永远都不可能站在冠军的领奖台上。同样,一个棋艺高超的人,如果没有参赛的机会.也永远不可能站在冠军的领奖台上。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告业也日益繁荣。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广告策划者采用不正当手段,进行虚假的广告宣传,以达到华众取宠的骗人目的。 “高薪噱头”。一些企业为制造所谓的“轰动效应”,以耸人听闻的天文数字之年薪来招聘某部门一负责人,频频吸引新闻媒介的注意。殊不知,这样做根本上是“打肿脸充胖子”,“高薪”无法兑现,换来的是“泡沫式”的回报,其结果是“陪了夫人又折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