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侧重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和基本特征两个方面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新模式,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由来和现实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独立的社会形态,具体表现为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文化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特征的概括和表述应当既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又体现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决定意义的特点 ,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前提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规律,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要实现这一要求,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认真把握“两个统一”: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姜迎春 《人民论坛》2020,(10):114-117
当前,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当代中国的国情出发,从四大"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经实践化、客观化为当代中国国情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这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我们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实践形态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制度保障,我们要不断健全完善这一体系,彰显其在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上的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我们应在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乔桂花 《前沿》2004,(10):169-170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并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目标 ,这就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基本特征。在我们党的文献中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 ,既是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理论亮点 ,也是重要的理论创新 ,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十六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  相似文献   

6.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在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独特创造,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成果。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有民主的一般特征,更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优势。如果严格依据民主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全过程人民民主不只是在民主过程上全面超越了西方民主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丰富了民主的本质和内涵,创造性地实现了民主本质与民主形式、国体民主与政体民主、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三个方面的完美结合,从而创造了民主的新型范式——中国范式,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明中国特色和优势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建设的三个基本特征,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决定的,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的内在统一性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找到的正确道路,是得到历史和实践检验、时代和人民认同的科学发展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中国梦伟大理想的实现,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保障,并把中国梦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体现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鲜明的特点,可以从多个方面予以概括。本文选取主体框架、发展道路、发展方式、价值取向四个视角,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0.
王鹏程 《岭南学刊》2008,4(2):15-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共执政道路上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理论上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反映了时代和中国人民群众的诉求,体现了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智慧,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相似文献   

11.
《天津人大》2006,(4):48-48
北京市政治文明建设研究中心于日前在北京联合大学举行了揭牌仪式。政治文明建设研究中心是依托北京联合大学建立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之一。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相关的学术研究。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以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服务为宗旨。  相似文献   

12.
邢国忠  周敏 《理论月刊》2008,1(3):17-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三大时代命题,并从这三个方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当代人民群众利益的紧密结合.在当代中国,坚持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3.
虞崇胜 《政策》2003,(12):40-41
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体现和内在要求。从结构功能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由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部分要件构成的。可以说,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就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大支柱和三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前进》2016,(10):4-10
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举的旗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追求.2014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在前进道路上,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 ,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十六大党章也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规定。认真研究和实现这一战略目标 ,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战略任务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长期实践的必然结论 ;也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规律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一、三位一体的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管廷莲 《求索》2012,(11):215-217
现代化是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是近现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主题。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历经曲折终于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当代中国现代化成就引人瞩目:增强了综合国力、创造了人民的美好生活;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回击了世界各种错误思潮的挑战。研究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对厘清国际社会关于当代中国发展道路之种种质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当代中国实现马克思主义根本价值追求的科学道路,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唯物辩证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从而实现"造福人民"这一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追求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18.
十六大以后,"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提法引起广泛关注。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上曾深刻指出:"十六大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将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推向前进。这是一句含义十分深刻的话,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我们党和人民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是党领导  相似文献   

19.
陆璐 《时事报告》2013,(1):68-71
中国梦的核心要义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深刻阐明了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走上了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寻梦之旅  相似文献   

20.
蒋盛云 《理论月刊》2010,(10):18-20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紧紧围绕和实现三大基本任务展开,即由认知到共同思想基础,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引领方向、凝聚人心;由共同思想基础到价值追求,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由价值追求到实践运用,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这三大基本任务是一个由低到高的理论层次和心理发展过程。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中,这三大基本任务在时空上是相互交叉、在内容上却是互相影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