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风雨金兰湾     
去年10月1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俄将提前两年。从今年1月1日开始停止租用越南的金兰湾海军基地,这意味着俄罗斯在国外仅剩叙利亚的最后一个海军基地。普京的这项决定,引起了俄国内及世界各国军事专家和新闻媒体的  相似文献   

2.
《时事报告》2006,(6):7-7
今年3月以来,针对俄罗斯的崛起,美国单方面频频抛出针对俄罗斯的抨击。攻击主要有4个方向:民主问题、人权问题、能源安全问题和外交问题。对于美国发动的攻势,俄反击力度也很大。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3月27日说,美国散布俄罗斯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曾向萨达姆政权提供情报的消息是“出于政治动机”。俄主流媒体也不甘示弱,对美国进行了反击。由此观之,战略上互不信任甚至彼此互视为核打击敌人的“新冷战”特征已经具备。  相似文献   

3.
赵骞 《人民论坛》2012,(2):46-47
基于建构主义的有关原理,对美国和俄罗斯在冷战后的关系以及美俄削减战略武器合作的走向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美国与俄罗斯关于进一步裁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措施的条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美俄双方难以达成对核武库进行较大规模实质性削减的协定,其根源在于美俄各自对于对方"竞争对手"身份的认同。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与美国总统刚刚一起秀吃汉堡包,美国司法部6月28日就宣布,美方经过多年调查后逮捕了10名俄罗斯间谍嫌疑人,另有一人在逃。消息传出,全世界舆论哗然。就在国际社会纷纷猜测已经变暖的俄美关系是否会再次出现寒潮,为什么美国在这个节骨眼上发难以及俄罗斯将会如何应对时,俄罗斯甩出了回牌,同意用4名在押的美国间谍换取这10人,吵吵嚷嚷的俄美间谍风波就这样平息了。但这场风波还是折射出俄美关系的一些弦外之音。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学者认为美国“重返”①亚太的动因主要有促进美国经济复苏、遏制中国、保持经济领导地位、平衡亚太力量对比、履行对盟友责任、在亚太保持主导地位等方面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为维护既得利益与旧的世界秩序,而对新兴国家进行的围堵.俄罗斯学者指出,美国“重返”亚太触犯了俄罗斯利益,对俄美关系、中美关系都有损害,加深俄美、俄中之间的“战略互疑”,使亚太局势更加复杂和不稳定.为应对美国攻势,俄罗斯积极调整亚太战略与政策,加强与中国等亚太新兴国家的战略协作,以合作促进亚太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8月30日,美国参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共和党参议员理查德·卢格公开将俄罗斯、伊朗和委内瑞拉划入对美构成能源威胁的“邪恶轴心”。卢格语惊四座,国际舆论大哗,俄外交部发言人卡梅宁说,俄罗斯对这种言论“表示遗憾”。进入2006年以来,俄美关系波澜不断,彼此不信任感进一步加深,美国官方和媒体对俄罗斯和普京总统本人的指责不断升级。有人惊呼:“新冷战”的阴云开始笼罩在两国上空。华盛顿频频挑战今年3月,美国著名的《外交》杂志发表文章,预言美将在未来10年后取得“核优势”,在遭受美国第一次核打击后俄罗斯将失去反击能力。这是对俄…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后,尽管美国口口声声说不再把俄罗斯视为直接的军事威胁,但俄罗斯数以千计的核导弹、实力犹存的军事力量和变化莫测的政局仍是美国间谍机关关注的重要目标。1999年12月1日,俄美一次激烈争吵,最终导致俄罗斯宣布驱逐一名被指控为搜集俄军战略情报的美国高级女外交官。这是自1994年2月以来俄罗斯第一次愤怒地把“山姆大叔”扫地出门。  相似文献   

8.
去年下半年以来,俄罗斯和西方特别是与美国的关系出现了明显变化。起初,双方在如何处理俄“尤科斯事件”上发生矛盾;随后,又在格鲁吉亚、摩尔多瓦、伊拉克战后重建等问题上发生争执;紧接着,西方国家利用俄国家杜马选举结果大做文章,百般责难俄罗斯;最近,随着俄总统大选日期的临近,西方又开始找普京总统的碴儿了。扬言将俄罗斯赶出八国集团去年10月25日,俄“尤科斯石油公司”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入狱后,西方国家反应十分强烈,普遍认为这是俄当局对企业家的一种报复,将影响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投资。同年10月30日,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决意利用乌克兰危机继续打压和削弱俄罗斯,把俄在欧洲的战略空间挤压到最小程度,使苏联解体23年后俄在地缘政治上再受重创乌克兰局势随着乌东部冲突持续和马航MH17客机在顿涅茨克上空坠毁而急剧升温。乌东部战事陷入胶着状态,美国对俄制裁进入一个新阶段,俄的应对和反弹也更加激烈。美国很多媒体把普京称为"独裁者"和"专制者",竭尽"妖魔化"之能事。华盛顿认为,普京总统处处与美作对,是美国推行全球战略的"麻烦制造者"。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普京继续执政,美就不会与俄改善关系。华盛顿的目的是要通过制裁给普京制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日说,如果美国坚持退出1972年签订的反导条约,俄仍有足够的力量和手段来对付美国的行动。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石油就是拳头作为石油储量极其丰富的大国,俄罗斯近年来大打石油牌,在亚洲,到底是修建取向日本的“安纳线”,还是通往中国的“安大线”?俄罗斯不紧不慢,作壁上观,并不断向两国要价。石油也是俄美关系的“稳定剂”。美国利用俄罗斯实现石油进口渠道的多元化,并希望俄帮助稳定世界石油市场价格。在欧洲,俄前总理卡西亚诺夫说,欧盟未来的石油需求,只有俄罗斯才能满足。俄罗斯还利用石油加强同独联体及东南欧国家的联系,出资收购了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能源企业,加大了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力。美国能源问题专家菲奥纳·希尔女士…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与美国始终存在着诸多结构性矛盾,乌克兰问题、"通俄门"问题、中东问题以及一定程度上的军事对抗成为影响两者关系发展的重要不利因素。随着普京的连任,美国的反俄情绪继续高涨,未来俄美关系的发展仍然困难重重,短期内不会出现好转。  相似文献   

13.
俄美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较量丁宝忠冷战结束后,美国以“一超”自居,独霸世界的野心增强。俄罗斯的综合国力不及前苏联,但坚持反对美国独霸,进行反美遏制的长期斗争,显示俄在多极世界中与美平起平坐的强烈意图。看来俄不会因一时一事对美妥协而放弃争取大国地位的努...  相似文献   

14.
袁原 《思想工作》2007,(6):40-41
美国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5月14日开始访问俄罗斯。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肖恩·麦科马克说,访俄两天里,赖斯和俄罗斯领导人将商谈多个议题,包括“伊朗、科索沃、巴以关系和(美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9·11”事件后,美国成功地进入了俄罗斯的“后院”——中亚地区。美国在中亚得手以后,又继续向高加索地区挺进,继续实施自己的地缘政治战略,向原苏联地区国家进行军事安全渗透。美国在俄罗斯“后院”展开的咄咄逼人的攻势,可能对美俄关系产生复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发动了外交、经济和军事等一系列围堵,俄罗斯也针锋相对地采取了诸多反制措施。然而,囿于实力不逮等因素,俄反制成效有限。未来俄需要尽可能缓解与西方的紧张关系,打破现有政治经济体制对国家发展的禁锢,才能突破西方的战略围堵。  相似文献   

17.
古巴北隔佛罗里达海峡,距美国只有217公里,可谓是在美国的"鼻子底下"。晴天,从首都哈瓦那眺望,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国南部迈阿密市的廓影。2009年是古巴革命胜利50周年,近50年来,古巴和美国之间,上演了一出制裁与反制裁、封锁与反封锁的世纪大戏。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关系紧密,图为普京和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莫诺夫在交谈。3月14日至23日,俄罗斯与北约之间代号为“合作之箭05”的联合军事演习在荷兰的德毕尔空军基地举行。这对传统意义上的战略对手,携手举行军事演习,使得一些国际媒体对双方微妙关系的走向纷纷作出猜测。联合军演是一个明显的信号,标志着历经重大转变的俄罗斯北约双边关系,正在进入一个全新发展阶段。在对待北约问题上,俄罗斯经历了由针锋相对到步步退让,再到谋求合作的演变过程。俄在“9·11”之后积极支持美国反恐,主动改善和发展同北约的关系。俄总统普京甚至暗示,俄…  相似文献   

19.
人物     
《小康》2016,(1)
正表态者普京12月1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2015年度记者会,期间,对于最近的俄土冲突以及IS显示了一贯的强硬作风。就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一事,普京称,土耳其击落俄战机是一种敌对行为。土耳其击落俄战机后就躲在盟国的身后。记者提问:"俄罗斯对于叙利亚是否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或者说俄是冲动行事?"普京表示,IS对于所有人都是一个威胁,越快解决它越好。要采取政治解决方案。俄罗斯未在叙利亚发动战争,  相似文献   

20.
追踪“波普事件”汪冲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但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旷日持久的间谍战一天也没有停止过。俄罗斯联邦安全情报部门于2000年4月份捕获一名盗窃俄高速鱼雷机密的美中情局间谍。 12月 6日,埃德蒙·波普因间谍罪被俄罗斯一法庭宣判 20年监禁,成为 40年来第一个在俄罗斯被定为间谍罪的美国人。 落网经过 据俄安全部门披露,美国人埃德蒙·波普2000年4月4日在与俄资深教授秘密接头时,被俄联邦安全部门(FSB)当场抓获。FSB随后发表的一份声明指出,波普名义上是一家私人公司的主管,但实际上是美中央情报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