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荆楚文化是具有鲜明精神特质的区域文化。只有发掘和依托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制定湖北文化产业发展新战略,理清湖北文化产业发展新思路,构建内含荆楚文化精神特质的湖北现代文化产业,以荆楚文化精神打造湖北文化产业的特色和品牌,才能做大做强湖北文化产业,加速湖北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荆楚文化的多样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为湖北城市群文化生态建设提供了特色各异的人文景观条件。湖北城市群的文化特色应当以楚文化为主,在城市景观的设计上尊重自然、突出人性化,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城市人文生态环境。在具体的设计布局上,应当以建设“三大文化走廊”为重点,形成体现荆楚文化特色的湖北城市群文化生态圈。  相似文献   

3.
荆楚文化与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前,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深入研究荆楚文化与湖北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对湖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分析荆楚文化主要内涵的基础上,湖北要加快发展壮大广播影视业等十大文化产业门类。  相似文献   

4.
《世纪行》2007,(11):18-18
荆楚文化的基本内容 荆楚大地在其漫长的历史中发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一般认为,荆楚文化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十个主要方面: 炎帝神农文化。湖北随州、谷城和神农架是炎帝神农的主要活动区域,有许多民间传说和文化遗址。炎帝神农文化标志着中华文明从渔猎时代完成了向农耕时代的过渡。  相似文献   

5.
刘玉堂  刘纪兴 《政策》2003,(7):40-41
什么是荆楚文化,荆楚文化包括哪些内容,其精髓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认识荆楚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对湖北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这是每个湖北人应该明了的问题。本文观点虽是一家之言,有些值得商榷,但不乏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6.
湖北是以灿烂的荆楚文化为源头的文化大省,湖北的文化建设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建设极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文明湖北"的建设需要我们从五个方面在思想上厘清认识。  相似文献   

7.
黄南珊  何念龙 《长江论坛》2002,(6):50-52,62
在新世纪初,湖北要实现从文化大省走向文化强省的建设目标,有必要高度重视和切实骤,是建设先进文化和弘扬荆楚文化的重中之重。把“荆楚文化走廊”作为我省的一个重要文化特色品牌隆重推出,对于促进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和以“走廊”形式带动全省文化的超常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弘扬荆楚文化 促进社会和谐 推进祖国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豪才 《世纪行》2007,(10):4-6
荆楚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去年底,通过湖北省政协的安排,就荆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问题。致公党中央的一些专家和湖北文化界、社科界的学者进行了一次座谈。这次我们选择了较为典型的三国文化。特别是其中的关公文化,进行调研,收获颇丰。  相似文献   

9.
刘玉堂  黄南珊 《政策》2011,(11):16-1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重大部署,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将进一步激发荆楚儿女以高度的文化自觉,阔步迈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生产力,构建湖北"战略支点"总目标、总任务的征程,加快实现湖北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相似文献   

10.
杜建国 《政策》2009,(10):44-46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湖北文化事业从小到大,文化产业从无到有,文化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城乡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荆楚文化的影响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11.
顺应时代要求,高起点,大手笔,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打造"楚风"文化品牌,面向中外两个市场;建设一座中国荆楚文化殿堂;成立文化产业集团,加快文化产业开发;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在湖北崛起,推动湖北在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12.
幸敬华 《政策》2012,(12):75-7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弭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荆楚文化以楚文化为源头,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荆州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努力把荆州打造成荆楚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是实施一元多...  相似文献   

13.
徐燕玲 《世纪行》2012,(1):28-28
湖北是文化大省,荆楚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丰厚,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楚文化的发祥地、三国文化的重要发生地、红色文化的富集地和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源地。  相似文献   

14.
《世纪行》2012,(5):9-9
一、弘扬荆楚文化精神。促进文化强省建设和跨越式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我省在荆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特别是在以荆楚文化为载体、为抓手,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和跨越式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有些干部群众对优秀的荆楚文化及其精神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不够系统.全社会的普遍认同有待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需要进一步提升;二是挖掘、研究、宣传和普及荆楚文化及其精神缺乏统一的规划:三是在文化精神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相促进上还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5.
《世纪行》2019,(2)
<正>一、统筹整合荆楚优质文化资源,打造湖北特色文化品牌(一)制定全省文化品牌发展整体规划。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整合全省社科研究力量,对湖北优质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分类评估,确定湖北文化品牌发展目标,提出湖北文化品牌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以重点项目为支撑,推出一批代表湖北形象、湖北精神、湖北力量的优势文化品牌,增强湖北文化的  相似文献   

16.
王生铁 《世纪行》2012,(2):5-10
在举国上下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2011年12月24日,湖北省政协文史委、省旅游局、省社会科学院和省荆楚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荆楚文化与‘灵秀湖北’论坛"。  相似文献   

17.
孙旋 《湖北社会科学》2007,4(7):171-173
湖北作家在荆楚大地这块丰饶的土地上生长、发展,沐浴着荆楚文化的甘露,在文学创作上形成近似的美学风格。他们秉承着荆楚文化的忧患意识、弘扬着楚先民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并以各自的个性为湖北文学的辉煌绘制一幅幅绚丽多姿的艺术画卷。  相似文献   

18.
李亚隆 《世纪行》2013,(1):43-43
党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建设“文明湖北”,努力形成“荆楚文化长江系”品牌.实现湖北文化军团建设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9.
王生铁 《世纪行》2011,(12):14-24
编者按:楚文化的精神特质是什么?日益叫响的楚商,如何继承发扬楚文化精神内涵?2011年10月11日,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九届省政协主席王生铁为400多名湖北企业家作荆楚文化报告。省政协副主席仇小乐,十届省政协原副主席陈春林,省人大老领导张忠俭,省荆楚文化研究会顾问杨斌庆,省荆楚文化研究会会长武清海,省政协秘书长王树华等出席报告会。本刊编辑部征得王生铁同志同意,本期刊发他的报告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正> 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文化的研究范围广阔、影响巨大,它对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由省群众文化学会杨奋生等同志主编的《荆楚文化金三角发展模式》一书,是第一部系统研究湖北农村文化发展战略的专著,注意理论与实际结合,是这本书的最大特点。《荆楚文化金三角发展模式》是作者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学观点为指导,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