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劈波斩浪山区之人一般不擅游泳,但毛泽东生长在湘中韶山,却终身与游泳结下不解之缘。湘江、长江、北戴河、珠江、钱塘江、邕江和韶山水库,都留下他劈波斩浪的英姿、胜似闲庭信步的气度。毛泽东字润之。泽、润两字皆带水  相似文献   

2.
王树人 《党史博采》2007,(10):40-43
<正>毛泽东、毛泽民和毛泽覃毛泽东(1893—1976),湖南省湘潭韶山冲人,字润之。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毛泽  相似文献   

3.
我的名字叫毛泽东,泽东就是光泽大海,普照东方”毛泽东,字润之。后来又取字润芝。他曾对自己名字作过有趣的解释。1951年11月,毛泽东巡视古都安阳,当知道陪同的地区专员叫程耀吾时,他开玩笑地说:“你这个名字不如我的名字好。”“我的名字叫毛泽东,泽东就是光泽大海,普照东方。”中国人传统名字从来是互补的,因此取名“泽东”,取字为“润之”。而毛泽东对自取的“润芝”来源,又作了另种说明。那就是在他青年时期就读于长沙湖南第一师范时,老师杨怀中推荐《胡文忠公全集》。毛泽东说:“我反复阅读后,觉得胡林翼确实值得…  相似文献   

4.
第三一九期湖南《文萃》周报《毛润芝名字的由来》(摘自《文史拾遗》)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杨怀中先生送他一部《胡文忠公全集》(1979年版《辞海》上为《胡文忠公遗集》),要他学习胡林翼(字润芝),对他说:“你既尊敬胡林冀,就改字润芝好了。”“毛润芝这名字就是这样来的”。笔者不以为然。毛泽东去第一师范读书前,其字早就叫润芝了。有资料为证: 其一,毛泽东少年时读的《论语》、《诗经》上就分  相似文献   

5.
第二届两岸四地女企业家经贸论坛7月9日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共有近百位大陆女企业家随团赴台,毛泽东外孙女孔东梅也低调出席。1972年出生的孔东梅是北京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董事长。毛泽东在过世前十多年一直深居在中南海的菊香书屋,而东润两个字,更是引用毛泽东名字的东和毛泽东字号润之的润字而成,别具特色。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名考     
《湘潮》1985,(3)
毛泽东,字润之,这是众所周知的。毛泽东还有一些名,或用以言志,或寄托希望。咏芝、子任是毛泽东一九一○年入东山小学和在东山小学读书时用的号和别号。灵芝,是很珍贵的植物,“咏芝”,托出了毛泽东讴歌、向往美好的心灵。子任,取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反映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一九二三年在湖南工作时,毛泽东还用过毛石山这一化名。在延安时,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生前很喜欢使用私人印章,许多藏书、文件、信函、手令上面都有他的印章,遗留的手稿中也有许多印章。下面笔者就毛泽东几枚印章的来历作一介绍。建国后毛泽东最常用的两枚印章是程潜在1951年通过湖南省人民政府送给他的。其实,这两枚印章程潜早在1948年就已请人刻好了。当时程潜请湖南有“篆刻王”之称的谢梅奴,用上乘寿山石料替毛泽东刻了这两枚印章,一方是白文“毛泽东印”,另一方是朱文“润之”二字。前者以回文排列,具有汉印风格;后者细文粗边,仿周秦小玺,字体雅秀。值得注意的是,程潜请人刻这两枚印章时,距他1949年8月在长沙宣布…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一生用过很多名字,我所知道的就有泽东、泽人、咏芝、润芝、润之、润、二十八画生、石山、子任、杨子任、任、李德胜等。这些名字,都各有其来历、含义和使用时间。近观《毛泽东思想研究动态》一九八四年第三期摘录的《毛泽东名考》,其中许多解释,笔者以为欠妥。名字是名和字的合称。有的人有名、字、  相似文献   

9.
长兄领上革命路毛泽覃生于公元1905年9月25日,字润菊,比大哥小12岁,8岁入私塾,13岁跟随大哥毛泽东在长沙湖南第一师范附属小学读书,同年参加新民学会。在大哥的管教下,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班级前三名。小学毕业后,进入长沙私立协均中学读书。期间,毛泽东经常借些政治书籍给他看,向他灌输马克思主义。1921年,他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相似文献   

10.
王伟 《党史天地》2006,(4):40-41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共产党人往往不止一个名字, 有的人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志向,有的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出于安全保密的需要,因此,他们多有改名或者采用化名,这些名字中有很多的故事与学问。毛泽东一生用过20余个名、字、号——泽东、润之、润、泳之、咏芝、二十八画生、允滋、子任、润子任、杨子任、石山等名、字、号,还曾用过与  相似文献   

11.
《党史纵览》2012,(9):55
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齐白石收到了毛泽东写给他的亲笔信。为表达敬意.他用名贵的寿山石为毛泽东镌刻了“润之”朱文印和“毛泽东”白文印各一方.毛泽东收到印章.深为喜爱之余.发现包印章的是一幅画.就让秘书田家英将画裱好.保存起来。  相似文献   

12.
清水塘畔首次相见毛泽东与刘少奇是湖南同乡。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出生在湘潭县韶山冲,字咏之,后改为润之。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出生在宁乡县花明楼,正名绍选,字渭玻。“刘少奇”是参加革命后才起用的。韶山冲距花明楼40里地,道虽近,可两位伟人相识却迟迟无机缘。直到1922年,两双有力的巨手才紧紧握在一起。那是8月初的一天,受中共中央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派遣回湘,和毛泽东一起领导湖南地区工人运动的刘少奇,急匆匆,正奔走在通往清水塘的道上。清水塘,位于长沙市的小吴门外,塘边有一幢普通平房,当时的中共湘区委员会…  相似文献   

13.
王光祈是五四时期中国著名的社会革命活动家,后来又成为著名的音乐学家。五四时期,他和毛泽东在共同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上,有过一段使毛泽东终身难忘的交往。全国解放后,毛泽东在陈毅两次回川时都托他查询王光祈及其家人的下落。可见毛泽东对王光祈的熟悉和深情厚谊。那么,王光祈是何人?他有什么惊人的壮举使毛泽东几十年都铭记在心呢!他和毛泽东的友谊又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一、相识王光祈,字润、笔名若愚。1892年生于四川省温江县,父亲早亡,家道贫寒,读书到中学时,面对国家的危亡,就立志以复兴国家民族为己任。1911…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一位举世闻名的伟人,与他在青少年时代老师对他的爱护和培育是分不开的。老师们的思想、品格、学识对毛泽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毛泽东求学首先是从入私塾开始的。从1902年起至1909年,先后从师过五位私塾老师。1902年春,毛泽东先入韶山南岸私塾,拜邹春培为师,接受启蒙教育。年过半百的邹春培从《三字经》教起,再点读《论语》、《孟子》、《诗经》。毛泽东天资聪颖,读书常是过目不忘。邹春培执教两年后,深感自己的知识难以满足毛泽东的强烈求知欲望。1904年夏一天,他郑重其事地告诉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润之了不得,他的才学了不得。我不能再教他了。”  相似文献   

15.
陈永平  赵坚 《党史博采》2006,(11):43-44
人们都知道,善于求知学习、勇于探索创新的毛泽东一生很少出国。后来有的人说,毛泽东不出国是有根有源的,他是从青年时期就排斥出国也;有的人在一些文章中说,毛泽东是真龙天子,需“泽东海之水”以“润之”,所以他不可能出国;还有的人认为,青年毛泽东未出国留学反映了他的思想的  相似文献   

16.
趣文翁 《党史纵览》2012,(12):30-32
毛泽东——众多笔名中的正名毛泽东(1893—1976年),乳名石头、石三伢子,正名、谱名泽东,字润之(又咏芝),此外,还用过子任、二十八画生、毛石山、杨引之、李得胜等10多个名字。湖南省湘潭县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传说,毛泽东即将诞生之夜正值寒冬之季,风雪大作后突然又天  相似文献   

17.
正最喜欢的一个堂弟毛泽连字润发,1913年出生在韶山冲滴水洞旁的东茅塘,与毛泽东是未出"五服"的本家兄弟。毛家亲房"泽"字辈兄弟共10个,毛泽东排第三,毛泽连排第九,生前左邻右舍都叫他"毛九阿公"。共和国领袖的堂弟是韶山冲里一个普普通通的庄稼人,又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毛泽连的父亲毛尉生,年轻时就患上肺痨,  相似文献   

18.
博览之窗     
毛泽东的 游泳情绪 按常理,生长在山区的人一般不擅游泳,但在湘中韶山长大的毛泽东却与游泳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最喜欢的体育项目便是游泳。北戴河、长江、湘江、邕江和韶山水库等地都留下了他劈波斩浪的英姿。说来也巧,“毛泽东”、“毛润之”当中的“泽”字和“润”字竟都与水有关联,更给这位“泽润东方”的伟人平添了几分神奇色彩。郭沫若参观毛泽东旧居时曾说:“毛主席是少年游小塘,青年游湘江,老年游长江”。得益于水的滋润和启迪,毛泽东创作了《沁园春·长沙》、《浪淘沙·北戴河》、《水调歌头·游泳》等名作。毛泽东酷爱游泳,还因为游泳是他表达生  相似文献   

19.
徐向前,原名徐象谦,字予敬。山西省五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1955年,在毛泽东亲自授衔授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10位元帅中,只有徐向前是唯一的北方人,也是与毛泽东相识最晚的一位。其实,早在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他就奉党组织之命,四处寻找过毛泽东,只是没有找到而已。  相似文献   

20.
1950年国庆前夕,张干在湖南一师时期的学生、毛泽东的同班同学、时任一师校长的周世钊,到张干所在妙高峰中学看望旧日的老校长。“张校长,”周世钊仍然像35年前一样称呼张干“,润之给我来了信,约我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啊,”张干一惊“,他还记得你?”“我们常通信。张校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