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06年9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把20多年农村改革发展历程概括为三大步:“第一步,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第二步,实行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改革;第三步,实行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①以农业税的取消为标志,我国农村改革进入了综合改革阶段。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核心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要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就需要在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土地流转制度以及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上做文章,以推动农村土地改革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3.
在深化农村改革中,破除二元结构与制度是关键问题。要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改革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建立城乡可衔接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城乡二元公共服务制度,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调整城乡产业结构,推动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到2020年基本完成土地等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继续扩大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整省推进试点"。农村土地确权是确定基本的土地制度和产权关系、把土地的权利和义务都明确地分配到每一个经营主体的过程,是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基础条件和关键节点,对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有效维护和提升农民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改革理论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家宝总理2006年9月1日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村综合改革丁作会议上指出,我国近30年的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农村改革的第一步,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建立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机制,保障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第二步,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第三步,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实行农村综合改革,解决农村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这几步改革贯穿一条红线,就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6.
<正> 一、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 1、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提出了要求。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各种新经济组织在农村的大量涌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个体私营企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经济结构、经济模式的调整与变革,对党组织的设置提出  相似文献   

7.
上篇:农村产权制度新一轮改革 改革纲领:“还权赋能” 参照城镇居民在市场经济框架下已获得的合法转让权,成都明确新一轮农村产改的纲领是“还权赋能”,即不但要把农村集体土地的使用权、经营权还给农民,而且要把由此派生出来的转让权,也还给农民,赋予农村产权更全面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这实质上是在充分肯定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健全和完善农村的土地产权制度。笔者认为,抓住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就抓住了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制度(以产权制度为例)改革是目前“三农”问题的热点关注。以土地流转推动产权制度改革为例,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实现规模化种植,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在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实践中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10.
“三变”改革是农村产权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盘活农村资源,增强发展活力,涌现出了长安镇前进村、党寨镇下寨村、上秦镇徐赵寨村等一批先进典型,走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兴村富民之路. 主要做法 推进资源变资产,盘活资源要素.致力于挖掘农村闲置资源资产,提升农村资源要素潜在价值,激活农村发展动力,围绕盘活农村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资源要素,采取存量折股、增量配股、土地入股等形式,积极推进集体资产入股,充分盘活集体农林场、荒滩等集体资源,引导农民以土地人股形式加入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推动农村资产股份化、土地股权化、资源资本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农村是一块时刻孕育着变革的的热土。当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展开并获得巨大成功的时候,它曾使世界大吃一惊。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的第二步综合改革处于痛苦探索的阶段,与城市改革相比较,显得沉寂了许多。但是,近几年来经久不息的民工潮,引起了有关人士的极大关...  相似文献   

12.
甘伯愚 《前线》2017,(7):110-113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方法决定改革的成败,北京市海淀区东升镇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新时期产权制度改革的大胆尝试,也是成功典范。文章总结了东升镇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成效和基本经验,分析了股份合作社发展中面临的一些挑战,以期对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农村又一次重大改革实践。2007年4月20日,温家宝总理在江西省武宁县调研时深刻指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改革后农村的第二次革命,它的意义不亚于当年小岗村的分田到户。”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是,农村主要生产资料特别是土地要素缺乏流动性,人多地少的小农经济难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其根本原因是农业生产的核心要素即土地产权没有真正赋予农民。因此,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理所当然地成为实现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关键之举。2012年,内江市全面拉开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序幕,虽然时间较短,但取得的成效却十分显著。通过试点先行、摸索  相似文献   

15.
邵昕  姜洪波 《奋斗》2010,(2):49-5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站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战略高度,强调通过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彻底解决影响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问题。近年来,巴彦县针对农村资产资源所有权主体虚位、权属意识淡薄、承包权不稳定、收益分配关系紊乱以及土地产权制度改革配套措施不健全等县情实际,在学习借鉴成都经验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刘伟玲 《奋斗》2008,(10):54-55
对产权制度进行彻底改革,是解决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目前,合作金融是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主要金融形式,因此,构建真正的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是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地震极重灾区都江堰市也是成都市统筹城乡改革的试点地区,其中鹤鸣村率先在成都市实施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此基础上,该村把灾后重建和统筹城乡结合起来,再次创造出了新的“成都经验”。  相似文献   

18.
张兴国 《奋斗》2008,(9):31-34
从1978到2008弹指30年,黑龙江农业农村走过了波澜壮阔而又光辉的历程。在农村30年的发展进程中,我省始终坚持以改革统揽全局,不断向改革的深度广度进军,全力推进以土地经营制度变革为核心的一系列农村改革,初步建立健全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架构。  相似文献   

19.
昌平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上半年,一场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春潮在昌平农村大地上悄然涌动,经过近3年的实践,昌平区已有40个行政村进行了改革,占全区总数的14%。京郊农村区县及上海、天津、广东、山东、河北等10多个省市前来考察。昌平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什么会引起广泛关注,它到底改了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北京市纪委和市农工委联合进行了调查。一、昌平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起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家庭联产承包、土地确权、取消农业税等几轮重大改革,有效地减轻了农民负担,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在这种大背景下,昌平区委为什么还要积极推进产权制…  相似文献   

20.
王春 《廉政瞭望》2011,(6):23-25
成都统筹城乡改革的过程,同时也是一场基层民主实践的过程。意外收获议事会双流县兴隆镇瓦窑村在2008年以前名不见经传,但自成都2008年开始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土地确权颁证后,这个距离成都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