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在全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中指出:“农村的社会治安状况对于农村的稳定与发展乃至全国的稳定与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全国有九亿农民。农村人口占全国的80%。可见农村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
一、当前我县农村社会治安状况新时期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全县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根本上促进了农村的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大局的平稳,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全县263个行政村,其中治安好的198个,占75%;差的2个,仅占1%;无治安案件的村188个,占71.5%;无刑事案件的村227个,占朋.3%;无集体上访的村262个,占99.6%。农村社会治安就总体而言是基本稳定的。二、当前农村社会治安存在的问题(一)影响农村政治稳定的问题。近年来,一些农村因计划生育、干部作风、农民负担等问题常常引发事端,因土地、水…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农村社会治安的新特点随着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当前农村社会治安形势也紧随其后,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1、流窜犯罪日益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区域间的合作增强,租田耕种,打工帮工的人员特别是农村青壮年的流进流出日益频繁,一些不法分子混迹其间,一见有利可乘就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有的甚至以亲朋好友的暂住地为落脚点,有目标地长途奔袭。今年l-2月,大丰县共立各类刑事案件100起,农村发生42起,而其中属于流窜作案的高达47.3%。2、经济犯罪上升的势头较猛。近年来,个体经商的农民日益增多,少数经营…  相似文献   

4.
长期实践证明,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就不可能顺利进行,发展也是一句空话。因此,保持社会稳定是深化改革开放、实现经济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所以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把“改革、发展、稳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工作的总方针。而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确保农村的稳定就更为重要,只有稳定农村这个大头,全国大局的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农村要稳定,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抓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识上要达到高度统一1.必须充分认识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大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卢氏县社会治安的主要特点卢氏县位于河南省西部边睡,地域辽阔,资源丰富,革命历史源远,经济开发落后,是一个典型的内陆老、边、山、穷县。由于受地理环境、传统文化的制约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及社会关系变化的影响,其社会治安问题与发达地区农村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特点:一方面,封闭状态下的传统型犯罪仍占绝对比重;另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价值观念变化冲击下的违法犯罪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开放性”。(-)刑事犯罪案件呈现高比例增长态势,传统型的杀人、伤害、抢劫、强奸、盗窃等几类犯罪在整个刑事案件中占绝对比重。…  相似文献   

6.
广西农村青少年违法犯罪增多是广西乃至周边省市社会治安复杂,违法犯罪案件增多的直接原因。要整治社会治安,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应从解决农村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和就业问题入手。  相似文献   

7.
经对湖南省双峰县调查分析,当前农村犯罪动向有:(一)农村犯罪团伙有向黑社会性质组织演变发展的趋势;(二)农民犯罪有向跳跃式犯罪手段发展的趋势;(三)农村地方恶势力违法犯罪有向群体性发展的趋势;(四)农村种毒、贩毒。吸毒违法犯罪活动有上升蔓延的趋势;(五)农村非法宗教、邪教违法犯罪有向谋求政治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随着社会的转型,农村日益受到社会治安问题的困扰,突出表现为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大量发生,各种民事纠纷有增无减,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只有搞好农村社会治安,才能保证农村社会繁荣稳定,才能保持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关于福建省农村社会治安状况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 ,从总体上看 ,福建省农村社会治安大局基本平稳 ,但形势十分严峻 ,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 5个方面 :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因素增多 ,危害加剧 ;刑事犯罪活动突出 ,严重威胁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流氓恶势力活动猖獗 ,严重滋扰和破坏农村社会治安秩序 ;农村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 ,有的成为恶性刑事案件的诱因 ;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事故时有发生。并指出了解决农村突出社会治安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村违法犯罪问题成为了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的焦点。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社会矛盾日益增多和尖锐,农村违法犯罪活动进入了一个比较活跃的时期。本文针对绵竹市农村违法犯罪问题的现状、原因进行了  相似文献   

11.
相对城市而言,若按人口比例计,农村的违法犯罪发案率要比城市低。但农村人口占全社会人口的约百分之八十,从发案的数量看,农村远比城市大。据某劳改农场统计,在该场服刑的犯人来自农村的占百分之六十多。可见,农村的综治工作做得如何,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农村与城市相比,由于环境条件,人口素质,道德观念,经济文化生活方面的差异,所发生的违法犯罪案件的类型和情形也不同。因此,只有在了解农村综治的特点基础上,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在综合治理中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笔者认为,相对城市来说,农村在进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应把握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2.
当前影响我省农村社会稳定的五个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为期两年的“严打”整治斗争,我省农村社会治安形势趋于好转,广大农民群众的安全感有所增强。但是,滋生和诱发犯罪以及其他不稳定因素仍然大量存在,治安形势不容乐观。当前影响我省农村社会稳定的五个主要因素是: 一、农村刑事犯罪问题仍然突出,严重阻碍了我省农村社会治安的进一步好转自2001年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以来,我省农村社会治安形势好转程度大于城市,主要表现在农村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文化有了长足发展,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和提高。但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农村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应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的特点、成因,找出预防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的对策,以此来减少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并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新的历史时期,农村治安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公共安全问题日益增多。违法犯罪手段更新换代、类型多样化,多重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频发,特殊群体违法犯罪升级与恶化。自然、人文、社会等诸多因素激发了并助燃着农村固有的及潜在的矛盾与冲突。从战略高度转变思想理念,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多方参与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维护农村社会长治久安的长效性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盗伐森林违法犯罪案件一直困扰着林区的社会稳定,已成为林区社会治安难以治理的“顽症”,严重制约着林区经济的发展和林业政策的改革。据山西省林业主管部门提供的数字,全省每年平均查处的盗伐森林违法犯罪案件3200余起,占全年林业行政以上案件查处数的94%,而滥伐、火灾等其它林业行政案件每年平均查处数不足200起,仅占每年林业行政 以上案件查处数的6%。可见盗伐森林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16.
农民犯罪是指在农村社会区域内以农村社会成员为主体的违反社会规范而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左右。农村治安问题一直左右着整个社会治安局势。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由此可见,打击农民犯罪,维护农村治安大局稳定,对于落实十五大精神,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一、农民犯罪的趋势和特点(一)农民犯罪的趋势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必将产生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特别是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在进一步增强农村活力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改变人们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南海县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腹地,近十年经济发展较快,是广东“四小虎”和全国十大“财神县”之一。全县有常住人口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0.7万人,占总人口73.6%;划分18个镇、224个管理区和1412条自然村。去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113.5亿元,农村人均收入1935元。南海县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日趋富裕,特别是该县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较快、乡镇企业密布,是犯罪分子作案的主要目标,每年发生的刑事案件中,农村占七成以上。近年来,南海县委针对农民富起来以后出现“致富与保平安”的新问题,认真分析农  相似文献   

18.
“私了”现象对农村法治建设有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一)使农民法制观念更加淡化;(二)助长了宗族势力;(三)包庇了违法犯罪;(四)使民转刑案件增加。其成因有:(一)封建宗法观念根深蒂固;(二)农民受教育少;(三)诉讼成本相对过高;(四)部分执法人员滥用权力。  相似文献   

19.
做好农村治安工作 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改革进程中,我区农村治安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增多。治安热点与难点比较突出。暴力恐怖犯罪活动蠢蠢欲动。严重刑事案件时有发生。封建迷信和邪教活动比较猖獗。要严厉打击各类涉农违法犯罪。大力夯实农村治安防控基础。切实提高公安机关服务效能。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部分农村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社会治安问题,严重地影响农村的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必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农村违法犯罪责任追究机制;加强法制宣传的力度;构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治安防范和管理,消除影响农村治安的不安定因素,以维护社会秩序,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新疆农村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