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重新检讨了巴黎手稿作为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的合理性问题,指出正是由于它浓厚的伦理学色彩,混淆了“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的本质差异,从而经常导致美学研究淹没于伦理学之中。当代美学只有弄清楚它与伦理学的本体区别,才能完成关于它自身存在的理论论证  相似文献   

2.
儒、墨、道教学传统比较及其对现代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博大精深的中国教学传统,因其主流与非主流之别,显性与隐性之 异,具有了其化自身兼容并包,多元共生的必然性,与儒学并称显学的墨家之学,其教育内容选择不同于儒学,且以重视创新与逻辑理性思维为特征,并非儒墨显学的道家潜隐之学,其教学传统持自然观而相异于儒墨社会观,其自然观所隐蕴的生命哲学,导此了其独特的教学目的论和方法功能说,以此与当代诸多新教学思想渊源相通,当世界范围内的多元化冲突和谐与共生共荣成为必然趋势的情况下,中国的主流教学传统已不足以负载现代教学的全部意义,有理由认为,中国非主流教学传统在发展中国特色的现代教学,建构中国特色的现代教学理论中,必将与主流教学传统多元共生,成为某种必须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法与金融学(LawAnd Finance)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在美国兴起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本文对这门新兴交叉学科中经典理论作了介绍和评论,并用其中蕴含的金融发展的投资者保护理论和“路径依赖”理论揭示了中国证券法变革的制约因素,以及该制约条件对主流法与金融学理论的挑战,最后作者从交易成本节约的角度对中国证券法变革和制度移植问题作出了战略性思考。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关于“人化的自然”的阐述(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基石,为我们运用实践观点研究自然美的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目今我国美学界,对“人化的自然”与自然美的本质问题,还有许多不同的认识。正确理解马克思的论述,求得对自然美的科学阐释,是一个需要认真解决的美学课题;值此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对此题专作一番探讨,更有其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1960年代,台湾"健康写实电影"所追求的只是有限度、不完整和不彻底的写实主义美学精神.1980年代,台湾新电影才为台湾电影真正建构了写实主义关学精神.在后新电影时代,台湾电影的写实主义美学精神空前高涨.中国封建时代的主流文艺观高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当代台湾电影不断地张扬写实主义美学精神,本质上是在颠覆这种传统的文艺观,并致力于追求关与真的统一.这在中国文艺观念的发展史上具有革命性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民国社会是一个广大的复杂实体,在这个实体中,同时存在主流社会与非主流社会,制度性社会群体与非制度性社会群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影响了历史进程的发展。帮会作为一个非主流社会现象,属于非制度社会群体.从民国帮会的演变与作用以及恐怖活动,分析民国时期帮会恐怖活动产生与演变的特点及其规律,目的就是希望透过历史认清现实,充分认识当今恐怖活动产生的政治与社会基础,对完善现代中国反恐怖法律制度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西方社会科学研究开始“空间转向”,城市空间政治议题逐步成为理论与实务热点之一。国外学者对城市空间政治研究的视角、方法与路径对本土城市空间理论与治理实践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论文对国际主流城市研究与政治学研究期刊文献梳理分析发现:(1)20年来国际主流期刊研究议题由北方城市向南方城市转移,研究主题由宏观向中观微观转向。(2)研究方法从案例研究逐步转向以量化为主的多元化方法,大数据、GPS、实验方法等前沿方法开始应用在研究中。(3)城市空间政治研究发展遭遇三大瓶颈,即对“新自由主义”批判鸿沟、“向南”鸿沟与“学术热潮”鸿沟。城市空间政治研究的发展前景取决于如何建构新的解释南方城市发展与治理的理论,进而确定本领域学科定位。西方城市空间政治议题研究可为我国城市治理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在宏观层面上,需提升多主体协同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在中观层面上,需在社区空间层面促进效率价值与公平价值的平衡;在微观层面上,需保障城市新老居民的空间权利与实现内部融合。  相似文献   

8.
论遗产分割中的归扣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中国传统税法研究过于强调税收的“权力性、强制性与无偿性”,因而使税法异化为侵犯(私人)财产权的“侵权法”,与作为“维权法”的私法形成对立。然而,从依法治国之宪法意旨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来看,税法与私法本质上应为统一,并具有内在、广泛的联系,其本源就在于“对(私人)财产权的确认和保障”。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法理学界对法律渊源的研究具有三个发展脉络。第一脉络为“立法渊源说”(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一脉络法律渊源学说呈现“本质渊源说”“表现形式说”“效力渊源说”和“混合渊源说”的发展逻辑。第二脉络为“司法渊源说”(始于20世纪90年代)。法律渊源学说从“法官法源说”精细化为“权威理由说”。第三脉络为“综合渊源说”(始于21世纪)。学界从立法和司法双重角度分析法律渊源价值和具体规范的法律渊源属性。回顾新中国法律渊源研究历程,可以发现,法律渊源研究始终围绕“法律渊源与法的表现形式”“法律渊源与法律方法”“法律渊源与法”核心争论点。法律渊源研究受国家法治建设发展影响、得益于国外法源理论且与学者研究视域有关,研究视角从法律渊源地位转为法律渊源适用,法律渊源内部理论逻辑与实践品性也逐渐完善。展望未来,法律渊源研究范式应超越制定法本位,研究场域囊括法治实践,研究目标致力于法律渊源体系,以构建实践性法律渊源理论。  相似文献   

10.
日本比较文学学者铃木修次曾把中日文学的本质差异概括为“风骨”与“悲哀”,可谓一语中的。这种差异同样是中日现代文学的本质差异。纵观中日现代文学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是现实主义文学,而日本现代文学总体上呈现主情主义特色,究其因,不  相似文献   

11.
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是代表工人階級根本利益的最革命的世界观,也是最科学的思想方法。毛主席在“关于農業合作化問題”中批判主观主义者的錯誤时寫道:“这些同志看問題的方法不对。他們不去看問題的本質方面,主流方面,而是强調那些非本質方面、非主流方面的东西。”可見分析事物的本質和主流  相似文献   

12.
教育本质探讨思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本质问题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疑难症。这一疑难症无法根治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把教育本质的探讨分为“教育是什么”和“教育应该是什么”两个问题 ,这样就出现了两大类本质 :一类为真实存在的、客观的东西 ;另一类为应当存在的、带有规范性、价值性的、主观的东西。这两种观点都违背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本质具有客观性的基本原理。教育本质探讨思路不是“教育是什么”和“教育应当是什么”的探讨 ,而是“教育在辩证理性上是什么”的探讨。这种探讨应遵循三个“一”:本质一类(客观的本质 )、方向一致 (先找到列宁讲的初级本质 )、思路一条 (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法 )。  相似文献   

13.
记得梁启超先生在一个世纪前曾饱含深情地在他的《少年中国说》中指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哲人的话语跨越时空,至今仍激荡在我的耳边,“宪政中国”在用法上就是对“少年中国”的一种借鉴。组织“宪政中国”丛书,是我长期以来的一个想法,是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的法治建设。这样一种感觉,在“…  相似文献   

14.
常健 《法商研究》2007,24(1):30-37
公司是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其应为股东所掌控,这已经成为各国学者的共识。在公司的法人性与公司为股东掌控两者之间,公司的法人性仅是公司外在的特征,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享有者,公司是股东投资的工具则是公司最为基础的本质。我国学界的主流观点对公司本质的理解存在偏差,将公司的本质仅定位于独立的法律实体,从而造成理论与实践中对公司法律制度的误读。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应当明确将公司的本质定位于“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享有者,公司是股东投资的工具”,这也是我们理解具体公司法律制度的前提与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戏剧是市民文化土壤上盛开的璀灿之花 ,有关戏剧的一些美学信息 ,隐含在汉字“戏”、“剧”的形义系统中。通过对“戏”、“剧”二字的形义系统以及戏剧前身发展脉络的描述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探讨中国戏剧的美学建构 ,及其与古希腊戏剧走上不同关怀之路的本源区别  相似文献   

16.
李华鹏 《中国律师》2003,(10):82-84
作为中国律师界主流媒体的每位采编人员,与律师来往久了,不仅对法律、法规会从表面的关注上升到理性的思考,而且对公、检、法机关也会从有意或无意的道听途说变成刻意地深入了解与采访。记者与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赵志建的访谈,正是出于此种情怀。早在今年3月29日中国由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英中协会主办、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下称东城检察院)协办的“保释制度研讨会”召开之前,记者对于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在工作中的一些有益探索就已有所耳闻,但对消息的可信度有个问号。“保释制度研讨会”上,记者想就“…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丛林里穿行的中国法理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新中国法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 ,法理学经历了一次学问传统的“断裂”。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 ,中国法理学学问传统的裂痕在逐渐修复 ,法理学之自身“学术”因素得到强化 ,法理学者之“知识共同体意识”愈来愈得到彰显。但当代的法理学还面临西学强势如何因应、确立中国话语体系及研究范式、如何建立独创性理论的问题。未来的中国法理学应当培育世界知名的法理 (哲 )学家 ,应当形成具有中国风格和特色而又能够与世界法理 (哲 )学界展开对话的独创理论与学说体系 ,应当能够反映时代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总体精神及其成就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同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民族,由于各自的自然、社会条件的差异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心理结构,由此派生出了东西方美学思想中的许多不同特点。然而在这种种不同中又有某些相似的、共性的东西存在,因此,在研究东西方美学的差异时,如果注意到二者的相似性,或许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审美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及不同民族美学思想的本质特点。本文试图从相似性方面进行比较,探讨中国早期儒家的审美理想“中和之美”同古希腊相似的审美范畴之间的异同,以及形成这种相似性的原因和条件。  相似文献   

19.
本文全面评析了阿多诺美学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作者认为,“艺术社会学”理论是贯串阿多诺美学思想的一条主线,艺术与社会的相关问题则是其研究的主题。作者不同意国内一些学者说阿多诺美学是“否定的美学”,认为阿多诺是以“启蒙”为切点、以“否定”为武器、以“历史”为背景、以“艺术”为中介、以“社会”为旨归来建构其美学体系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诗画理论历来存在着诗评与画评标准的不一致性,但中国诗画理论又在美学精神上达到了对诗画共同艺术本质揭示的高度.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命题就是对中国诗画艺术创作经验和理论的一次高度总结和归纳.在苏轼的这个命题中,前者揭示了中国传统诗歌追求"画境"的形下取向,而后者则揭示了中国传统绘画追求"诗意"的形上取向.中国诗画理论特别是苏轼诗画命题与中国哲学道器观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中国哲学道器观为中国诗画理论提供了哲学背景和言说语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