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省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推进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建设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的基本内涵、具体目标、工作任务和实施步骤,提出了"四个翻一番"的目标任务,对推进"两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2.
杨志纯 《群众》2022,(23):10-11
<正>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强调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我们要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新部署新要求,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3.
从浙江实际出发,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最重要的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具体实践.新一届中共浙江省委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紧密结合浙江实际,进一步确立了加快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的发展目标,明确了分两阶段推进和"抓好一三五、不断上台阶"的发展途径,提出了从八个方面系统推进现代化的发展任务,构筑了"目标值、路线图、任务表"相互关联、互为支撑、三位一体的长远发展格局. 牢牢把握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的发展目标 省委提出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的奋斗目标,完全符合十八大精神,是结合浙江实际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把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作为我们今后的工作目标.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来说,“两富”目标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意义:“两富”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必由之路;而人的全面发展则是建设“两富”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5.
陈新 《政策瞭望》2012,(7):21-22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奋斗目标,开启了我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科学发展的新征程,吹响了加快迈向现代化的新号角。衢州市要紧紧围绕省党代会提出的"两富"目标,按照"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6.
武倩 《群众》2023,(15):10-11
<正>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明确要求江苏“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时隔4个月,总书记又亲临江苏考察,强调“江苏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指出,聚焦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宿迁是传统农业大市,农业历史悠久、农民人口众多、农村面积广袤,加快实现富民强村,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既顺应了农民的美好期待,也承载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是我们奋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在前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同时对“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做好新时代铁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抓好新时代铁路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为铁路高质量发展,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汇聚力量。  相似文献   

8.
省委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的历史使命.我们要紧紧围绕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的宏伟目标,根据自己的特点,深入开展“做最美衢州人一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活动.构建共有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
罗德清 《群众》2023,(18):41-42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江苏“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这既是对江苏的巨大关怀、殷切嘱托,也是江苏工作的主题主线、江苏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指引。徐州市鼓楼区是徐州全面建设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区,必须深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把握“强省之要”,紧扣“城区北部产业高地”发展定位,以淮海经济区高端商贸商务核心区、高新技术产业标杆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社会治理创新先行区“四区”同建的过硬成果,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地方新实践,  相似文献   

10.
胡新民 《政策瞭望》2012,(12):51-54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总目标,从农村发展看,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就是既要让农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农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何认识"两富"现代化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如何以"文化乡村"为载体、推进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如何创新机制推进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作出新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正>"法治浙江"是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主要任务之一,深刻领会"法治浙江"在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中的丰富内涵,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提供法治保障和制度支撑。(一)"法治浙江"作为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一定阶级、阶层和利益集团的思想体系,是它们对现存世界及其秩序的"整体性"反映与判断,是政党的政治信仰和政治观点的表达方式。我国是一个共产  相似文献   

12.
徐旭 《政策瞭望》2012,(11):28-29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作出了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的重大决策部署,欠发达山区面临既要补"全面小康课"、又要赶"现代化班车"的双重任务,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为"两富"建设提供坚强保证,成为非常迫切的课题。龙游县  相似文献   

13.
隆冬时节的浙江大地,涌动着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12月5日至6日,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在杭州胜利召开。这次全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审议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推进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建设的决定》。这对我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全会作出的《决定》,立意高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振奋人心。《决定》高举中国特  相似文献   

14.
李铭 《群众》2022,(2):16-17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更是共产党人重大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江苏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实现共同富裕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达到新水平。  相似文献   

15.
张连春 《群众》2023,(21):16-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6次对江苏工作作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4次亲临江苏考察,鼓舞激励着我们在新征程上再接再厉、奋勇前行。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作出全面部署,动员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相似文献   

16.
<正>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高度重视,2022年4月在海南考察时,他强调,越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越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出,“要持之以恒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为海南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7.
刘敏 《重庆行政》2024,(1):93-9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五个方面科学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内涵,其中一方面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1]。这一论断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精神富足”和“物质富裕”共同发展的现代化,彰显着民族复兴富含“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的特性,也启示着我们在民族复兴的时代征程上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一、中华文化是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相似文献   

18.
同心·知联服务团是浙江省党外知识分子践行“同心”思想、助推“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的重要载体.是集全省各级各单位知联会之力精心打造的一种品牌。同心·知联服务团充分发挥知联会在推动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努力为建设“两富”浙江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再次确证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命题的划时代意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出场绝非偶然,其闪耀着熠熠的理论之光,昭彰着深邃的历史之思,回应着迫切的实践之需,是理论、历史、现实三重逻辑统合作用的成果;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创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自觉,遵循社会历史演进规律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觉,回应人民美好生活、国家繁荣昌盛、世界文明演进需要的行动自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科学认识并阐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出场逻辑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20.
群仲平 《群众》2022,(23):1-1
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系统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重大原则等,为我们奋进新征程、创造新伟业指明方向。江苏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要自觉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