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
郑言 《政策瞭望》2020,(3):54-54
最近,江苏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快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在前列,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提出以下重点举措。(1)实施重大产业投资项目。鼓励市县依托资源优势,以一二三产融合、县域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谋划实施一批驱动引领力强、弥补产业发展短板的重大乡村产业投资项目。以重大项目为平台融合产业发展资源,撬动金融资本和工商资本"上山下乡"。  相似文献   

2.
张绘 《人民论坛》2022,(23):50-53
西部乡村“人”的回流成为促进农村地区“产业兴旺”的基础要件;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西部乡村产业发展带来新动力;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为西部乡村产业融入国际国内市场打造重要契机。西部要抓住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战略机遇期,正确认识和面对未来产业发展中诸如基础薄弱、资金不足、投入分散、效益低下、产销不畅等挑战。通过积极谋划,主动作为,良性互动,补足短板,开拓市场实现有效投资推动乡村“产业兴旺”。西部要发挥自身资源禀赋优势,筑牢乡村振兴的产业根基,把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村和农民,在乡村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坚持质量、绿色、品牌和科技等核心要素,植根于县域,依托乡村农业资源,以农民为主体,积极创新创业,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业态丰富的产业体系。为此,可以从壮大乡村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重视质量、绿色、品牌和科技四要素,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等方面寻找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力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是为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农村现代化而实施的重大战略,推动两者间的有机衔接对于当下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大多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面临着产业融合匮乏、衔接机制模糊、参与主体内生动力不足等困境。这些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核心在于因地制宜构建符合地方特色的产业结构,坚持以民族互嵌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逻辑目标,按照东西协作与产业扶贫、就地脱贫与文化振兴、民族互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则,提升乡村振兴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贵港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产业振兴重要论述为指引,聚焦打造“中国富硒小龙虾之乡”目标,积极探索和发展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努力成为地方乡村产业振兴的示范样板,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展望未来,贵港市要着力打通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堵点、痛点,加快推动稻虾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兴旺是实现农村地区共同富裕进程中必须紧紧抓住的牛鼻子,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产业兴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破解在农村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缺乏发展要素以及发展格局亟待调整等现实困境,本文从完善农村产业发展要素与科学布局农村产业发展等角度提出了推动农村产业兴旺的具体对策,以期为早日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魏红军 《群众》2022,(24):26-2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2022年11月颁布的《江苏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强省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作为“国家队、示范区、排头兵”,江苏农垦有义务也有能力走在前列,发挥引领、示范和标杆作用,在农业强省建设中挑大梁担重任。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重点、难点在产业振兴。没有产业振兴这个基础,乡村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都将困难重重。从沿海相对发达农村到西部农村,各个地方创造了值得理论界、实际工作者关注的一个做法:党在农村中的党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统一。  相似文献   

9.
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守好“三农”基础、主动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国已经开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新阶段。从共同富裕的实践主体和实现途径看,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主体和重要途径。要把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放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下谋划,坚持党对乡村振兴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深化乡村领域改革,释放发展活力;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增强乡村振兴发展的平衡性;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和民生改善。  相似文献   

10.
袁明 《理论月刊》2023,(11):128-137
乡村教育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发展能力建设与乡村文明建设的制度承载,从“政策引导”到“法律跟进”的顶层设计应当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发展逻辑,法政策学则为法律跟进乡村教育振兴提供了方法论。在法政策学视角下,对“目标—工具”的政策模式与“权利—义务”的法学范式进行有机整合,以受教育权保护为立法起点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法律机制落实。通过制定篇章结构为总则章、农村学前教育章、农村义务教育章、农村职业教育章与法律责任章的《乡村教育振兴条例》,明确乡村教育振兴的概念意涵、权利义务主体、立法目的、主要制度、模式与程序等基本规范要素,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建构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多元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上海支部生活》2020,(4):50-50
“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应该如何走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个字的总要求,反映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决议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扎实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已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江苏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如何,发展的着力点在哪里?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与机构。  相似文献   

13.
李海金 《人民论坛》2023,(17):56-60
乡村振兴有赖于产业发展、物质支持等要素提供充足而持久的动力,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这一本源和主体,依托于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达成。当前,乡村人才振兴成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国最重要的因素。为此,要突破单向思维,从内与外、表与里、虚与实等辩证统一的角度,实现以农民主体性为依托的内生机制和以城乡融合发展为载体的外源机制的有机融合,并从主体、结构、动力、能力、环境等多维度入手,探寻乡村人才振兴的具体实现方式和路径。  相似文献   

14.
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也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在内涵意义上,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于突出县域产业优势、深化流通体系、发挥关键技术支撑,使其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田野调查和文献梳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三重逻辑基础可阐释为:以农民为主体的人力资源基础、以村镇为场域的空间发展基础以及以特色产业并予以双向拓展的资源融合基础。当前,产业高质量发展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乡村人才资源的匮乏、金融供给渠道的不足、特色产业链条的短缺、产业经营效益的低下、产业发展基础的薄弱等。因此,优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供给体系应从乡村人力资源的培训制度、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扶持制度、农产品的价格补贴制度、政府与市场的合作支持制度、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参与制度等五个方面着手,从而促进高质量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程。  相似文献   

15.
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需要着力解决好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为此,只有牢牢站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以全新的思维来认识和考量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意义,以全新的视野评判目前乡村产业发展的总体态势,尤其是认清其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才能确保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进而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6.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做好“三农”工作,关键在党,要“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实现五个振兴,即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其中,关键当是组织振兴,组织振兴关键是农村党组织振兴,农村党组织振兴关键是制度创新。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没有组织振兴就没有产业振兴,更不会有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  相似文献   

17.
刘翠侠 《群众》2021,(2):53-54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这对进一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跃进村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充分发扬全省首批“股田制改革试点村”、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核心区、省级“菜篮子”工程万亩永久性蔬菜基地等优势,奋力打造特色鲜明、民富村美的新乡村,为绘就宜居宜游宜业、百姓富裕安康的村美民富画卷集聚动能、凝聚力量。  相似文献   

18.
赵龙英 《岭南学刊》2022,(4):116-122
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教育载体,农村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贵州农村图书馆建设项目为例,农村图书馆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既有服务路径包括层层递进式、村校合作式与教育供给式三种,其困境及成因可以归纳为层层推进式服务路径难以满足公益性需求、村校合作式服务路径难以做到因地制宜和教育供给式服务路径往往政府管控过多。化解农村图书馆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应形成“图书馆基金会+政府+农村图书馆”式服务路径、创新“农村图书馆+高校”合作式服务路径、建立“总分馆”式服务供给模式、优化“农村图书馆+道德讲堂”的服务路径和构建“农村图书馆+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机制服务路径。  相似文献   

19.
李萍 《人民论坛》2022,(8):109-111
城镇与农村的共同繁荣与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要求的坚实基础。促进乡村共同富裕,需要从“产业发展、要素流动、服务提升、治理有效”四个维度出发,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落地实施。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基础、以要素流动为关键环节、以服务提升为显性指标、以治理有效为重要保障,便终能调动各方面力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承担着培养“知农、爱农、兴农、强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促使涉农高职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扎根农业农村,对乡村振兴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作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主动对接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重视涉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以厚植农业情怀为主线,在坚持办学定位的同时,做到倾心服务“三农”、构建校企融合育人体系、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搭建就业服务平台,提出的涉农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对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