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地方立法的若干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31个省级人民政府均已通过地方立法建立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这些立法存在诸多缺陷,必须进一步予以完善:一是缺乏完整、统一、合理的审查程序;二是备案审查程序缺乏刚性的期限规定或周期过长;三是审查标准不够完备、不便操作或过于简单;四是有关自行纠正建议和处理决定的规定不够具体、明确;五是未妥善处理好与行政复议一并审查制度以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制度的衔接关系.  相似文献   

2.
郭清梅 《党政论坛》2014,(15):22-23
作为地方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地方人大常委会作出入事任免程序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既应符合程序法定的民主原则要求,也要保障议而有决的效率价值实现。由于程序是由具体的步骤和方法构成的,因而程序的制度设计者和实践应用者,在设计程序制度和选择适用特定的步骤或方法时,需要不断考量所设计或者选择适用的步骤和方法是否是在尊重民意表达的前提下,提高了议事和作出决策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是深化党的组织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体性构建与程序性设计的有机统一。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在实体性制度构建与认知方面,功能发挥得不到位或任意放大,影响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二是程序性设计方面,各阶段、要素或环节的随意剥离或关联断裂,违背其内在逻辑。应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在历史演进的脉络中厘清民主生活会制度的生成机理;以文本规定的严谨解读为基础,界定其特定的功能范围;以要素分析为前提,把握不同阶段、不同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着力在增强吸引力、驱动力,提升执行力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制度,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在特定的环境下经历了一个孕育、萌芽、产生和发展的演化过程,而这种演化呈现出显著的规律性特征。笔者拟以制度发生学为分析工具,通过制度生态分析、制度基因分析和基于制度规律的制度演化分析,来尝试着将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制度逻辑作以揭示。  相似文献   

5.
正行政规范文件是国家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社会实施管理,依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发布的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为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政令。行政规范性文件与法律、法规、规章相比,内容更为简单、规范更为细致、操作性更强,因而在行政机关日常行政管理中被行政执法人员大量地、经常地使用,对地方行政机关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有现实指导意义。但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对于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涵义、制定主体、制定程序和权限以及司法审查机制等,尚无全面、统一的规定,加之  相似文献   

6.
虽然中美医疗保障制度存在共同的特征和问题,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有很大差异。从更深层次来讲,形成两种制度的逻辑是完全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基础性制度保障。建党百年来,党内监督制度变迁经历了初步确立、曲折发展、稳步健全和成熟定型四个阶段。历史制度主义聚焦制度的变迁逻辑议题,借助这一理论视角有助于探索百年来党内监督制度变迁的制度环境、动力机制以及路径依赖,全面呈现党内监督制度的变迁逻辑。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党内监督法规的执行保障机制、完善党内监督的方式和理念、健全以党内监督为主导的党和国家监督制度体系应当成为今后党内监督制度效能优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可持续性是地方政府制度创新面临的现实难题。制度演化理论以系统、动态的视角为我们分析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可持续性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基于制度演化理论的解析,多样性选择主体的内生需求、地方政府的适应性学习、创新者的"企业家精神"、路径依赖、地方政府间的竞合关系、制度创新与非正式制度的契合程度、制度创新的制度化能力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可持续性。通过建立制度创新与公共利益的连接点、构建科学的制度创新绩效评估体系、培育创新者的"企业家精神"、摆脱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促进地方政府之间的良性竞合、提高制度创新与非正式制度的契合程度、强化制度创新的制度化能力等,可以提高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地方政府逐渐与中央政府成为利益相对独立的主体,一些具体的制度安排———诸如政绩考核体制和财政分权体制等,给了地方政府在紧缩性的宏观调控过程中与中央政策博弈的动机;而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惩戒力度明显不足,进一步强化了地方的博弈动机。本文认为,正是制度供给的不足导致了地方消极对待中央紧缩性的宏观调控政策;在赶超战略的历史任务尚未结束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行为进入了制度供给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经济社会的深刻转型与风险社会的渐趋深化,渐次引发了现代理性对传统制度价值的撕裂式解构“,生活的政治”日渐进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体验中。基于宏观层面的分析视角已然无法有效概括、诠释乃至应对政治安全话语体系中的诸多问题,由此引发的理论迷思与实践困境启示我们应突破国家与社会的实体论和二元对立思想,打通从国家逻辑的宏大叙事到生活逻辑的日常叙事之间的壁障,从而在对政治安全制度逻辑的分析过程中,建构一个基于微观层面的替代性分析框架。制度的失场、僵化以及制度间的抵牾,都会成为政治安全问题衍生的结构性根源,应基于对制度与生活逻辑的细致观察而探寻政治安全实现与维系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制度创新促进电子政务发展具有两种选择:强制性逻辑和诱致性逻辑.发挥强制性逻辑作用意味着权力资源向电子政务领域集中式介入.利用制度的刚性功能,形成以中央政府为主导的电子政务硬性发展的制度范式,将产生排斥效应,可以缓解或消除电子政务发展的被动局面.施展诱致性逻辑功能预示着政府权力资源向电子政务领域的分散式介入.利用制度的弹性功能,形成以地方政府为核心的电子政务柔性发展的制度范式,将产生自发效应,从而调动地方政府自觉地推行电子政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度创新促进电子政务发展应采用二元模式:对于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区域,应建立以诱致性逻辑为主、强制性逻辑为辅的制度创新模式来加快其电子政务发展进程;而对于经济欠发达、社会文明程度较低的区域,应建立以强制性逻辑为主、诱致性逻辑为辅的制度创新模式来提高其电子政务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2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来自于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党是领导一切的政治原则,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始终是一切工作的"制胜法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表现为价值逻辑、组织逻辑、制度逻辑。价值逻辑体现在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道义上;组织逻辑体现在疫情治理落实在动员上;制度逻辑体现在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体制保障。从抗疫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能够更好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人们的制度自信,集聚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3.
"西部大开发"是中央政府作出的一项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发展战略.影响和制约西部发展的因素众多,但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是西部广大地方政府能否有所为有所不为,主导当地的经济发展,为参与西部发展的经济主体和企业主提供适当的个人刺激的有效制度.西部地区目前的社会现实是制度发育不够,发展平台滞后,地方政府能力欠缺.因此,地方政府着手全面的制度创新,必然成为西部发展中首先要做好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4.
代杰 《学理论》2011,(12):354-355
逻辑学是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对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和逻辑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我国地方院校逻辑课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上好逻辑专业课,开设逻辑公选课,举行短期的逻辑学讲座或报告,举办演讲辩论赛等活动。  相似文献   

15.
制度竞合:中央与地方关系演进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通过制度创新激活了当地经济,但中央对这种创新行为回应的滞后甚至默许又造成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制度罅隙,进而形成地方保护。因此,必须通过分化政府职能、调整权力结构、健全决策过程以及重构绩效评估机制来实现中央与地方的制度竞合。  相似文献   

16.
17.
地方政府创新行为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运用诺斯关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 ,考察了具有独立利益目标与拥有资源配置权的地方政府在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的影响专用性 ,论证了地方政府制度创新活动曾经有着合理的存在理由。同时 ,随着市场经济制度发展到较高水平 ,地方政府创新行为将逐渐偏向于可能无效率 ,中国的制度变迁则会通过一个博弈过程或强迫执行过程而退出锁定 ,向其他制度变迁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8.
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破解乡村治理的难题尤为必要。切实推动乡村治理的一个重要的视角是分析地方政府的行为逻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有着不同的偏好,在资源稀缺和减少控制成本的情况下,根据现有的权力结构,形成了激励和约束机制,决定了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偏好偏差、激励不相容、重要约束主体不在场等现实导致地方政府在乡村治理中存在缺位、错位和越位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重塑地方政府偏好、优化资源配置和权力结构、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重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制度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既包括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对区域发展的积极作用,也包括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异化对区域发展的负面影响。促进区域发展以及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需要规范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思路:即从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目的在于提升地方政府的效能,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好的环境;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上看,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要有助于协调好地方政府间关系,有助于区域经济整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部崛起对于实现国家区域均衡发展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地方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重要主体,其制度创新活动能有力地促进中部地区的发展。本文提出了中部崛起的若干现实问题,并具体指出了中部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