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丁光训主教的神学观主要有:主张淡化“因信称义”和“信与不信”的矛盾;提倡中国基督教建设为伦理型、道德型、服务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督教;科学分析“世界末日论”;神学体系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等。  相似文献   

2.
农村基督教中国化是新时代宗教治理工作的重要课题。当前农村基督教发展态势相对稳定,呈现出城镇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在逐步中国化进程中,存在着神学思想建设滞后、缺少中国化的表达形式、与传统民俗的紧张、传统文化浸润不足、境外宗教渗透活动影响等方面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农村宗教治理工作,积极推进神学思想建设,加强农村基督教人才队伍建设,坚持系统性思维、整体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女性神学是在两次女性主义浪潮和解放神学兴起的双重助力的推动下,于20世纪60年代蓬勃兴起于西方社会的新兴神学理论思潮。它以批判基督教神学思想中的父权制传统为理论前提,重新释读基督教经典文本,并运用女性经验重构基督教神学。它的诞生和发展为女性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基督教神学理论的发展也具有推动作用,同时又促进了研究者对两性关系进行深层次思考。只有在神学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破除两性对立,承认两性差异,发挥两性各自的优势,促成两性之间的真诚对话,才能最终构建一个回归两性和谐本位的基督信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受到国际国内诸多因素影响,在基督教活动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打着基督教旗号的邪教活动屡禁不止,国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政治渗透不断加剧,基督教界内神学思想导向上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受到国际国内诸多因素影响,在基督教活动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打着基督教旗号的邪教活动屡禁不止,国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政治渗透不断加剧,基督教界内神学思想导向上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新的考验与挑战。  相似文献   

6.
“魔鬼学”是基督教神学“天使学”的一个分支,由于难以摆脱宗教迷信,布尔特曼以“去神话化”的方法否认其现实意义。但从哲学角度分析,古代流行术语往往具有指称社会现实的意义,这样,“魔鬼”话语就可以还原为对社会恶俗、人心邪恶和精神错乱以及欺世蒙昧等罪恶根源的批判。  相似文献   

7.
西方独特的历史造就了传统基督教神学。传统基督教神学以上帝为核心观念,以《圣经》和"圣传"为支撑信仰的两大支柱,以古希腊哲学为信仰辩护的理论工具。这些基本特征持续影响着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的发展,决定了近代哲学的发展必须经历与神学演化相互融合相互批判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复兴时代的人道主义是后来的世俗人道主义的一个主要来源,它的总的理论倾向是反对基督教神学与教会,反对封建制度,提倡人的高贵与尊严、独立与自由意志,主张实现个人价值与发展个人才能;它批判了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神学的禁欲主义的观点,鼓励人们追求快乐与现实幸福;它讴歌财富与劳动,主张积极生活,鼓吹人们参与商业与政治活动,建立不朽的功勋与荣誉。所有这些都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9.
宗教的“中国化”(包括基督教的中国化)是近年来学界热议的话题。本文追溯历史,在民国时期基督教界即已提出“中国化”三字。从实践上看,在基督教经典的译介过程中,明清以来,一些译述者便早已看出“中国化”的表述方式的重要性,而在译述实践中予以落实。本文以三个例子来说明这种“中国化”,即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中译本在表达形式上的中国化,林乐知奥古斯丁传记针对中国宗教语境的中国化,以及雷鸣远奥古斯丁传记在语言、人情世故、内容上的中国化。他们体现了基督教有识之士为让奥古斯丁思想融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拉丁美洲从来都是一个思潮多元的地区,哥伦布发现美洲大地后又带来了基督教的思想,基督教从此生根发芽壮大,从维护统治阶级的工具到帮助穷人谋利益的利器。从拉美的解放神学再到现今拉美左翼领导人的宗教思想,这期间的进化过程意味着革命向广度和深度发展。马克思在19世纪认为宗教是反动势力、愚昧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堡垒。这一论断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完全正确的命题,然而拉美的左翼思潮在新时代背景下又略有不同。对于我国目前宗教发展现状与趋势而言,如何科学而合理管理宗教,做到与时俱进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