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持续4年之久的斯里兰卡僧伽罗族和泰米尔族之间的矛盾冲突,在最近两个月里发展到极为尖锐的程度,印度维持和平部队同泰米尔武装分子发生激战。局势的变化引起斯里兰卡各界人士以及南亚和其他地区国家的密切关注。 印度维持和平部队是根据斯里兰卡与印度于7月26日签订的和平协议进驻斯里兰卡东部和北部省份的。在这个和平协议签订后,斯里兰卡国内曾一度出现一些和平景象:许多逃离家园的僧伽罗人陆续返回,北部和东部由于种族冲突而中断的铁路、公路交通逐渐恢复,人们切望和平能得到维持和巩固。  相似文献   

2.
科伦坡专电 3月24日,最后一批印度官兵乘船离开斯里兰卡的亭可马里港,从而结束了印度军队在印度洋上这个岛国的968天的“维持和平”使命。 斯里兰卡人民欢呼他们终于把世界上第四大军队“请”出了他们的国土。斯里兰卡东北部的群众更为  相似文献   

3.
李政 《瞭望》2000,(20)
目前,斯里兰卡因民族冲突引 发的内战再次升级。政府军 与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简称猛虎组织)正在斯北部贾夫纳半岛进行激烈交战。猛虎组织游击队咄咄逼人,欲以夺取这个面积为2600多平方公里的半岛而后快。政府军严防死守,局势十分危急。斯总统钱德里卡·库马拉通加夫人于5月4日凌晨宣布,斯里兰卡全国进入战争状态,并向一些国家求援。 贾夫纳半岛的炮声令世人瞩目,这个印度洋上的小国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去年11月,反政府的猛虎组织首领韦·普拉巴卡兰策划了夺回贾夫纳半岛的计划,并亲自指挥,向政府军发动了称…  相似文献   

4.
科伦坡专电 印度终于同意在今年年底以前从斯里兰卡撤出全部维持和平部队,从而使一度紧张的印斯关系趋于缓和,为和平解决斯里兰卡东北两省旷日持久的武装冲突的可能性带来了一些希望。 根据两国政府9月18日发表的一项联合公报,印度同意加快业已从7月29日开始的分阶段撤军的步伐,努力在今年12月31日前撤出全部军队。 在未来的三个月内,印军将把它在斯里兰卡东、北两省的安全控制权分阶段移交给包括省警察部队在内的斯里兰卡当局。 从9月20日起,驻扎在斯东、北两省的印军停止了全部进攻性军事行动。同一天,同印军作战达两年  相似文献   

5.
《瞭望》2000,(40)
印度19日在东部奥里萨邦沿海晶迪普尔武器试验场成功试射了一枚“蓝天”地对空导弹。该导弹是一种机动性很强的轻型导弹,射程15英里,载荷110英镑,可以同时跟踪64个目标。 为期10天的南亚国防与核军控研讨会20日在印度加德满都闭幕。与会者一致认为,反对核竞赛是保证该地区和平与安全的有效措施。 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布隆迪和谈会议上,布隆迪最后三个图西族派别20日在《布隆迪和平与和解协议》上签了字。至此,参加布隆迪和谈的9个派别都签署了该协议。 美国独立检察官罗伯特·雷20日宣布结束历时6年的对白水…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斯里兰卡是以相互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而为世人所称道的。在斯里兰卡总统贾亚瓦德纳于五月下旬访华时,两国领导人在会谈中指出,中斯两国将继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使之成为发展国家关系和解决国际争端公认的原则,以利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保卫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7.
《瞭望》1998,(21)
印度不要向世界和平挑战5月11日和13日,印度在48小时内连续进行了两轮5次地下核试验。博格伦沙漠中尘埃尚未落定,瓦杰帕伊便急忙宣布印度已经成为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并且宣称在必要的时候将“毫不犹豫地动用核武器”。这种逆世界和平潮流而动的行径,立即引起国...  相似文献   

8.
马普托专电 莫桑比克总统希萨诺和莫全国抵抗运动(抵运)主席阿方索·德拉卡马于10月4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署了在莫实行全面停火的和平协议,宣告长达近16年之久的莫内战结束。这是莫桑比克从战乱走向和平的重要转折。 这项《莫桑比克和平总协议》包括关于莫政府和“抵运”双方相互提供政治保障的基本原则、关于政党的组建标准、关于未来选举法准则、关于包括建立新的统一的军队以取代双方现有军事力量、外国从莫撤军以及改变莫现有情报安全部门职能在内的“军事  相似文献   

9.
李勤 《瞭望》1991,(13)
今年5月23日,是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即“十七条协议”40周年。40年过去,“十七条协议”产生的积极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海内外许多人对为什么签订“十七条协议”还知之不多。为此,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 阿沛·阿旺晋美出生于1911年,今年正值八十高龄。也就是说,在签订“十七条协议”之前和之后,恰巧各有40年的经历。而且,他是当年签订这一协议的原西藏地方政府的首席全权代表。阿沛·阿旺晋美抚今追昔,不禁感慨万千。 中央政府提出和平解放西藏方针阿沛等人上书建议与中央政府谈判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01,(21)
1951年5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就西藏和平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  相似文献   

11.
12月6日,印度北方邦阿约迪亚城的巴布里清真寺被一批印度教徒拆毁,在印度各地引起了严重的宗教冲突。拉奥总理谴责毁寺者“背叛国家”,企图“登上权力的宝座”,呼吁全国保持和平和克制,建立联合阵线,共同对付教族主义。  相似文献   

12.
上个月24日凌晨,距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以北约30公里的政府军一个空军基地突然响起剧烈的爆炸声,约20名反政府的泰米尔伊拉姆猛虎组织游击队员开始向这个空军基地发动突然袭击,很快他们又将战火引燃到毗邻的班达拉奈克国际机场。在这次袭击行动中,斯航空公司共有3架空中客车被彻底摧毁,另有3架受到严重破坏,连同政府军损失的8架性能优良的战斗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5亿美元,几乎占斯国防开支的一半左右,同时,使斯里兰卡和平进程再次受挫。  相似文献   

13.
摩加迪沙专电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白、黄、蓝三色的交织是和平的象征。走上街头,人们会不时地看到一辆辆雪白的军车在往来巡逻,车上站着身穿土黄色军装、披挂整齐的威武的士兵,他们头戴蓝色贝雷帽,臂缀蓝色徽章,他们的军车上印着蓝色的“UN”字样——这就是联合国派往索马里的维持和平  相似文献   

14.
斯里兰卡热点也降温了本刊特约记者胡光耀,栗小兰铁德里卡·库马拉通加总统科伦坡专电新年伊始,斯里兰卡政府同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达成了停火协议。1月8日,协议正式生效后,几乎12年没有停上过枪炮声的北部战场终于寂静了,斯各界人士为之而欢呼,此间舆论认...  相似文献   

15.
全球要闻     
《瞭望》1998,(47)
以内阁通过和平协议以色列内阁在11日举行的第三次会议上以8票支持、4票反对和5票弃权的表决结果批准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上月23日在华盛顿签署的“以巴临时和平协议”,从而为该协议付诸实施创造了条件。此次内阁会议是在以方收到美国证实巴方已向美国方面提交了详...  相似文献   

16.
东京专电 日本首相海部俊树4月28日至5月6日对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的访问,是海部去年8月上台以来对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首次出访,是日本政府今年以来的又一次重要外交活动。这次出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明确表明日本政府要开展“大国外交”、的新意向,在当前急速变化的国际形势下既要配合美国和整个西方的全球新战略,又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加速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印度首都新德里是全国第二大城市,人口有1400万之众,然而市内各种机动车辆却高达400万辆。在400万辆机动车中,至少有120万辆轿车。在120万辆轿车中,80%以上是小型轿车。而在小型轿车中,70%是由印度玛鲁迪公司与日本铃木汽车公司合资生产的各种型号的“玛鲁迪”轿车。 20世纪80年代初,印度轿车的销售量每年仅为三四万辆,大街上行驶的轿车主要是两种型号:由印度斯坦汽车公司生产的“大使牌”老爷轿车和从意大利进口的“菲亚特”轿车。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印度政府决定引进外资发展印度的汽车工业。通过国际招标,印度政府在十多家外国汽  相似文献   

18.
饱受战争之苦的斯里兰卡人民在经历了长达19年的血腥内战后终于看到了和平的曙光,9月16日至18日,斯政府与反政府的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在泰国梭桃邑海军基地举行了为期3天的和平谈判并取得进展,为在斯里兰卡早日结束内战实现永久和平带来了希望。 此次和谈来之不易,斯政府与国际社会及和平调停人挪威为会谈  相似文献   

19.
1995年12月14日正式签署波黑和平协议以来,有关各方执行协议的情况犹如在波黑陡峭的山道上长途跋涉的汽车,行走迟缓,险象环生。 “到目前为止,情况良好”,这是北约官员在形容当前波黑局势时常用的一句口头禅。从波黑战场的变化看,情况也许如此。去年10月份停火后,波黑冲突各方没有再发生新的大规模流血冲突。按照波黑和平协议的规定,波黑穆克联邦和塞族武装在1月19日之前必须在波黑全境脱离接触,形成一条1000  相似文献   

20.
时事聚焦     
《瞭望》2006,(35)
中国(2006年8月19日-8月25日) 20日消息,从今年9月1日起,我国将对原产于韩国、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和老挝五国的1700多个税目商品实行降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