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当前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社会治理还存在着社区居民管理及社区居民个人发展方面的问题,统一战线在社会治理中具有独特优势,可以从创新参与治理方式、引导社会组织、构建体制机制、做好自身建设等方面积极参与安置区社会治理,促进基层社会治理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中村”改造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不可逾越的环节,同时,在住宅商品化的改革中,公共租赁房建设也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但在“城中村”改造和公共租赁房建设具体实施过程中,二者都不同程度的陷入了困境,受到资金压力、社会矛盾等多方限制。通过对宜居、经济、保障、民本、创新、超前等原则的把握,推动实施以公共租赁房为导向的“城中村”改造,构建以物质空间、人员安置、资金筹集和政策支持为特征的改造模式,在现有条件上实现城市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城市改造和居民住房改善的双赢,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推进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教育创新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动力所在。本文对教育创新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对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创新、教育制度创新、教学内容创新和教学方法创新等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拆迁,成都市金牛区通过创新居民自治改造模式,汇聚基层社会治理正能量,降低了安置成本,加快了拆迁进程,较好地解决了棚户区改造中拆迁这个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5.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楼道文化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组织居民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等活动的有效形式。开展特色楼道文化活动既能为社区居民创造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更能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不断深化和发展的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6.
正自2011年民政部开展"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活动以来,湖南省把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社会治理、服务社区居民的重要载体,周密安排,统筹推进,在开展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社区精细管理服务、引导社区居民协商共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创新,在全省发挥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新常态下,湖南各地以此为起点,深度创建实验区,助推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努力形  相似文献   

7.
创建和谐警务社区,社区平安是目标,社区服务是关键,警务得力是保障。实践证明,全力推进和谐警务社区建设,必须围绕社区的治安实际和群众需求,不断强化社区警务建设,健全五大机制,推进社区警务工作"五化",将社区打造成零距离服务群众,近距离防控犯罪的平台,实现警察形象柔性化、警民关系伙伴化、警务活动社会化的新型警务模式,有效提升社区居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同时要做到理念创新,在建设和谐社区警务区的进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树立"以民为本、服务至上"等六个理念。  相似文献   

8.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把社会管理提升为社会治理,这为今后的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济南市把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和提供公共服务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打造了一些具有济南特色的品牌和模式。同时,济南市的社会治理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如社会建设理念急需转变,社会治理体系发育稚弱,社会组织整体活力不足,居民自治潜力有待挖掘等,亟需加以重视并妥善解决,重要的是要形成社会治理的合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相似文献   

9.
厦门岛外新城建设对于优化厦门城市布局、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厦门整体竞争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提升居民幸福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别从新城建设的必然性、新城模式定位、新城开发建设步骤以及新城开发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系统探讨如何科学推进厦门新城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委教育工委开展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的创建和培育工作,对于彰显高校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推进党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推进高校党建创新有利于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利于促进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有利于推进高校的学风建设。高校党建创新要结合高校改革发展的需要而创新,结合网络时代的现实要求而创新,结合90后大学生的基本需求而创新。作为首批党建示范点之一,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积极开展创新党校培养模式、创新党员考核制度、创新党员活动阵地、创新党建联系人制度、创新支部设置模式、创新党支部工作制度、创新建设支部工作品牌、创新党建进公寓制度、创新党建信息化工作等实践探索,收到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厦门市海沧区近几年来紧紧扣住"征地拆迁中的群众利益"这个核心,坚决破除"发展是为了群众利益,征地拆迁是为了政府利益"这个习惯性思维,积极探索"和谐征迁、惠民利民"的路子,诸多创新逐步形成了和谐征迁的"海沧模式"。海沧区坚持和谐征迁,没有鼓励干部通过断水断电、破路围堵、挖壕围困、强征强拆的办法对付人民群众,而是从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方法,推进和谐征迁。没有动用大批警力和执法力量形成"威武的阵势"、"战斗的氛围"、"冲锋的态势",而是"功夫茶中下功夫","资本转换找出路",丰富了新形势下群众路线的鲜活内容,既保证了征地拆迁任务的顺利完成,又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这样的"海沧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主要经验包括:坚持群众利益至上,推进土地资本转化为商业资本,盘活资产促进失地农民致富;坚持统筹兼顾,推进农民转岗就业,使"征地、拆迁、安置、转岗、建设"实现一盘棋;坚持走群众路线,推进"一线工作法"、"功夫茶工作法"、"替群众算账工作法",干部到群众中去,意见从群众中来,把征迁预案变成群众的方案;坚持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四到场三依靠二公开一监督",征迁中"一把尺子量到底",补偿安置公开到底,征迁后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到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撤村建居"和城中村改造步伐的加快,"征地农转非"居民的安置与城市生活融入问题成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与焦点。重庆市嘉兴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征地农转非社区,社区转非居民普遍面临着身份认同、职业选择、角色失调、生活方式适应、社会交往局限等融入困难。该社区于2013年引入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服务,通过培养居民领袖、组建居民志愿者团队、激发居民自治、开展社区服务,引导和激励"征地农转非"居民积极融入社区。  相似文献   

13.
社区自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社区居民议事会成立后,在推进居民自治上作了大量努力,在贵阳市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中发挥了有效作用。但通过对贵阳市云岩区26个社区居民议事会的调查,发现居民议事会的自主空间太小,难以真正实现自治功能。要促使社区走向治理和善治,就要全面加强和完善社区居民议事会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其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区域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科学配置是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本文在进行相关理论梳理和对青岛市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五种模式: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模式、科技园区模式、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模式、联合建立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模式、成果转化和合作研发模式。并针对区域创新资源整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的发展进步,警务活动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回顾我国警务改革的历程,警务法治化、现代化、专业化雏形已然建立,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以推进警务现代化转型、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改进警务工作模式、创新新时期警务工作范式等四方面为切入点,对新形势下警务变革的理念创新及模式取向作探索并提出初步设想,旨在促进公安警务理论创新和完善,有效满足维护国家安全和民众安全需要。  相似文献   

16.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居民的生活基地。加强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必然选择,也是保证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本文对新形势下社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何求实创新这个问题,从形式和内容上作了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各项建设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建设,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强公共安全体系"的需求,也是专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应通过推进"校、局、企"对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推进评价模式改革等手段,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18.
社区服务要以满足社区居民需求为目的,服务需求决定了社区服务的立足点。了解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才能更有效地推进社区服务的发展,更快推进城市社区的建设。为此,本文通过问卷和实地访谈调查,对赣州市中心城区40个社区的居民社区服务需求进行调查。在了解居民社区服务需求情况下,得出政府必须履行规划者、主导者职责的判断,并从需求方出发探讨政府引导的社区服务的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各项建设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建设,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强公共安全体系”的需求,也是专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应通过推进“校、局、企”对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推进评价模式改革等手段,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非"土地城镇化",关键是重视农民长期利益,缓解农民土地征收和补偿安置难题,走出一条与农民共建共享的道路。本文探讨了农村土地征收安置中一次有益的制度创新——肇庆土地入股。首先阐述肇庆新区农村集体土地"两级"股份化改革的实践缘起和内容,凝练出集体土地股份化、留地安置货币化、重"人"而非重"地"的肇庆模式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该模式对创新农村土地征收政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理论意涵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