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残疾人劳动力转移就业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残疾人分不同的残疾类型和残疾等级,不同残疾类型的残疾人能根据其劳动能力适应某些行业的工作。同时,不同行业对劳动力类型和工作方式的需求亦存在差异。通过转移残疾人劳动力的方式,使残疾人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区域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实现大多数残疾人就业,既能提高残疾人就业率,又体现了社会公平原则,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构造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而重中之重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活力,形成多一个人就业,社会就多一分稳定,个人就多一分收入,市场就多一分购买力理念,为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及农村经济的繁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还存在相当大的开发空间,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劳动力素质偏低的问题,不仅带来了岗位和收入的不稳定,增加花费,而且减少实际收入,导致转移成功率不高、加大了转移风险。为此,在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的同时,我们要合理有序地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3.
《江西政报》2007,(22):1-1
近几年来,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6年,跨省劳务输出562.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40亿元,今年预计到沿海务工的人员将超过年初预定的560万人目标,达到600万人,劳务收入也将会大幅增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改善和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残疾人就业援助年活动精神,济南市历城区残联于8月11日举办了历城区“我的兄弟姐妹”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全区40余名残疾人前往求职,5家企业共提供了办公室内勤、电脑操作、保洁员、车间工等40多个就业岗位。经过洽谈,有20余名残疾人与用人单位初步达成意向。“我们很欢迎适合岗位的残疾人参与到我们企业的发展中来。”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提出的更加注重社会公正、公平,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  相似文献   

6.
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则是我国实现充分就业、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在当前我国整体就业压力增大、城市出现用工结构性短缺、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的新形势下,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仍是当务之急。一般来说,城镇化是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然而,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着过度发展与失衡问题,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产生了不利影响。今后,应在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寻求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还存在认识上有偏差、培训任务重、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只有确立平等就业理念、整合培训资源、增强培训针对性并实施品牌带动战略,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服务平台和社会保障机制,营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制度环境,才能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8.
农村劳动力"逆淘汰"式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状况因直接影响农民的整体状况而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影响。虽然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总体上有利于减少农民、增加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农民收入,但农村劳动力的“逆淘汰”式转移,也造成了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外流,影响了“三农”问题的及时解决,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而农民工回流和返乡创业正好弥补了“逆淘汰”式转移的不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与社会资本,有力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增加,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9.
史学仙 《传承》2010,(36):52-53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扩大,激化了农村劳动力的非正常转移。从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其转移模式入手,分析农村劳动力非正常转移原因,并从新农村建设的新字出发提出化解劳动力非正常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刘清荣 《理论月刊》2003,(7):142-143
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要突破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难点就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饭碗”问题,为农民收入的增加寻找到新亮点、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贵阳市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出现的新兴农业(如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以及紧扣农林牧副渔的相关产业等)对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条件和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  相似文献   

12.
广东完善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互动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仁寿 《岭南学刊》2012,(4):108-112,116
以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互动关系视角,通过分析广东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存在主要问题,探索性地指出了建立与完善广东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转移互动机制的思路与建议,即加大产业转移政策力度,提升转出地与转入地良性互动效应;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产业转移与农村劳动转移的良性互动效应;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就业的良性互动效应;加大“双转移”的投入与考核力度,提升政府有型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13.
立足体制创新 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正声 《政策》2006,(12):4-6
这次到潜江和仙桃,主要是调查研究农村饮水安全的问题。现阶段,解决好农民饮水问题,是农村面临的一件大事。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强调当前的工作重点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是什么?首先是致富,组织好农业生产。其次是发展农村公益性事业。而作为政府投入的农村公益事业,最直接、最迫切的是什么呢?从农民来讲,最关心的是路,但实际上,影响最大、最紧迫的是饮用水的安全问题,尽管有些农民没有感觉到或者意识到。但这个问题不解决,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这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和谐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大力推进和深化和谐创建活动,必须做到“三个坚持”。  相似文献   

15.
李开雄 《新重庆》2006,(9):28-30
加快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是巫山县这样一个城镇化水平较低、产业空虚化突出、经济总量偏小的落后地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总体小康的重要途径.为此.在巫山县委十一届八次全委会上.就作出了“要把劳务经济作为‘第一’经济来发展”的重要决定。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巫山县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最近对县里具有代表性的庙宇镇石桥村和大溪乡大溪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针对其基本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世纪行》2007,(4):12-13
调查显示,虽然我省农村职业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农村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我省劳务输出人数与农村剩余劳动力之间的数量仍有较大的差距,到2006年底,我省农村劳动力总数为1868.5万,尚有5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农村职业培训和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十分繁重。目前,我省农村职业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一是农村劳动力的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摸清农村残疾人劳动力状况,推进农村残疾人劳动力的素质培训和转移工作,沅陵县残联于7月11日起,组织3个小组对全县23个乡镇进行一次大走访,对农村残疾人劳动力情况进行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18.
最近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一个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我们高兴地看到,在《决定》第四部分的第六节中,有一段对我们残疾人工作者十分重要的表述:“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这是六中全会的一个重要判断。而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表现之一,就是“就业、社会…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笔者认为,当前,要搞好农村社区建设,就必须探索性地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排解民忧疾苦等事关反映民生和体现民意的事情办好,让广大农民切身感受到生活在和谐协调的社会主义大家庭。  相似文献   

20.
王倩 《人民论坛》2011,(11):174-175
农村残疾人充分就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课题,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对于就业资本极度缺乏的农村残疾人,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应是解决其就业问题,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目标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