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凡到过大理的朋友,无不惊羡白族同胞的服饰。车人说,它是一种包容山川灵秀的美审人说,它是一言可以歌唱的诗;有人说,它是一种历史神话和远古腾底的火花……在我看来,它是一种融自然风光与人文景现于一体的纯情文化。白头巾、白袖简、白围腰,犹如苍山顶上终年不化的白雪;红坎肩、绣花裤、船型鞋,又像雪中的花……这是当今常展现在大理街头或蝴蝶泉边的白族妇女雕装。白族男子的着装也非常有勉力:白包头、白衬衣、对襟褂、蓝裤子、毛边鞋,呈现出欢快、祥和之美,遗憾的是这种穿着打扮要到剥川或边远的地方才看得到。郭沫若曾说:“…  相似文献   

2.
正首先,聋人文化是存在的。你先得承认它,至于它到底是什么,或者说,如何来定义它,那就需要认识它,研究它。如今,"文化"一词用得很泛,文化现象到了无处不在的地步,诸如,茶文化,酒文化,衣着文化,膳食文化……真是琳琅满目、五花八门。都可以研究,也都有人在研究。研究是无禁区的,我们想趁势打开聋人文化这扇门,试着做点研究。  相似文献   

3.
戴江 《今日民族》2013,(5):22-25
来到大理,或许你已看过苍洱来到间的风卷云舒、花开花落、雪映苍穹、月落清晖……那么,请你换一种方式,做一天大理人。品一杯正宗下关沱,尝一片涂满玫瑰酱的烤乳扇,随着人群涌入热闹的三月街,不经意间,或许还能遇见一位正在传承着千年技艺的老人……从古至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在大理停下,融入了大理的生活,同时,也把自己的生活带进来。若看懂了一个个细节在此地的融合、升华,你会发现,大理值得用更长的时间来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4.
大理是云南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是南诏、大理两代王朝的故都,多元文化与自然和谐共荣的乐土,更是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著名电影《五朵金花》讲述的就是大理三月街唱歌、赛马、找金花的故事。"一年一度三月街,四面八方有人来,各族人民齐欢唱,唱歌、赛马、做买卖……"、"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  相似文献   

5.
亲情     
亲情,有人把它比作一把结实的大伞,你有难了,它能为你遮风挡雨;有人把它比作一件厚厚的棉衣,你受冷了,它能为你抵御严寒;有人把它比作一碗热气腾腾的粥汤,你饥饿了,它能为你解渴充饥;也有人把它比作一把舒服的椅子、一张柔软的小床、一条干爽的毛巾……当你累了,它能让你忘记疲惫;你有痛了,它能为你拂去心中的苦水;你要笑了,它会让你从嘴里甜到心里……文学大师冰心说道:“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路,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在我看来,亲情是一种与…  相似文献   

6.
也许你的厨房很宽敞,但它不一定是绿色的;也许你的厨房很温暖,但它不一定是绿色的;也许厨房是你最有成就感的地方,但它不一定是绿色的……  相似文献   

7.
我从小生长在大理。那时候的大理:出门见田,抬头见山,四周溪流环绕、野花满地,蜂蝶飞舞,河沟里有摸不完的小鱼小虾,草丛刺蓬间藏着各种漂亮的虫虫…… ,可以跑闹的地方真是宽阔无边。在我还不太懂事的年龄,外地来的亲戚总是对着路边众多的溪水喷喷赞叹,说大理是一个非常适合居住的地方。那时我只觉得他们的话是一种城市人的客套,他们并不会真的去大理生活,大理不过是外人眼中的风景。童年。我和很多生活在大理的孩子一样,最大的梦想不过是到北京看看天安门,到上海买足够多的奶糖,或是到昆明国通山去看那些关在笼子里的动物。…  相似文献   

8.
大理的山是人文的,勤劳善良的大理人,用聪明和智慧赋予了大山神秘,也赋予了大山灵魂。大理的水是人文的,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赋予水系河流、自然湖泊以灵气和魅力。大理山水,已然内化到了大理人的心灵深处,孕育出开放包容的大度性情。山水大理,在众多文化冲刷贯通中,历经千年打磨,也早与人文相交相叠,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9.
外宣工作是党和政府外事工作和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外开放的纽带和桥梁。随着地方对外开放的扩大,地方的外宣领域也不断拓宽。改革开放以来大理提出了“让世界认识大理,让大理走向世界”的口号,几年来紧紧围绕“用外宣促开放,以开放求发展”的方针,调度各方面积极因素,重新塑造大理形象,努力做好外宣工作。一、对外真实、准确和全面地宣传自己,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是外宣工作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反映大理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对外宣传大理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族风俗、社会经济,找准对外宣传的切入点,向外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结合大理的实际,我们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第一,大理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早在西汉王朝大理已设置郡县,历经唐宋五百年的南诏大理国曾在这里写下了辉煌的一笔,它一度成为云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直至今日,大理仍保留着屹立千年的大理三塔寺,有誉为“西南敦煌”的石宝山石窟,南诏铁柱,德化古碑等历史的活化石。第二,大理拥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是全国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旅游胜地。全州有旅游景点130多处,大理风景区是国务院...  相似文献   

10.
李乾夫 《前沿》2011,(12):158-160
明代是大理文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明朝对云南实行统治,一改以前原有的本民族统治政策,而一律按中央统一边疆地区规划进行管理。这时的白族士人作为云南大理地区文化自觉者的代表,其政治心态经历了从明初的甘贫守节,不仕新朝到明中的心系黎民,积极进取,再到明后期的辞官归里,逃禅念佛的嬗变。  相似文献   

11.
剑峰  阿苗 《今日民族》2005,(5):36-38
数千年来,云南大理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曾使古今中外的无数文人墨客心驰神往,流连忘返。凡是到过这里的国内外游客,提起云南大理的文化历史古迹和旖丽风光,都会赞不绝口,如数家珍,乐不思返。殊不知,令人遗憾的是绝大多数游客却未曾领略过大理神奇险秀的又一民族建筑艺术奇——大理宾川悬空寺。大理宾川的民族建筑奇景——悬空寺,俗称观音阁。位于距大理市约20公里的宾川县大营镇公路边观音箐的悬崖绝壁之上。明朝著名的大旅行家徐霞客崇祯十二年(公元1638年)曾于此驻足考察,并在《徐霞客游记·卷十上·滇游记十三》中两度记述了观音箐的地…  相似文献   

12.
《创造》2002,(9)
大理,位于云南省西部,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中国旅游优秀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大理于西汉时期设叶榆县,唐、宋时期建立南诏国、大理国地方王朝。名胜古迹灿若星辰,王者遗址,雄关要塞,千年碑冢、高塔古寺、古朴典雅的民居……,是大理古老历史文化的光辉遗迹。大理风光秀丽,景色迷人。苍山巍峨挺拔,横列如屏,山顶终年积雪,山麓四季长青。洱海清澈如镜,烟波浩渺,有三岛、四洲、五湖、九曲之胜,被誉为高原淡水湖中的一颗明珠。大理是以白族为…  相似文献   

13.
正很多来过大理的朋友告诉我,到了大理,心会醉。再次甚至数次来大理的朋友说,看到大理日新月异地在变,每次来感觉总会不同,心更醉。我则不假思索地回答,如果真醉,那么你用心了。大理有点小家碧玉,不跋扈张扬,只是乖巧地落座在滇西大高原深处的群山中,甚至有些矜持。不过,就算没有倾国倾城之姿,也有闭月羞花之貌。于是,  相似文献   

14.
夏绍先 《思想战线》2001,27(3):94-96
唐宋中央王朝和南诏、大理国统治者,出于自身的统治需要,都积极主张输出和吸收中原文化,为中原文化在南诏、大理国社会的传播大开方便之门.中原文化之所以得以在南诏、大理国社会广泛传播,主要是南诏、大理国社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需要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中原文化来适应社会的变动,以协调自身社会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云南大理有这样一位保安大队长,有人说他威严,令队员们自觉守法敬业;有人说他和善,让队员们感到无比温暖;有人说他是铁打身,从来不知疲倦;还有的人说他是“智多星”,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他……他就是大理志昂保安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保安人防部大队长欧昌荣。  相似文献   

16.
一、商贸文化的兴盛 (一)古代南方丝绸之路 有关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最早记载见于公元7世纪前,当时在史书中略微记载了中国西南地区通向国外的第一条陆上商道:它起于四川成都,途经云南大理、保山、腾冲及缅甸北部,由印度的阿萨姆、孟加拉、北印度以及西亚地区,最后到达大秦(即古罗马帝国).从云南大理到缅甸与印度的道路及里程,在《新唐书·地理志》中都有详细记载.其中,陆上通道主道是从成都出发,南经云南大理后,经永昌到达缅甸,进入缅甸后则分南路和北路两条主道,南路最后到达位于印度东北地区的曼尼普尔;而北路则经腾冲到缅甸密支那,最后进入阿萨姆.  相似文献   

17.
大理的"大",还体现在大理本土人的文化和心态上。他们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既坚持自己的信仰,又包容差异,既坚守传统,又开放创新。大理的"大"与大理的"小",其实不矛盾。因为有这个"大"的背景,才容纳得下如此多的"小";也因为它"小",它才可以把理想变成现实,可以成就无数人的"小确幸",或者成为他们心中的"理想国"。大理的"小"和"大",加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大理。我们这期的专题,就描述这样一个大理,一个很多人心中的理想世界。  相似文献   

18.
透明的纯净,粉紫的挥霍,鹅黄的渲染……玲珑剔透的小天使烛台、诙谐实用的情侣瓶……放它在卧室一角,点一支香烛;放它在浴室一隅,装一瓶彩盐。想让它盛什么就盛什么……你的容器,你的秘密,尽在小小方寸之间。  相似文献   

19.
<正>她是一所充满文化气息的品牌学校,有一位对教育满怀深情与理想的校长,用自己的热忱与执着,引领全校师生,书写着教育的春华秋实。在这里,你会发现她如诗如画、精致典雅,处处展现出独具匠心的气质;在这里,你能体会到老师们爱满心怀,对孩子们的教育专业专注;在这里,你能听到朗朗笑语,快乐的种子播撒在每个孩子的心田……她就是商丘市第一实验小学。  相似文献   

20.
<正>郑家庄是一个多民族村落,居住在这里的汉族、白族、藏族、傣族、纳西族、傈僳族、彝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践行中华民族传统"和合共生"的文化理念,张扬大理自信、开放、融合的文化品质,熔炼出"七个民族一家亲"的和谐包容。它是云南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