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善于发现     
一位旅行者在岷江北岸拍摄乐山大佛全景,相片冲印出来,发现乐山本身就是一座临江而卧的“睡佛”,“乐山大佛”只不过是其心中的一座小佛而己。这个发现为乐山佛地增添了几份神秘,也为乐山旅游业增添了无限商机。这种发现似乎纯属偶然,但一切“偶然”都存在于“必然”之中。这位先生如果不是旅行者兼摄影爱好者,不是对大自然景色充满热爱、对个人生活充满情趣的人,就不可能有“睡佛”景观的发现。  相似文献   

2.
佛乡魔影     
一座座人称清净之界的寺院庙宇,连遭蒙面歹徒的洗劫。僧人被毒打,尼姑受凌辱。一时间,佛门净地乌云滚滚,刀光剑影,佛乡劫难震撼了全省宗教界。公安机关调集精兵强将.循迹迫凶,蒙面劫匪落入法网,使这一方净土恢复了安宁。  相似文献   

3.
严利人 《两岸关系》2005,(11):66-67
在闽南漳浦县佛潭镇,有一座杨氏祖庙,在金门县官澳村,也有一座杨氏祖庙。两座祖庙形似神似,祖龛的牌位,一世祖均是亮节,二世祖均是世昌(佛细)、世耀(佛成)、世隆(佛潭)。七百多年来一脉相承,两地杨氏同宗同祖,常来常往,手足情深。佛潭杨氏祖庙顾问杨振芳先生编撰了佛潭杨氏历史渊源考,官澳杨氏祖庙总干事杨延文先生策划出版了达山堂专辑,两本书叙述了相同的历史事实:南宋杨亮节,杨淑妃(后为太后)之弟,官封处置使。元兵入侵,亮节奉淑妃及益王赵、广王赵南奔。德二年(公元1276年)5月,亮节的外甥赵即帝位(称为端宗)于福州。11月,元兵攻陷福州。…  相似文献   

4.
平遥古城带着民族的智慧与宽容,载着历史的沧桑与厚重,先是1986年被我国政府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随后1997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座古城浓缩着中国汉民族传统经典文化的有益成分,兼顾着中国佛、道、儒教及对先祖、圣人的尊崇,金、元、明、清各代建筑遗存数量众多,在历史战争及自然损毁后的增修补建中仍旧保持了自明清以来的形制不变,成为中国有史以来4000多座古城池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城,并创造了五百多年的晋商辉煌,为中华文明史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的杰出范例;是中国古代民居…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佛道。庄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不但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庄子虽然生活在两千多年前,但其哲学思想却历久弥新,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可以说,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献中,《庄子》一书无愧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尽管关于庄子思想的研究文献早已汗牛充栋,但在新的时代和新的语境中,如何理解两千多年前庄子的思  相似文献   

6.
一天傍晚,陪友人散步的时候,在不经意间,我发现清流东门桥的左前方山上(原县第一招待所后山),有座天然巨型坐佛,极像传说中的弥勒佛!大佛位于龙津河畔,坐南朝北。大山峰是佛的大脑,左右两座小山峰酷似佛的两条粗壮的胳膊,中间一座小山峰俨然就像是佛挺起的大肚,大山峰下的山  相似文献   

7.
佛缘     
在僧居佛寺的北京,城里城外有名有姓的寺庙加起来有840多座,吃斋说禅的善男信女越来越多,面对香火日盛的庙宇,总觉自己与佛无缘。 记得在中央电视台的咖啡厅,雪纯对我说,世界上有两座圣城,一个是耶路撒冷,一个是拉萨,只要一走进这两座城市,都会闻到神味儿。 尽管佛缘太浅,但偏偏在藏历四月这个被称为萨嘎达瓦的佛月来到西藏,这可是事前毫无准备的。越过唐古拉山,头一天到拉萨,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气候一下子把本来就晕乎乎的我弄得飘飘然。拉萨的老城区到处是香火缭绕的玛尼堆,经文贝叶悬于树枝宛如垂缨,红红绿绿的让我想起世俗的美丽。顶礼膜拜的藏民手持酥油,摩肩接踵地向寺庙走去。恍惚的我便不知深浅地独  相似文献   

8.
读樊西     
“攀西是个好地方”。我怀着多年的渴慕,走进了这片阳光地带,饱览山川胜景。 刺亮的阳光恩赐地照佛着,起伏苍茫的大地在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山体间,无言地伸展开去,以它几乎敞开着的无多修饰的胸膛,承接着金色的阳光一遍一遍的深情涂抹,堆砌成成片的金色,灿烂温馨犹如梦境。 伴着雅砻江沙沙澌澌的水声,迎来又送走那峥嵘、嶙峋的山影。汽车在危岩绝壁间宛然穿行,眼看要撞在迎面横过来的陡壁上,却灵巧地一闪,辟出一片生面别开的天地。真是“山塞疑无路,湾回别有天”,不能不由衷地佩服古诗用字的贴切。高山急峡中景色变化无常,突然,前面闪现出一道瑰丽的彩虹,放眼望去,在两岸峭壁千仞、岩干坚固的二滩大峡谷上筑起了一座  相似文献   

9.
我两次专诚拜谒一所旧去的大学,它被陈列在一座年轻的纪念馆里,暗发辉光。我有时其实就生活在这所大学的遗址上。我朦朦胧胧地感到,这所只存在过八年多的大学,千年间曾未有过,千年后也将军有(冯友兰撰写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则言:“联合大学之始终,岂非一代之盛事,旷百世而难遇者哉!”),  相似文献   

10.
洛阳的感悟     
洛阳深宫里,汉明帝做了一个梦。 他梦见了西方的金人,其名曰佛。他相信了这个梦,于是派人西行迎佛。一年后,使者带着和尚,白马驮着佛经,来到了洛阳。于是明帝让他们建起了中原第一座佛寺——白马寺,中国佛教近两千年生生不息的历史大剧拉开了帷幕。 白马寺位于洛阳东郊,紧邻公路。这座“祖庭”虽也香火旺盛,却自有一份肃穆清静,并不像某些寺院那样嘈杂不堪。白马寺经过了多次修整,但古朴之气  相似文献   

11.
火山断想     
无边的大平原兀白隆起一座山,山体被斑斓的色彩包裹着,像一幅绝美的写意山水画。我沿着木条铺成的山道朝山顶进发。突然,我屏住了呼吸。远处一座光凸凸的山被撕开一个大缺口,巨大的黑色石流滚泻而出,似千军万马冲撞着推搡着咆哮着一路直扑过来,无情地肆意地毁灭地表上的一切,  相似文献   

12.
每当谈起司法公正的时候,一个发生在18世纪德国的“磨房之讼”的故事,往往被人们津津乐道。“磨房之讼”的主人公是当时的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威廉一世在德国小镇波茨坦修建了一座行宫,当他入住行宫后兴致勃勃地登高远眺时,却发现宫墙外不远处耸立着的一座古老的磨房恰恰遮挡了远方美丽的风景,威廉一世遂令身边的大臣去问磨房的主人是否愿意出售磨房,他打算买下这座磨房并把它拆掉。大臣找到磨房主交涉,不料磨房主坚决不卖:“这磨房是我祖上传下来的产业,乃无价之宝,我必须把它一代一代传下去。”大臣如实回禀后,威廉一世仍开出高价执意要买…  相似文献   

13.
政和有座存续千年的宝福寺,里边塑的弥勒叫"等个人"。说是弥勒有一次在雨中站着,在等一个人。"等个人"寓意深远,代表着佛的虔诚宽厚仁慈,与茶意相符,亘古今且通灵性。  相似文献   

14.
雨周 《今日民族》2013,(3):44-44
走在糯干古山寨中,就像走进了一个世外桃源。别具特色的山地傣族民居,浓郁的山地傣族传统风俗,美丽的傣族小卜少,淳朴的傣族老波涛和老咪涛——事事都让人开心,处处都让人流连忘返。走进古茶山,在那一望无边的古茶林里,你会被美丽迷人的自然风光所吸引,会被千年的赶马人的传奇故事所打动。生活在古茶林里的傣族、布朗族人民,他们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一代一代地保护传承着古茶山和  相似文献   

15.
吕海涛 《人民公安》2007,(17):62-63
一个农民走了。这农民留下来的生活法则和经验却一代又一代传下来,它玉汝玉成,历久弥新,指导着后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一幢朴实无华的建筑悄然屹立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园内,浓浓的学术味“恣意”流连于灰墙白瓦间,这是刚刚落成的“钱学森图书馆”;一座静谧的花园式住宅,铺满灰色系鹅卵石的外墙在绿树掩映下,似有若无地散发出些许古典韵味,一代文学巨匠巴金曾在这里生活过近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17.
余洁 《观察与思考》2010,(12):56-58
"素韵幽香裹秀丽,展时先有云舒卷。挥毫随写秋山图,真境未窥私范模"。富阳,作为《富春山居图》原创地,这座城市具有着丰富而深沉的人文表情。而那个叫庙山坞的山脊,因为是一代名家黄公望晚年的隐居地而充满了神秘和传奇的色彩。  相似文献   

18.
龚瑜 《今日广西》2010,(18):20-22
在一座处处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口号的城市里,猛然看到“农民,让城市更美好”这一句,你会不会眼前一亮?而当这句话被醒目地刷在一栋等待拆除的墙体上,周围有来来往往做着建筑工人的农民,那一瞬,你是不是会心一笑?  相似文献   

19.
<正>一代青年,"和陈映真相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其间横亘着太多时间、空间、历史、现实乃至政治与艺术的壁垒和障碍。如何才能"死火重温",找到彼此之间的感应与脉动?依赖的往往不是长期的理性思考,而是阅读中忽然被某束"神启"般的光芒照亮,这束光,也许不是英雄的豪迈礼赞,更多带有理想逝去之后的不懈坚持,如《山路》中的蔡千惠,当革命理想在世俗生活面前崩坏时,她依然执着于  相似文献   

20.
2002年3月2日,首都北京春风轻拂,阳光明媚。在中南海西侧的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会见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佛指舍利赴台恭奉护送团成员。在几十位成员中,一位女士格外引人注目,她为佛指赴台起到了关键作用。她就是旅美华侨、社会活动家、企业家李玉玲女士。“这是我一生永志不忘的盛事,为祖国的富强和统一尽绵薄之力是我最大的心愿。”李玉玲谈起佛指赴台目光中闪烁着激动,但提到自己的艰辛和奔波只是淡淡一笑。善舞彩练 玉成盛事2000年6月,美国佛光山西来寺,夏日的阳光使这座东方寺庙分外灿烂。台湾佛光山星云法师邀请知名旅美华侨、居士李玉玲出席西来寺的素斋宴。席间,星云吐露了一个心愿。星云曾到内地参观,并蒙中国佛协会赵朴初先生安排,到陕西法门寺参拜两年前出土的佛指舍利。这件佛门至宝深深震撼了他,从此萌生一个想法,希望有朝一日,能让台湾佛教徒有机会顶礼膜拜佛指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