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认为贵州各族人民在创造历史和文化的过程中,运用了仿生学,在民族服饰、民族建筑、民族歌舞、民族节日、民间工艺、儿童玩具和民俗用品等诸多方面有丰富生动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黄栋 《传承》2012,(16):46-47
目前在高校开展的国防教育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把国防教育作为振兴民族精神生动而有效的载体,视民族精神为国防教育的核心,使两者统一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之中,对于青年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同时吹响了民族工作阔步迈进的时代新号角。改革开放的30年,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快速发展、经济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30年,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更加巩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累累硕果的30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强、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30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巨大成功,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4.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刻总结古今中外处理民族问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两个共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民族工作上的生动实践,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必然要求.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鲜明品格,理论创新的政治勇气.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标志着我们党对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学习、领会、把握和实践好“两个共同”主题,是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创作时间:2010年 《万水千山总是情》以中华风情、民族韵味为主线,全面呈现民族之多、中华之美。演出形式包括多种声乐及器乐表演形式,整台音乐会生动活波、梦幻朦胧,是一台充满少数民族瑰丽色彩的音乐会。  相似文献   

6.
《当代广西》2009,(19):13-13
新中国建立6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区得到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扎实推进,民族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传承,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具有开放、包容、进取品格的我区各族人民,团结互助,艰苦奋斗,建设家园,为维护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边境社会的稳定,做出了量耍的贡献,成为我国民族团结的模范、维护统一的模范、维护稳定的模范,是我国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的模范。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7.
《新东方》2005,(7):64-64
先进文化是传承民族精神的纽带,启迪美好心灵的火炬,对塑造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正气有着重要意义。优秀的爱国主义影片具有生动、直观、感染力强的特点,有着健康向上、催人进取的思想内涵。自中共中央颁布《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大力宣传,积极贯彻,宣传、文化、教育等部门建立了一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组织定期推荐精品影片、歌曲、图书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民族思想,全面反映了邓小平对民族问题、民族关系和民族工作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在民族问题、民族关系和民族工作上必须遵循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并由此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邓小平民族思想涵盖了民族平等论、民族发展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论、民族改革论、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论等。对于促进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繁荣发展,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而多元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把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今日民族》2013,(9):6-6
一曲曲朴实的民歌在舞台上唱出,玉溪带来的歌舞剧《玉溪飞歌》展示了原生态韵味浓郁的民族文化盛宴。《玉溪飞歌》以傣族、彝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舞蹈元素为核心,由《火映山乡》、《花腰俏》、《彝山韵》、《哈尼谣》、《花鼓飞花》五章14个节目组成。生动、艺术地展现了玉溪世居少数民族的鲜明特点,为观众勾画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玉溪民族风情画卷。  相似文献   

10.
萨·巴特尔 《前沿》2006,3(1):189-192
民族伦理学是专门研究民族伦理道德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基本属于描述伦理学类型。民族伦理学要成为真正的描述伦理学,首先必须全面、客观、系统、科学地描述各民族的伦理道德现象;其次要通过伦理道德现象的综合分析,深入了解各民族的道德关系,正确把握各民族的道德语言、道德思维和道德习惯等民族道德本质化的内容。前者可称为浅层民族伦理学,后者可称为深层民族伦理学。  相似文献   

11.
刘勋昌 《前沿》2010,(6):188-190
加强民族地区民族团结教育是维护我国民族地区繁荣稳定的重要举措。在民族地区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使各民族大团结观念深入人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粉碎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分裂破坏活动,有利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当前,民族地区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应是民族知识教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国家民族政策教育、国家民族法律法规教育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12.
不同民族因历史背景、生活地域和文化习惯等的不同,形成了精彩纷呈的不同民族文化和民族个性.当代著名作家张承志和梁晓声用自己的力作,分别站在不同的视角,对游牧民族的诗意人生和汉民族的诗意人生作出了生动、形象、经典的演绎.通过对张承志的成名作<黑骏马>、<北方的河>和粱晓声的成名作<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进行对比,分析了游牧民族与汉民族对诗意人生的共同理解和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3.
谭敏 《贵州民族研究》2021,42(3):196-202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贵州省民族研究所(院)创建60年来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民族学的发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学科建设、民族工作等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立足全局,服务社会,顺应时代发展,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通过几代人的潜心研究,累积了大量宝贵的学术资料,为贵州民族学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发挥了智囊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文化、民族、文化与民族关系的分析,提出了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认同对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间的尊重、交流、对话与理解对构建和谐民族、和谐世界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族文化产业关系到文化产业的“民族性”问题.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必须充分认识其与民族文化、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民族文化产业可被分为本地型、外向型、媒介型、创意型、综合型等类型.在实践中,各族群众发展出民族文化体验、民族工艺品输出、民族演艺经营、民族节庆会展、民族文化市场、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民族文化产业园区等典型模式.民族文化产业具备立足实践的基础,以人为本的关怀、统筹兼顾的特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可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建设中寻找发展的延伸路径.  相似文献   

16.
《今日民族》2013,(9):5-6
《珠江源头》以曲靖七个世居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舞蹈元素为核心,进行艺术提升和整合,同时辅以近年来曲靖本土原创与表现主题密切相关的优秀作品,完整、艺术、生动地展现曲靖各少数民族特点鲜明、充满勃勃生机的民族文化、民族风采及珠江源头红土地的独特文化气质。晚会紧扣还原各民族对生命、自然的崇拜和对生活的热爱这个立意,深层次地展示了维系各民族生存、延续灵魂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一台具有主题独特、艺术表现独到、表现内容新颖丰富的散居少数民族地区代表性音乐舞蹈作品。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平等团结、互助合作、和谐发展是当代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题;文化融汇整合是社会发展的趋向,民族个性差异还将长期存在。在追求社会进步的前提下,民族利益、民族权利更多地成为民族关系发展的焦点和测量表,民族法治对民族关系发展的保障作用日益凸显。另外,影响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非常"因素还将长期存在,其影响力将受到遏制或不断弱化。  相似文献   

18.
民族政策与民族法律本质不同,不可替代,却有诸多联系。民族政策对民族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指导作用,民族法律对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制约、促进和保障作用。正确运用民族政策与民族法律之间的辩证关系,对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民族精神中的"民族"是指国家层面上的"民族"要弄清楚民族精神这一概念必须先弄清楚"民族"这一概念。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是,"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  相似文献   

20.
投稿须知     
《贵州民族研究》是民族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辟有民族工作、民族理论、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历史、民族学、民族风俗、民族语言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