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开发治疗重金属铅中毒的生物制剂,通过平板涂布的方式从猪、马、牛、鸡、犬、鱼等多种畜禽的肠道内容物及排泄物中分离筛选具有耐受重金属铅的乳酸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耐受试验、抑菌试验、对铅的吸附试验以及体外抗氧化试验的测定,结合16SrRNA鉴定结果确定菌株的种类。逐级分离筛选出5株耐受重金属铅的乳酸菌,不仅能够耐受2 000mg/L的Pb2+,还可以耐受pH=2盐酸、8g/L胆盐、1g/L胰蛋白酶,并且对铅的吸附率可达到84.23%,同时在体外具有抗氧化能力。通过分离鉴定,得到具有良好耐铅特性的罗伊氏乳杆菌、粪肠球菌、嗜淀粉乳杆菌、乳酸乳球菌,将来可以作为益生菌制剂添加到饲料和食品中,不仅可以抑制其他病原菌的生长,还可以对过量的铅进行高效吸附,为减少动物体内铅的富集和治疗铅引起的中毒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优化解淀粉芽胞杆菌固态发酵黄芪培养基,用于生产发酵黄芪制品,以黄芪黄酮质量分数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菌株适宜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筛选;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及响应面法,优化黄芪固态发酵培养基。结果显示,在筛选成分中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为黄芪、黄豆粉和碳酸钙。用其分别替代基础培养基中的相应营养物质,然后接种解淀粉芽胞杆菌,置37℃以150 r/min振荡培养24 h,其固态发酵物中黄芪黄酮质量分数分别为2.84、2.78和2.75 mg/g。优化的固态发酵培养基为:黄芪粉300 g/L、黄豆粉100 g/L、碳酸钙2 g/L、水598 m L/L,37℃发酵培养24 h,固态发酵物中的黄芪黄酮质量分数达3.21mg/g。结果表明,优化的黄芪固态发酵培养基适宜解淀粉芽胞杆菌生长,易于黄芪黄酮释放,筛选培养基原材料符合固态发酵产业化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3.
蜡质芽胞杆菌悬浮剂治疗仔猪下痢的试验曹国文姜永康邓世明唐建安黄萍(四川省养猪研究所荣昌632460)李建明李光伟(长征制药有限公司新都农用抗生素厂蜡质芽胞杆菌FS株是从麦、稻植物体微生物区系中分离筛选出的具有促生长、抗病、增产功能的农用益生菌,可在农...  相似文献   

4.
从江苏省某白羽肉鸡场出现呼吸道症状的鸡群中分离获得1株病原菌,并对该病原菌进行PCR鉴定。将分离菌株纯化后电镜观察,生化试验检测其生化特性。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为鼻气管炎鸟杆菌,未发现有菌毛、鞭毛、芽胞等细菌的特殊结构。生化试验结果显示,硝酸盐反应和吲哚试验均为阴性,氧化酶、β-半乳糖苷酶、尿素酶反应均为阳性。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动物源乳酸菌并对其益生潜能进行评价,对蓝狐源乳酸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通过测定其生长曲线、产酸能力、对低p H和高胆盐环境的耐受性、在体外模拟胃肠道溶液中的存活能力、抑菌能力、抗生素抗性、对蓝狐小肠上皮原代细胞的黏附能力、抗氧化性及安全性评价了菌株的益生特性。将从蓝狐的肠道内容物中分离到的1株优势乳酸菌命名为ZJBF003,经菌落菌体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嗜酸乳杆菌。该菌株的产酸能力较强且在37℃培养时能迅速进入对数生长期;在pH为5的MRS培养基中耐受6 h时仍能保持较好的生长情况,在胆盐质量浓度为3 g/L的条件下至少可耐受6 h,且存活率接近70%,在人工模拟胃液和肠液中耐受3 h时存活率高于95%;对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对蓝狐小肠上皮原代细胞的黏附能力为(39.03±6.57)CFU/cell;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24.80%,表明菌株ZJBF003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小鼠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无毒副作用。这些特性表明,新分离的蓝狐源嗜酸乳杆菌ZJBF003株具有优良的体外益生性能,可作为潜在益生菌制剂材料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从犬用微生态制剂研制角度出发,采集健康幼犬粪样进行热处理,使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分离出革兰阳性,类似芽胞杆菌菌株1株。之后,从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生物学分析进行菌种鉴定,最后确定为枯草芽胞杆菌,编号为YW1。通过耐酸、抑菌及药敏试验证实菌株YW1具有较好的耐酸特性及较高的抑菌能力与安全性,说明枯草芽胞杆菌YW1具有临床开发的潜能。本研究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其在犬微生态制剂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也为开发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价新分离猪源罗伊氏乳杆菌ZL2a株的益生潜能,通过测定其生长曲线、产酸能力、对低pH和高胆盐环境的耐受性、在体外模拟胃肠道溶液中的存活能力、抑菌能力、抗生素抗性及对Caco-2细胞的黏附能力评价了该菌株的益生特性。结果表明,菌株ZL2a产酸能力较强且能迅速进入对数生长期;在pH为2.5的MRS培养基中耐受4 h时活菌数目基本不变,在胆盐浓度为3 g/L的条件下至少可耐受4 h,在人工模拟胃液和肠液中耐受8 h时存活率高于70%;对大肠杆菌、溶血性葡萄球菌、普通变形杆菌等致病菌具有广谱的抑菌效果;对Caco-2细胞的黏附能力为621±30.4 CFU/30 cells。这些特性表明,新分离的罗伊氏乳杆菌ZL2a株具有优良的体外益生性能,可作为潜在饲用益生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从市售泡菜、酸奶、肉牛牦牛粪便以及天然植物等基质中新分离出8株植物乳杆菌,采用K-B法和双层琼脂扩散法评价这8株植物乳杆菌对13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以及对14株致病菌株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来源所分离植物乳杆菌的敏感性基本相似,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但对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等临床上常见抗生素均有抗性。这8株植物乳杆菌对12株指示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强致病性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抑菌功能较强。这些具有良好抗菌性的植物乳杆菌具有防治动物胃肠道疾病的潜能,但仍需对其益生潜能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从5株不同的蜡状芽胞杆菌中筛选出XA1503菌株,并与市售“止痢灵”菌种DM423蜡状芽胞杆菌进行了毒性和安全性试验的比较,证明XA1503菌株是一株十分安全无害的菌。用XA1503菌株制成的菌粉,经实验室和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它是一种有效的微生态制剂,用于畜禽肠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特别是仔猪、犊牛、羔羊、仔犬的腹泻、鸡白痢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猪源生物被膜乳酸菌的筛选与体外益生特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制优良的猪用微生态制剂,从健康猪的新鲜粪便中成功分离获得1株抑菌效果较好、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较强的L-11乳酸菌,经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该分离株为约氏乳杆菌。并进一步对其体外益生特性包括产酸能力,耐酸碱、耐胰蛋白酶、耐高温、生长曲线、抑菌性能、黏附性以及对小鼠的致病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一定的产酸能力,对pH4.0~10.0、10 g/L胰蛋白酶、50和60℃高温环境具有耐受能力;并在MR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大约4 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12 h后达到稳定期;此外,该乳酸菌分离株具有广泛的抑菌谱和一定的黏附性,安全、无毒性。这说明乳酸菌L-11分离株可作为猪用益生菌研制的菌株。  相似文献   

11.
饲喂和未饲喂泰乐菌素肉牛坏死梭杆菌分离物菌株对抗菌素的敏感性试验熊焰(四川农业大学雅安625000)坏死梭杆菌是人和动物体常见的临床分离物。它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无荚膜、不运动和严格厌氧的多形性细菌,是牛肝囊肿病的病原(Kanoeetal197...  相似文献   

12.
从疑似患有鸭疫里氏杆菌病的病死雏鹅分离病原菌并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血清型鉴定、PCR鉴定、药敏试验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个分离菌株为Ⅰ型鸭疫里氏杆菌;它们均对22种常用抗生素表现出耐药。这2株鹅源分离株与鸭源鸭疫里氏杆菌处于同一进化支上,与同属rRNA总科Ⅴ的伯杰氏菌属、金黄杆菌属、黄杆菌属的进化关系较近,与大肠杆菌、沙门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进化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定实验室筛选的6株芽胞杆菌(Bacillus spp.)的种名,利用形态学、DNA促旋酶A亚单位基因(DNA Gyrase Subunit A,gyr A)和DNA促旋酶B亚单位基因(DNA Gyrase Subunit B,gyr B)序列的单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和PCR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6株芽胞杆菌的单菌落生长特征相似,革兰染色呈阳性,具有芽胞;以gyr A和gyr B基因构建的单基因系统发育树显示6株菌均与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归于同一分支,自展值(Bootstrap)较高;特异性PCR结果也证实它们均为贝莱斯芽胞杆菌阳性。结论,实验室分离的6株芽胞杆菌均属于贝莱斯芽胞杆菌,这为它们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对猪小肠集合淋巴结黏膜处的菌群构成进行鉴定和分析,采集20头自然饲喂猪的小肠集合淋巴结回肠黏膜段,对细菌进行分离培养并通过16SrDNA测序鉴定菌种。结果发现,从猪小肠集合淋巴结中共分离到43株细菌,其中,大肠杆菌的检出率最高,为90.00%;枯草芽胞杆菌次之,为35.00%;蜡样芽胞杆菌为15.00%,地衣芽胞杆菌、巴氏杆菌均为10.00%,短小芽胞杆菌等为5.00%。而其他肠黏膜处的菌群则有所不同,回肠黏膜段共分离到8株细菌,分别为大肠杆菌(71.43%)、克雷伯菌(42.85%)、猪链球菌(28.57%)、奇异变形杆菌(14.28%)、嗜水气单胞菌(14.28%)等。此外,地衣芽胞杆菌仅在小肠集合淋巴结中被检出,检出率为14.28%。结果表明,大肠杆菌是猪小肠集合淋巴结黏膜处的优势菌群,枯草芽胞杆菌在猪小肠集合淋巴结黏膜大量存在,地衣芽胞杆菌仅存在于猪小肠集合淋巴结黏膜中,三者可作为靶向小肠集合淋巴结细菌活载体口服疫苗的载体。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通过使用枯草芽胞杆菌芽胞衣壳蛋白CotB作为融合基序,构建表面展示雏沙门菌外膜蛋白OmpC的重组芽胞,为防控沙门菌感染提供新的思路。分别PCR扩增雏沙门菌OmpC编码基因与含自身启动子的芽胞衣壳蛋白CotB编码基因,以质粒pDG364为基础进行两者融合并构建整合型重组质粒pDG364-cotB-ompC,将融合基因整合于枯草芽胞杆菌168 amyE基因位点,通过淀粉酶活性、PCR技术、免疫荧光显微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以芽胞衣壳蛋白CotB为融合基序,成功构建获得了携带cotB-ompC融合基因的整合型重组质粒pDG364-cotB-ompC,并经同源双交叉重组将其整合于枯草芽胞杆菌168基因组上;淀粉酶活性分析与PCR鉴定表明,该融合基因被成功整合于amyE基因位点,使用OmpC特异性抗体探测的免疫荧光显微镜分析检测到特异性的荧光信号。结果表明,雏沙门菌OmpC以具有生物活性的形式被成功表达并展示于枯草芽胞杆菌168的芽胞表面。  相似文献   

16.
促菌生系大连医学院康白教授等于1979年用所分离的需氧芽胞杆菌DM_(423)菌株制成的一种活菌制剂。经卫生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制成片剂。1982年春,我们试用于鸡白痢的防治,效果理想,深受养鸡户的  相似文献   

17.
选择产后荷斯坦奶牛18头,以产后第21天的黏液性状评分和中性粒细胞计数为基础,将其分为健康组9头,亚临床子宫内膜炎组3头和临床子宫内膜炎组6头。通过对黏液中细菌的分离培养和测序,检测产后奶牛不同时间、不同子宫状态下子宫黏液中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并分析了细菌种类、数量与产后时间及黏液性状的关系。试验表明,在健康组和患病组奶牛子宫内共分离到407株纯菌,经测序后发现其分别属于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的25种细菌,其中大肠杆菌、芽胞杆菌、葡萄球菌和希瓦菌的分离率较高,分别为44.14%、19.31%、6.21%和4.83%;蜡样芽胞杆菌、苏云金芽胞杆菌等只出现在健康牛子宫,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志贺菌、肾棒状杆菌、绵羊创伤球菌只出现在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子宫。黏稠且不透明黏液中的分离菌数为98株,显著多于分离菌为37株的半透明、白色脓性黏液及分离菌为10株的透明、偶带白丝的黏液;其中产后第35天菌株分离数量和黏稠黏液数量最多,在黏稠型黏液中共分离出41株纯菌,占细菌分离总数的74.56%,绵羊创伤球菌、志贺菌、表皮葡萄球菌、不动杆菌等只从黏稠型黏液中分离到;产后第49~56天,细菌分离数量及黏稠型黏液数量较产后第35天逐渐减少。结果表明,大肠杆菌是感染产后奶牛子宫的主要微生物,奶牛产后子宫感染细菌数量越多黏液脓性越高,并且奶牛产生子宫内膜炎及脓性黏液可能与不动杆菌、绵羊创伤球菌、志贺菌等病原菌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8.
猪的恶性水肿病,是由腐败梭状芽胞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国内少见报道,而在西藏更属首次发现。我队于1978年7月份从一例送检病料中分离到腐败梭状芽胞杆菌,并结合发病情况和尸体剖检变化,最后确诊为猪的恶性水肿病,现将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从奶牛、产蛋鸡、屠宰场的猪、舍饲的绵羊和山羊的粪便及肠内容物分离空肠弯杆菌的试验结果。从肠内容物取样,猪分离率为32.61%;粪便材料,猪、鸡、奶牛、山羊和绵羊分别为26.47%,13.04%,9.76%,13.33%和6.82%。利用改良的布氏半固体培养基,接种新分离株后置37℃保存,解决了弯杆菌新分离株保存难题。5株新分离株分别于10、20、30和40天检查,全部存活,效果可靠。这一方法对分离鉴定弯杆菌时菌株的短期保存,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从送检的疑似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水貂中分离到1株病原菌,经培养特性、形态观察、生化试验、PCR鉴定等,确定RC1108菌株为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水貂回归试验表明,该菌株毒力较强,最小致死剂量为2.5×10~8CFU。制备的灭活疫苗在含菌量为1.5×10~9 CFU/m L时,即可在免疫后第21天提供保护。表明,该分离菌株可以作为水貂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的候选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