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6年“晓南”风波纪实——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九)郭道晖春扬春扬(以下简称春):郭教授,您作为法学界一位资深的专家,对我国的法学研究状况了解较为全面,能不能请你就1996年在法学界发生的“晓南”风波的前因后果向大家介绍一下?郭道晖(以下简...  相似文献   

2.
必须重视对国家被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人与法人(单位)均是犯罪侵害的对象等问题已在学术界达成共识,但法学界对国家被害的理论研究重视不够,而在现实生活中直接侵害国家的犯罪却愈演愈烈。笔者以为,法学界应当谨防国家利益淡化的倾向,规范国家权力与保护国家的合法权益同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为此,笔者愿大声疾呼:法学界(尤其是犯罪学界)必须强化对国家被害的研究。正如对被害人这一概念有广义与狭义的解释一样,对被害人学也存在广义与狭义的不同认识。笔者认为,当前存在的广义过“广”、狭义过“狭”问题亟待解决。有的“广义…  相似文献   

3.
人权研究中的一场风波——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十二)●吕世伦仕中仕中(以下简称仕):吕教授,我拜读过你的大作《人权研究的新进展》,这篇文章对马克思人权学说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深刻的阐述。文章的发表在法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你能谈谈这篇文章的写...  相似文献   

4.
论尸体权属     
近日,北京人民医院的高姓医生在未征求死者家属意见的情况下,擅自摘除了死者眼角膜(附于眼球上摘除),从而引发了一场医学界、法学界、伦理学界对该行为的争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尸体的权属问题。本文对此初做探讨,权当抛砖引玉。关于尸体权属,法学界向有争议,主要...  相似文献   

5.
论计算机软件的专利法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计算机软件的专利法保护李维宜计算机软件(以下简称软件)能否成为专利法保护的客体是国内外法学界激烈争论的焦点之一,大多数国家对此持否定态度,原因大致如下:1.软件是一种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或者说是一种抽象思维),而专利法是明确不保护智力活动的规则和...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国农村改革20年的实践经验,中共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抓紧制定确保农村上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法律、法规,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这是中央给法学界提出的重大课题,也是农村改革实践向法学界提出的重大课题。青年学者陈志英、朱勇近年来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撰写的论文《论农用土地使用权》(载《法律科学》1999年第4期)立意前瞻,有较高学术价值,对深化我国农村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民商法学》1999年第10期全文转载。 作者在土地承包基础上对农村改…  相似文献   

7.
1957年错批杨兆龙的《法律继承论》纪实——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八)●铁犁陆锦碧杨黎明编者按:1956年,著名法学家杨兆龙教授在华东政法学院学报第三期上,发表了《法律的阶级性和继承性》一文,而在1957年的反右斗争中,却遭到了法学界的口诛笔伐...  相似文献   

8.
科学自治问题的法律比较〔德〕托马斯.格鲁斯(王勇译)一、科学与法律近年来,德国法学界对科学的法律问题--亦即"科学法"的问题--日益关注。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对"研究者多是呆在众所周知的'象牙塔'里搞研究"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而法学界对科学法问题的兴趣亦...  相似文献   

9.
“刀把子”风波记——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一)●张传桢①李然编者按: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四十多年来,新中国的法学界经历了一系列悲欢离合,时值世纪之交,我们遵循“盛世修史”的惯例,愿以“董狐之笔”,秉公直书,为20世纪留下一段信史。...  相似文献   

10.
Trips与中国的知识产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rips与中国的知识产权研究郑成思近十年以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下简称GATT)作为研究课题,在中国法学界曾"热"过几次。第一次是在1984年。不过,这次对GATT的研究"热",尚未涉及知识产权。第二次则是在1986年。这一年,中国正式提出"复...  相似文献   

11.
法学界对经济法的法域属性的认定颇有争论,主要表现为公法属性和第三法域(社会法)之争。经济法是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对经济法的研究应作出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有益探索。尝试对经济法从单一视角转向跨时空法域的研究,对经济法的本质作新层次的解析,将能对经济法的法域属性作出科学的定位。  相似文献   

12.
洗钱罪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洗钱罪的概念、构成要件及其比较根据《刑法》第191条的规定,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利用金融机构帐户、现金交易等手段,隐瞒和掩饰其性质和来源,使其成为合法收入的行为。(一)犯罪客体。我国法学界有四种学说:1.简单客体说。这种观点认为,本罪的客体是国家金融制度。①2.双重客体说,认为“本罪不仅侵犯国家的多种管理秩序,同时侵犯了社会治安管理秩序。……主要是破坏了国家正常的金融管理活动。”②3.三重客体说。认为本罪的客体包括司法机关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对新中国摧毁旧法制的历史反思——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五)●蔡定剑法学1997年第10期摧毁旧法制是新中国法制建设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对中国法制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何客观地反思和评价这一事件是十分困难的,它使我们处于感情和理性的矛盾之中。从感情...  相似文献   

14.
法律经济学作为一门“将经济学的理论和经验方法全面运用于法律制度分析”的学科,是二十世纪西方法学界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国内法学学者和经济学学者都对其做过一定程度的研究,但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和富有创造性的鸿篇巨著并不多见,本文拟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揭示我国法律经济学研究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探讨在我国法学研究和法学人才培养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提高法律经济学研究水平的一些规律和方法,希望能引起读者的一些共鸣。  相似文献   

15.
一场有缺陷的司法改革——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十三)●铁犁陆锦碧铁犁(以下简称铁):1952年的司法改革尽管取得了重大成就(如牢固地确立了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权等),但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偏颇。陆锦碧(以下简称陆):是的。1952年8月17日《人民...  相似文献   

16.
公务员双重身份划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务员双重身份(自然人和行政人)①的划分是行政主体法理论和制度构建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也直接与行政行为构成及其责任归属、救济方法相衔接。法学界对公务员双重身份的划分问题不乏研究,但都一律以公务行为与个人行为的划分作为公务员双重身份划分的基础。②“先定行为,还是先定身份”,这个先决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实际上并没揭示划分标准的客观依据和理论渊源,因此对法律实践缺乏有效指导。本文试图在阐述公务员双重身份的来源、划分的原则和具体规则(方法)等方面问题,同时证明“身份先于行为”这一命题。一、关于公务…  相似文献   

17.
新分析法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形成的现代西方法学派别之一。其首创人是英国牛津大学法理学教授赫伯特·哈特(Herbert L.Hart,1907—)。他的主要著作是:《法律的概念》(1961)。其他有《法律·自由和道德》(1963)和《惩罚与责任》(1968)等。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法学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新分析法学派的形成和发展,是同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以哈特和美国哈佛大学法理学教授富勒(Lon Fuller,1902—1978)为主要代表的长期论战不可分的。这一论战的实质是西方法律哲学传统中自然法学说和法律实证主义两大派之争。富勒与哈特二人的观点分别代表了两派。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司法界法学界对我国刑事庭审形式不断提出意见,要求.改革的呼声日高。目前,上海等地的法院已着手试行抗辩制庭审形式。但是这项改革到底如何进行存在着不同的分歧意见,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一、英美抗辩制庭审形式概述英美抗辩制庭审形式主要内容如下:(一)开庭陈述。首先由法院书记员宣读起诉书,让被告人进行答辩。然后由起诉律师作首次陈述,主要介绍所掌握的证据及从这些证据中可以得出的结论,对案件作扼要说明。(二)起诉方提供和出示证据。审查证言和专家证人的结论,以盘洁的方式进行。在审查起诉方传唤的…  相似文献   

19.
王俊民(以下简称王):自建国以来至80年代,如沈阳“九·二一”扣押邮件风波涉及具体诉讼程序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在法学界展开大讨论还是首次。傅雪峰(以下简称傅):沈阳“九·二一”扣押邮件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王:1988年9月21日,沈阳铁...  相似文献   

20.
司法协助范围新论黄顺康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司法协助的需求与日俱增,有许多司法协助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本文拟对司法协助的范围进行一些探讨,提出一些新的看法。一、司法协助范围的特征(一)差异性特征司法协助范围历来是各国法学界颇有争议的一个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