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互联网的普及,民众民主意识觉醒,腐败屡禁不止和反腐机制不健全以及民意表达渠道的不畅,极大促成了网络监督的勃兴。但是,可操纵性和欺骗性、非理性和情绪性、极端自由性,以及网络监督的民意背离性、新闻性和时效性都是值得警惕的问题。反腐机关应当依法规范网络监督;建立网络信息快速反应机制,抢占舆论主动权;主动求变,建立政府引导的网络监督模式,实现政府与网民的良性互动;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上占得先机。  相似文献   

2.
徐秀勇  杨嘉 《党政论坛》2009,(17):33-35
一、网络监督兴起的原因 网络监督主要指普通公民(主要是网民)借助网络监督公权力的监督。网络监督的勃兴是我国经济、政治、科技以及腐败形势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网络监督权力腐败的规范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公民参与反腐败斗争的新场域。尽管当前网络监督遏制权力腐败具有奇效,但其失范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彰显。扭曲真相与匿名诽谤、个人隐私权的破坏、人肉搜索导致的舆论暴力、网民集体非理性引发的网络暴力、未审先判等弊端不一而足,目前缺乏规范性已经成为网络监督权力腐败的最大硬伤。利用网络监督权力腐败,充分发挥其作为新兴反腐参与方式的作用,必须走规范化道路。加大规范性意识的宣传与教育、加大规范性立法与制度建设、加大党务政务以及官员财产公开的力度、加大技术和网络伦理规范是实现网络监督权力腐败规范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电子监察是指行政监督权力的主体,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再造权力运行流程,规范和监督权力行使,以实现提高行政效能和预防腐败的目标的一种手段。相对于传统的行政监察,电子监察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丰富"预防腐败体系"的内涵和效能,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预防腐败。构建"电子监察预防腐败分析框架",要从清除腐败的权力基础、减少腐败机会、弱化腐败动机这三个方面着手,利用电子监察、电子政务等科技手段清理行政权力,消除腐败的权力基础;规范权力行使,减少腐败机会;实现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弱化腐败动机。青岛市电子监察在预防腐败方面存在着预防腐败的领域和层次不够全面、依然受到现行监察体制的制约和缺乏全面的绩效评估三方面的不足。因此,青岛市电子监察还需要拓展预防腐败的领域和层次;改进监察点设置,优化权力监督;完善廉政监察体制;构建电子监察绩效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5.
邓喜恒 《学理论》2012,(31):49-50
遏制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腐败的外在表现就是以权谋私,腐败的本质在于领导干部权力的异化,所以遏制腐败必须强化监督以限权;权力是通过各个领导干部行使的,所以遏制腐败必须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好选人用人关,拔擢贤能,抑浊扬清。  相似文献   

6.
权力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很容易为直接行使权力者制造三个腐败空间:一是决策权空间,二是制造稀缺资源权空间;三是拖延办事时间权空间。公权力腐败与反腐败,已被我党提到了决定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将浅论公权力腐败的危害,并进而重点从监督层面探析公权力腐败的成因以及如何加强监督在预防公权力腐败中的重要作用,以望能对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做一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垂直管理体制的初衷是强化中央政府权威,既包括政令的执行,也包括中央对地方的监督。但是垂直管理体制却不能保证公共权力规范、廉洁地运行,因为垂直管理体制在权力监督方面带有先天缺陷,导致垂直管理系统各类腐败案件时有发生,且表现为系统性、封闭性和潜伏期长的特点。治理垂直管理系统的腐败就是要利用垂直管理的效率优势而避免其腐败风险,在不改变垂直管理系统独立运行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8.
《党政论坛》2014,(7):23-25
一、课题调研背景与调研重点的确立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程海亮 《理论探讨》2007,2(6):105-110
腐败问题是当今中国的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它的存在和蔓延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我党的形象和政府的威信,腐败不除,将会严重威胁我党的执政地位、政府的公信力和行政效率,也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并且必将影响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因此,惩治和遏制腐败就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迫切而重要的任务,如何有效治理和遏制腐败?笔者认为,制度创新、权力制衡、人民监督是遏制腐败的三大利器。  相似文献   

10.
程凡 《学理论》2012,(19):57-58
政府信息公开是防治腐败必要而有效的措施,针对腐败产生的原因、政府信息公开的趋势,从权力运行、权力制约和权力主体等方面论证了政府信息公开对于防治腐败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如何治理高校腐败?以反腐经验而论,在当前高校纪检监察、校园媒体等内部监督机构和载体因受制于管理体制而无法充分彰显其监督效能的情况下,高校最为便捷、最为可行、最富成效的腐败治理之道是:最大限度地增强办学权运行的透明度,充分发挥普通师生、社会公众、社会新闻媒体等多元监督主体的监督作用,构筑起阻断高校权力寻租的"防火墙"。透明度问题在遏制腐败措施中具有关键性的地位和作用。"一旦把权  相似文献   

12.
借鉴社会交换理论,将腐败网络视为非法社会交换网络,进而揭示其两种典型结构,即外排式联接腐败网络与内含式联接腐败网络。外排式联接网络形成了"资源排斥性"权力结构,迫使权力劣势者进行竞争以获得资源;内含式联接网络形成了"功能互补性"权力结构,要求各方行动者进行合作以获得收益。权力分配的不均等造成了网络结构中各方之间的冲突,导致了网络的分裂趋势。而关系承诺因其对权力运作的削弱,发挥着重要的网络整合功能。权力结构和关系承诺,作为腐败网络能否持续运行的决定因素,为当前反腐提供了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14.
当前网络监督在日益彰显着自身独特魅力的同时,也为政府的形象建设提出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而传统的政府应对模式,主要表现为无所行动、反应滞后、消极敷衍、堵截封锁和打击报复等几种类型,使政府形象遭到严重的损害和破坏。网络监督下政府形象提升模式的提出和构建显得迫切并且必要。  相似文献   

15.
网络舆论危机及其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刚 《理论探索》2011,(5):110-113
网络舆论危机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所涉事件具有突发性,舆论压力大;所涉群体的行为非理性,控制难度大。从传播机制看,引发网络舆论危机的源头是个人或组织的不当行为,传播的主要形式包括新闻跟帖、网络论坛等,网民、网络媒体、政府是网络舆论危机中最重要的传播力量。网络舆论危机是多种因素混合交融的结果:网络监管不健全,网络伦理缺位,政府的不当处置,媒体的推波助澜。应对网络舆论危机,应加强网络监管,加强网络伦理建设,规范政府行为,强化媒体管理。  相似文献   

16.
郭向荣 《学理论》2013,(19):67-68
腐败的存在、发展和升级的危害不论在经济、政治,还在思想文化和社会方面都是十分严重的。腐败不除,民心不服;腐败不反,党和国家就会有灭亡的危险。因此,我们必须通过限制公权力的滥用、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加大法律惩罚力度,来遏制腐败。  相似文献   

17.
正一、课题调研背景与调研重点的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  相似文献   

18.
《廉政文化研究》2014,(4):92-92
<正>治理腐败的能力及成效是衡量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从权力监督的视角来看,一些国家治理腐败的特点主要有:以法律规范权力,厘清权力作用边界,规范政党组织及其活动,引领公共权力的良性运行;以权力约束权力,通过议会制度分权制衡,发挥党内监督、党际监督的约束功能,使权力行使受到有效制约;以权利监督权力,注重运用民众监督、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打压权力腐败的空间。从这些经验可以看出,提高治理腐败能力,关键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指出.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要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些要求。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网络正是承载信息的一大平台。网络上流通的各种信息,使人眼花缭乱。有些信息,更是由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散布,带有很强的迷惑性和煽动性。人们常常能在一些网络聊天室、网站、论坛等看到攻击政府的言论。他们攻击人民政府的原因各不相同,但稍加分析,便能发现他们都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