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伤自残和吞食异物人员犯罪后,基层公安机关处置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执法效率,提升了执法成本,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应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公安机关的安全执法理念、完善羁押场所监管职能入手,创新对这类特殊人群管理的工作方法,从而有效管控自伤自残和吞食异物的犯罪嫌疑人员,维护社会治安。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第三劳教所是个能容纳2500~3000名劳教人员的改造单位。该所在三年内共发现自伤自残的劳教人员44名,他们虽然只占劳教人员年平均数的4~5%,但自伤自残的事件逐年增加,而且手段残忍,方式多样,对其他劳教人员带来不良的心理效应,扰乱了正常的改造和管理秩序。  相似文献   

3.
"三类人员"是指自残自伤人员、患有严重疾病人员和老弱病残孕人员等看守所无法羁押的犯罪嫌疑人。由于缺少具体的监管教育措施,当前此类人员无法羁押,不断出现"三类人员"大量滋生、逃避打击、逍遥法外的"捉放潮"现象。研究"三类人员"大量滋生的现状、危害及产生原因,可以据此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打防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收容审查(收审)是公安机关用来对付流窜犯罪分子和流窜作案嫌疑分子的一项行政强制措施。其对象是有流窜作案嫌疑或有犯罪行为又不讲真实姓名、住址,来历不明的人。理论界关于收审利弊问题争论较大,成为公安机关及社会有关方面关注的热点之一。 一、收审的由来及其演变 收审是公安机关同流窜犯罪斗争实践的产物,六十年代初期,农村经济遭到破坏,大量人口外流,在这些流浪人口中,少数不法分子混迹其中,进行偷盗、拐卖、抢劫、破坏等违  相似文献   

5.
当前,收容审查存在过多、过滥的现象,收审把关不严,质量不高,超范围、超时限收审仍带有普遍性。各地都严重存在着把收容审查作为办理刑事案件的常规手段,无视收容审查范围的规定,大量地把应该用刑事拘留措施的人犯采取收容审查措施,甚至把违反治安管理的人都以“有重大作案嫌疑”的名义收审起来。造成上述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一些警员业务素质较差,在刑事拘留的短短几天时间里,无法把呈报逮捕所需要的证据材料调查补充完毕,因而只有先把案犯收审起来,以留下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时间,从客办案。2、以收代侦、以收代罚的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海洛因依赖脱毒期发生自伤自残行为的126例患者,从性别、年龄、文化、职业、婚姻等人口学特征,以及自伤自残的种类方法,行为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治疗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基层公安机关执法实践中,会遇见“恶意”申诉,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难于执行和犯罪嫌疑人自伤、自残逃避打击的问题。作者提出问题和对策供探讨。  相似文献   

8.
乞丐,指的是那些流浪在街头抓吃抓喝的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人员的大流动中,使乞丐大量地流入城市,有些人已经加入盗窃案犯的队伍,由于这些人好逸恶劳,无人管教,特别是那些不够法定年龄的人,逮捕收审不准,中小城市又无工读学校,人犯无法处理,致使此种犯罪形成了恶性循环,仅公主岭市一九八九年上半年就查获乞丐盗窃犯十二人,破获盗窃案件三十四起。经审讯和初步调查,发现乞丐盗窃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9.
收容审查是对那些在刑事拘留时限内无法查清主要罪行和取得必要证据的嫌疑人所采取的强制性行政审查措施。收审的对象是特定的,同时又是一种严厉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其目的在于继续审查被收审人的其它违法犯罪事实。因此,国务院对收容审查的审批及时限作了明文规定:收容审查审批必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的党组、党委批准,对于有流窜作案嫌疑的必须在一个月内查清事实;案情复杂或跨省、区作案在一个月不能审查清楚的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审查期限一个月;如果仍不能审查清楚而又有延长审查期限必要的,可以报请省、自治区、…  相似文献   

10.
(一)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那些没有改造好的,好逸恶劳、极端仇视社会的刑满释放人员蠢蠢欲动,大肆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有的在生意场上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有的重操旧业,继续进行抢劫、盗窃等犯罪活动;有的则结帮成伙,明火执仗地疯狂报复社会,报复警察,称霸一方,无恶不作;有的逐渐带有“黑社会”性质。从石景山分局1992年查获罪犯的情况分析,全年共查获各类刑事犯  相似文献   

11.
1992年9月27日,四川省犍为县金石井镇群英村二组村民杨富才在县收审所被依法逮捕。其犯罪事实经过是:1992年9月7日下午4时左右,杨富才与爱人税淑蓉在离家不远的山坡红苕地挖红苕时,遇  相似文献   

12.
生命教育起源于西方,有着深厚的哲学、心理学等理论基础。罪犯生命教育主要包括罪犯生命价值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生命逆境教育、生存能力教育以及直面死亡教育等内容。必须按照"首要标准"、"底线思维"以及社会管理和监狱管理创新的相关要求,拓宽罪犯思想文化教育内容,创新防御罪犯自残、自杀的新路径,实施罪犯生命教育。应结合监狱实际和罪犯不同时期的思想、心理及行为特征,开设罪犯生命教育课程,加强罪犯生命教育理论研究,创新罪犯生命教育形式以及运用现代媒体技术调动罪犯学习兴趣等,着力增强罪犯生命意识和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能力,有效消解罪犯隐性自杀意念以及自残、自杀等自我毁灭性行为,全面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一、暴力持枪犯罪的特点(一)犯罪预谋策划阶段的特殊性。暴力持枪犯罪多数具有一定的犯罪思想基础,这类犯罪分子为了实现其期望达到的目的,在实施犯罪前,往往要经过多方面的预谋策划,诸如物色人员、准备枪支弹药、了解与其犯罪有关知识技能、选择作案时机等。这类犯罪案件手段残忍,犯罪分子为了实现超现实的欲望会不惜一切代价,直至挺而走险。(二)危害后果严重,影响面大。由于犯罪分子借助于杀伤力较强的枪支作案,致使这类犯罪手段较为残忍,危害后果极为严重,影响面也较大,有的公然持枪在公共汽车上抢劫,有的在公共场所持枪…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人们普遍关注社会公共安全的时候,庭审突发事件日益危害着法庭安全。大量庭审突发事件如案犯脱逃、自杀、自残、行凶事件频频发生。同时庭审安全形势有自身特点,因而对于庭审突发事件的防范与处置也应建立和完善一套特殊的体系和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新疆籍外来人员违法犯罪情况突出,主要表现为扒窃、抢夺、抢劫;吸毒、贩毒;持械斗殴;黑恶势力及恐怖主义活动等。新疆籍外来人员违法犯罪直接影响了街面治安秩序,破坏民族团结,处理不好还有政治化的可能。侦查部门打击处理新疆籍外来人员违法犯罪存在诸多难点:新疆籍犯罪人员以语言不通、自残自杀等对抗侦查;胁迫、唆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抗侦查等。侦查部门应当建立新疆籍高危人群的情报分析研判,加强新疆籍外来人口聚集地的阵地控制,物建新疆籍外来人员刑事特情,加强与新疆地区公安部门的侦查协作,加强与民族、宗教、救助部门的长期合作等。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高危群体,罪犯中自杀、自残、自伤以及他杀、伤害等案件不时发生。产生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对罪犯教育方面存在着重大缺失,才导致了服刑罪犯对生命的漠视。罪犯生命教育的目的是为促进罪犯个人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及灵性等各方面的均衡发展,以建立自己与他人、环境等的相互尊重与和谐共处的关系,协助罪犯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期养成健全的人格。生命教育的宗旨,是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强化罪犯的生命教育,提升罪犯的生命价值,拓展罪犯的生命意义,是控制和预防罪犯自杀、自残、自伤以及凶杀、伤害等案件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面目乍赤、乍黑、乍白"出自《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篇,为狐惑病证候表现之一。后世医家对面目证候的病机论述多推崇赵以德之论而作"虫蚀"解。现行《金匮要略》教材将该句释义为面部和眼睛的颜色一会儿变红,一会儿变白,一会儿变黑。通过对"面目""乍""蚀"字的剖析及对狐惑病病因的探讨,发现该病与虫蚀无关,而是与脾胃湿热气虚而化火相关,并应将原句释义更正为"面部的颜色有的红,有的白,有的黑"。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依法治档和档案意识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档案工作取得了迅猛发展,为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档案的效益大部分是间接的,它毕竟不同于产品的生产、销售能直接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现实的经济效益,当前,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又面临资源配置、减员增效、人员分流的改革,档案部门首先成为减员与分流的对象。不少区、县的档案局被撤销,只保留档案馆;有的大企业甚至没有档案机构,中小企业中,有的专职档案员改为兼职人员,许多兼职人员身兼数职。目前,全国上上下下都面临企业生存发展,经济效益成为企业的中心的时候,档…  相似文献   

19.
"文化认同",是实现"现代国家形态"必备条件之一。文化产业化,并非意味着文化媚俗化、商业化。如果文化产业不能在"文化认同"这一文化高度对全社会民众的价值观和精神信仰有所引领(而非迎合),文化产业只会走向助纣为虐的文化自残。  相似文献   

20.
1996年以来,我市的贩卖、吸食毒品犯罪呈加剧之势,危害日趋严重。有的酿成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有的不顾廉耻卖淫嫖娼,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精神文明建设;有的铤而走险进行盗窃、抢劫,严重扰乱社会治安,危害社会稳定。为此,十堰市公安局组织专门人员进行了全面调查,基本掌握了全市贩、吸毒品违法犯罪情况。 一、当前十堰市贩、吸毒品违法犯罪的主要特点 1.毒品泛滥蔓延快,扩散面宽。1996年,全市立贩毒案件24起,查获贩吸毒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